武漢大學圖書情報學院

武漢大學圖書情報學院

武漢大學圖書情報學院:中國圖書館學情報學高等教育機構。其歷史可追溯到1920年韋棣華創辦的武昌文華大學圖書科。該學院設有圖書館學系、情報科學系、圖書館學情報學研究所、科技情報培訓中心。下設圖書館學、科技情報、檔案學、圖書發行學四個專業。

武漢大學圖書情報學院

正文

中國圖書館學情報學高等教育機構。其歷史可追溯到1920年韋棣華創辦的武昌文華大學圖書科,1929年單獨建校,為武昌文華圖書館學專科學校, 1953年9月併入武漢大學成為圖書館學專修科。1956年改制為圖書館學系。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1年圖書館學專業成為文學碩士學位授權點,1983年科技情報專業成為理學碩士學位授權點,1984年4月7日,經原教育部批准,在原圖書館學系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國第一所圖書情報學院。1991年成為情報學博士學位授權點,開始招收“情報理論與方法”和“現代目錄學”兩個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到1990年畢業研究生169人。
該學院設有圖書館學系、情報科學系、圖書館學情報學研究所、科技情報培訓中心。下設圖書館學、科技情報、檔案學、圖書發行學四個專業。全院共有圖書館學基礎、文獻管理、目錄學、檔案學、圖書發行學、情報理論、情報技術、圖書情報現 代技術等 8 個教研室。在編教職工126人,其中教師92人,包括正副教授 21人,講師41人。1990年在校研究生63 人,本科生458人,本科和專修科函授生1282人。此外,學院還不定期舉辦各種短期進修班或接受圖書館業務骨幹進修,並接受國內外訪問學者進修。至1989年底,學院圖書資料室收藏中外文專業圖書資料20631種、2萬冊,其中外文圖書10542種,中外文工具書 4 950種,非書資料 1 492種,報刊380種。與美國、 英國、德國、日本、蘇聯、澳大利亞等國建立了書刊交換關係,學院配備有供學生使用的實習室和實習用書,現設文獻分編實習室、中外文工具書實習室、目錄學和古籍整理實習室、科技文獻檢索實習室、科技文獻管理實習室。實驗中心包括計算機實驗室、縮微實驗室、聲像實驗室、複印與維修實驗室、文獻保護實驗室、打字室,共擁有15台微機和各種縮微、音像、複製、打字和文獻保護器材等。學院擁有一棟5000平方米的七層教學大樓,為教學和科研提供了條件。
該學院在教學上注重增強學生的文化基礎知識、圖書館學和情報學理論知識、文獻信息處理方法與技術知識、圖書情報管理科學知識。主要專業課程有:圖書館學基礎、目錄學概論、圖書館學方法論、圖書館藏書建設、圖書館讀者研究、圖書分類學、情報學概論、情報研究、專利學基礎、情報檢索語言、情報用戶研究、情報控制論情報經濟學、文獻計 量學、信息科學 基礎、中國圖 書和圖書館史、中國目錄 學史、中文文獻編目、西文文獻編目、中國古籍編目、中文工具書、西文工具書、科技文獻檢索、科技文獻管理、編譯報導、社會科學文獻學、中國文學文獻學、中國歷史文獻學、科技文獻學、圖書館自動化、計算機情報檢索系統、情報資料庫系統、情報系統套用軟體、人工智慧在情報系統中的套用、聲像情報處理技術、情報輸入輸出技術、計算機情報網路、視聽資料管理與套用、文獻複製技術、文獻保護學、圖書館管理、情報系統管理、圖書館統計、圖書館服務評價、圖書館系統分析等。 1978~1988 年間,教師發表學術論文760多篇,新編教材138種 (正式出版60多種), 形成了一個學科齊全、層次分明、品種配套、形式多樣的圖書館學、情報學教材系列。該院有15種教材先後獲省市級以上獎勵,如《目錄學概論》《中文工具書使用法》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一等獎,《科技文獻檢索》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二等獎。該院還承擔了國家教委下達的“七五”重點科研項目以及湖北省下達的課題多項。作為 1989 年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的“圖書館學情報學教學體系的深刻變革”項目,獲湖北省教委頒發的優秀成果一等獎、國家教委頒發的國家級優秀獎。學院還編輯出版有《圖書情報知識》季刊(1979年創刊)。

武漢大學圖書情報學院武漢大學圖書情報學院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