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三絕

武林三絕

《武林三絕》是梁羽生所著武俠小說作品,但因種種原因並沒有出版,所以基本很少人看過這部書。這是目前梁羽生先生最後一部未公開發行的武俠作品,現在,一些梁羽生作品愛好者根據香港報紙的連載,將其製成了文字版,供廣大梁迷欣賞。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卷首詩

何處淬吳鉤?一片城荒枕碧流。曾是當年龍戰地,颼颼。塞草霜風滿地秋。

霸業等閒休,躍馬橫戈總白頭。莫把韶華輕換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廢邱。

──納蘭容若·南鄉子

主人公:風鳴玉、霍天雲、上官英傑、谷飛霞(谷靈珠)、周劍琴、華玉峰

故事歷史年代:明朝

內容簡介

明朝中期,金刀寨主周山民名震天下,他率領金刀寨義軍內抗暴政,外抗入侵之敵。因而致使明王朝與其敵國瓦剌大汗都對金刀寨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此時明王朝國力衰弱,不少無恥朝臣乘機向瓦剌私通,以圖後安,同時想借瓦剌之兵來剿金刀寨。朝中特務組織東廠、西廠及錦衣衛等廣羅邪派高手及武林敗類,設下種種毒計,欲與金刀寨為難。

幸而江湖正道之中,數年之間一共有六位少年英雄兒女出道江湖。他們是天山派開山之祖霍天都的關門弟子兼義子霍天雲;霍天都之妻凌雲鳳的弟子、風從龍之女風鳴玉;“武林天驕”後人的傳人上官英傑;蓬萊魔女的後人傳人、川西大俠之女谷靈珠;狂俠華谷涵之後人華玉峰;以及金刀寨主之女周劍琴。這六位英俠出道江湖,演出了一幕幕錯綜複雜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首先是“仇”。上官英傑的師兄檀玄竣與霍天都曾是情敵,為凌雲鳳之故,打賭登雪峰采雪蓮遇雪崩而死,其父檀道生記恨霍天都,要上官英傑無論如何也要殺了霍天云為檀玄竣報仇。而另一方面,谷靈珠的父母,又是被檀玄竣打傷致死,所以將其師弟視為仇人。同時,華玉峰之父當年與金刀寨主有過一場打鬥。如此,這六人之中,恩怨糾纏,極為複雜。幸而風鳴玉從中勸解,終於化解了恩仇。

然而才出仇網,又進情淵。周劍琴對霍天雲一見鍾情;風從龍臨終之時則將風鳴玉許配給霍天云為妻;但風鳴玉與上官英傑相處和詣,而霍天雲則與谷靈珠千里相伴情懷激盪;谷靈珠與上官英傑則又不是冤家不聚頭,情愫日生。經過長期的聚會與分離,終於確定了各自的情人。霍天雲與風鳴玉、上官英傑與谷靈珠、華玉峰與周劍琴。

西藏駐京的達賴代理人,請北京虎威鏢局總鏢頭李明浩夫婦護送一部梵文的《般若真經》前往五台山清涼寺,不料途中被西門化、鄧不留等一夥人劫走,引起風波。據說這經是一部武學秘籍,李明浩夫婦被關入大牢之中。此事引起上官英傑等人的義憤,決心找回真經,營救李夫婦。與此同時,金刀寨主又得知瓦剌國中也有不願戰爭的朋友。阿璞將軍正是其中一位。而阿卜又是風鳴玉之父的故交。於是這幾對俠侶遠赴塞外,力破瓦剌主戰派的陰謀,為兩國迎得了一段時間的和平。而上官英傑與谷靈珠又赴藏印邊境尋找《般若真經》真本。後經九死一生,終於找到真經,力挫奸人,趕回北京,設計營救人。同時又揭發了一批賣國(包括瓦剌與倭寇)的奸黨。

作品目錄

第一回 塞外胡沙埋俠骨

第二回 誤投羅網

第三回 情孽牽連

第四回 變生意外

第五回 父女重逢

第六回 師門恩怨

第七回 情海生波

第八回 亂點鴛鴦

第九回 塞外風雲

第十回 靈鷲取經

第十一回 喋血京華

第十二回 恩仇了了

小說段落

開頭

一 塞外胡沙埋忠骨

何處淬吳鉤?一片城荒枕碧流。曾是當年龍戰地,颼颼。塞草霜風滿地秋,

霸業等閒休,越馬橫刀總白頭。莫把韶華輕換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廢丘。

——納蘭容若·南鄉子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雁門關外,駿馬嘶風。俠士突圍,胡騎追逐。

三人兩騎跑在前頭,追趕他們的是一隊精悍的蒙古騎兵。

男的是名播中原的遊俠風從龍,女的是他的妻子韓紫香。

韓紫香懷中抱著一個小女孩。是他們的獨生愛女。

這一天剛好是他們愛女的七歲生辰。

假如是在家裡的話,這一天應該是多么高興啊!

但現在是在風霜滿地,塞草沒脛的雁門關外。

沒有鮮花、沒有糕餅、沒有燭光。也沒有小朋友同他們的愛女慶賀生辰。

有的只是兇惡的胡兵,他們送來的禮物是飛蝗一般的亂箭。

幸好他們的坐騎乃是大宛良駒,漸漸把追兵甩在後面。

亂箭起初是雨點一般落下,漸漸由密而疏,偶爾有幾枝冷箭飛來,亦是落在他們馬後了。

前面是一條一丈多寬的淺窄溪流,韓紫香虛打一鞭,策馬跳過小溪。那匹坐騎忽地前蹄屈地,險些把小女孩摔下馬來。

小女孩一聲尖叫,韓紫香柔聲說道:“玉兒,別怕,別怕,爹爹在你身邊。那些惡人追不上咱們了。”

坐騎重又躍起,剛好迎上了後面疾馳而來的那匹白馬。

小女孩指著父親叫道:“媽,你看,爹爹,血,血……”

風從龍左臂插著一枝長箭,鮮血從傷口不斷流出,染紅了他的衣裳。

韓紫香這才知道,原來女兒害怕的不是摔交,她害怕的是爹爹身上流出的鮮血。

風從龍笑道:“玉兒,你要是害怕,你就閉上眼睛。打仗免不了流血的,怕什麼?”韓紫香強笑道:“別怕,別怕。記著你是風大俠的女兒!”

結尾

十二 恩仇了了

到了天山,已是初夏季節,山下的冰雪早已溶解,山坡上披著濃綠的野草,盛開著不知名的野花。

風鳴玉喜道:“天山道沒有我想像的那樣荒涼。”

霍天雲忽道:“咦,師父和師叔都來了。”風鳴玉抬頭一看,只見一男一女來得快似御風而行,果然是她的師公霍天都和師叔於承珠。

於承珠聽得她報了父仇,大為歡喜,笑道:“我們正等待你們回來呢!師哥,你和他們說吧。”

“你們來得正好!”霍天都道:“天雲,我正要和你的師叔到石林探望師祖,有兩件事向你交代。”

霍天雲道:“請師父吩咐。”霍天都道:“第一件,由你繼任掌門;第二件,你們的婚事可要多等一年,待我明年回來,再替你們主持婚禮。”風鳴玉低下了頭,紅暈雙頰。

霍天雲道:“弟子年輕識淺,只怕擔當不了掌門大位。”

霍天都道:“你年紀雖輕,但學到我的本領卻是最多。更何況武林三絕學你們已占其二,我已經和你的幾位師兄商量過了,他們都一致擁護你做掌門!”

風鳴玉天真未泯,好奇心起,不禁問道:“什麼叫武林三絕學?”

霍天都道:“你自己都未知道嗎?這是武林中人公認的三大絕學。第一是你家傳的風家快刀;第二是咱們本派的雙劍合璧;第三是上官英傑得自師傳的玉簫點穴功夫。”說至此處,想起一事,笑道:“上官英傑與本門有點小小的過節,但亦早已化解了。我知道他是你們的好朋友,這次我到中原,準備請他和谷飛霞也來天山,與你們一起,料想他會應承。”霍風二人無限歡喜。

正是:可喜有情成眷屬,武林三絕得傳人。

作者簡介

梁羽生(1924年3月22日—2009年1月22日),本名陳文統,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病於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去世,享年85周歲。原籍廣西壯族自治區蒙山縣。生於廣西蒙山的一個書香門第,自幼寫詩填詞,接受了很好的傳統教育。1945年,一批學者避難來到蒙山,太平天國史專家簡又文和以敦煌學及詩書畫著名的饒宗頤都在他家裡住過,梁羽生向他們學習歷史和文學,很受教益。

抗日戰爭勝利後,梁羽生進廣州嶺南大學讀書,學的專業是國際經濟。畢業後,由於酷愛中國古典詩詞和文史,便在香港《大公報》作副刊編輯。一九四九年後定居香港,後僑居澳大利亞悉尼。他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梁羽生從小愛讀武俠小說,其入迷程度往往廢寢忘食。走入社會後,他仍然愛讀武俠小說,與人評說武俠小說的優劣,更是滔滔不絕,眉飛色舞。深厚的文學功底,豐富的文史知識,加上對武俠小說的喜愛和大量閱讀,為他以後創作新派武俠小說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在眾多的武俠小說作家中,梁羽生最欣賞白羽(宮竹心)的文字功力,據說“梁羽生”的名字就是由“梁慧如”、“白羽”變化而來的。梁羽生是公認的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