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實驗中學

武昌實驗中學

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創辦於1920年,是首批全國重點中學之一,武漢市首家“省級示範學校”,武漢市政府確定壯大發展的首批“示範優質高中”。

基本信息

簡介

武昌實驗中學武昌實驗中學

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創辦於1920年,是首批全國重點中學之一,武漢市首家“省級示範學校” ,武漢市政府確定壯大發展的首批“示範優質高中”。學校座落在歷史文化名城和辛亥首義之地武昌城內,南鄰黃鶴樓,北枕鳳凰山,東沿得勝橋,西帶長江水,自宋朝以來就是縣學、州學、貢院所在之地。學校占地面積3.9萬M2,建築面積近4萬M2。有現代化的教學大樓、科技實驗樓、圖書樓、語音室、計算機房、學生公寓、體育館、田徑運動場等,各類設備齊全,達到先進水平。學校共培養了包括多名院士、百名博導在內數以萬計的人才,在全國範圍內享有盛譽。校友中最著名的有原湖北省委書記趙辛初,原浙江省省長,國家外國專家局局長萬學遠,中國載人飛船發射中心現場指揮徐克俊少將,原武漢大學校長陶德麟教授等。實現辦學條件標準化和現代化。

學校簡介

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1958年被列為全國首批重點中學,1998年被審定為武漢市首所“湖北省普通中學示範學校”。校友中最著名的有原湖北省委書記趙辛初,原浙江省省長,國家外國專家局局長萬學遠,中國載人飛船發射中心現場指揮徐克俊少將,原武漢大學校長陶德麟教授等。校名“武昌實驗中學”系毛澤東主席親筆所書。
學校現占地3.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擁有現代化的實驗室、微機室、語言室、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圖書館、科技活動室;擁有一流的校電視台及閉路電視系統、標準化試場、多功能報告廳體育館、全塑膠運動場、花園廣場、學生公寓和學生食堂,千兆校園網和集團電話遍布學校每個角落。

武昌實驗中學武昌實驗中學-科技樓

學校以其悠久的辦學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令莘莘學子嚮往。學校現正以先進的辦學模式、現代化的教育設施、一流的師資隊伍、顯著的教育質量,向“全國千所示範高中”目標奮進。武昌實驗中學的辦學理念是:培育思想、注重發展、追求創新;學校現已形成了以“育思想、重發展、求創造”為辦學思想;以“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為辦學目標;以“三好兩有”(即思想好、學習好、身體好;有個性特長、有創新意識)為培養目標的創造教育模式,並被教育質量逐年提高的辦學實踐所檢驗,得到了國家、省、市、區及兄弟學校的較高評價。 學校現占地3.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擁有現代化的實驗室微機室語言室、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圖書館、科技活動室;擁有一流的校電視台及閉路電視系統、標準化試場、多功能報告廳、體育館、全塑膠運動場、花園廣場、學生公寓和學生食堂,千兆校園網和集團電話遍布學校每個角落。近三年,學校共發展學生黨員18名,為高校輸送高水平運動員、藝術特長生140多名;聯考升學率逐年遞增,2000年學校聯考上省線率已達96.7%。


九五以來,在各級領導和有關專家的支持與指導下,依靠和運用創造教育模式,學校呈現出“以德育為靈魂,以創造教育為核心,以科技教育為特色”的現代教育的勃勃生機,學校先後被授予“武昌名校” 、 “武漢市教育科研實驗基地” 、 “湖北省普通中學示範學校”、 “教育部重點課題研究基地學校” 、“教育部與國際合作項目實驗學校”等榮譽稱號。

學校資源

實驗中學遵循“培育思想、注重發展、追求創新”的辦學理念,在全國開“素質教育”先河,探索“創造教育”途徑,鑄造了“科技教育”品牌。歷年聯考升學率都居武漢市重點中學前列,特別是理科實驗班成績驕人,為社會矚目。以“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為辦學目標;以“三好兩有”(即思想好、學習好、身體好;有個性特長、有創新意識)為培養目標的創造教育模式,並被教育質量逐年提高的辦學實踐所檢驗,得到了國家、省、市、區及兄弟學校的較高評價。
武昌實驗中學現有在職教師180餘人,高級教師占60%以上,研究生學歷32人。湖北省“十大名師”1人,特級教師8人,市、區學科帶頭人2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70%以上的教師承擔有國家和省級重點科研課題。學校還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紐西蘭建立了長期教育交流與協作關係,先後有10名教師出國考察、深造。高水平教師隊伍為各級高等院校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2003屆聯考我校600分以上22人,文科600分以上人數占武漢市一半。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10人,升入重點大學的比例接近60%,本科率達90%。其中,文科學生徐雙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績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
實驗中學一直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特別關愛,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布赫,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王任重,國務委員、原教育部部長陳至立,湖北省省長羅清泉,副省長王少階、辜勝阻以及著名數學家,中科院院士吳文俊、谷超豪、胡和生等曾親臨我校視察並為學校題詞,極大地鼓舞了全校師生。

學校優勢

武昌實驗中學以“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為辦學目標,以“培養思想、注重發展、追求創新”為辦學理念,為國家培養了包括多名“兩院”院士、數百名博導和省、市聯考狀元在內數以萬計的高素質人才。

武昌實驗中學
武昌實驗中學

實驗中學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學校領導和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教學質量一直居全市前列,三年聯考升學率100%,六成學生過重點線,先後有20多人被清華大學錄取,300多人被全國重點大學錄取,先後創造了普通班全班上重點線,實驗班平均分過624分的記錄。在國內外學科競賽和“科技創新大賽”中,學校共獲得國家及省部以上金牌40塊,連續五界有選手赴美參加“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並獲大獎。2007年級高三(1)班學生劉元被美國維吉尼亞州華盛頓與李大學錄取並獲獎學金萬美元。另五位同學已被新加坡國立大學提前錄取。學校2007年聯考喜獲佳績,文、理科共有94名學生過600分,位居全市第三。理科羅浩、郭芯宏兩位同學數學成績滿分150分。文科王戀虹獲全省語文最高分140分
一流的學校靠一流的教師支撐,學人校名家輩出,師資隊伍精良,現有高級教師140餘人,研究生學歷50人,省、市“十大名師”各2人,特級教師人,省級骨幹教師、市區學科帶頭人、優秀青年教師60人。武漢市名師工作室—“張慶豐工作室”、“虞京蕾工作室”在學校率先設立,為學校在全市範圍內發揮名師輻射作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實驗中學的辦學質量和辦學實績受到了前來視察的國家和省市領導人彭珮雲、陳至立、羅清泉及前來講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立時、中科院院士著名數學家吳文俊、谷超豪等人的高度稱讚。

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實驗中學已成功收購原武漢市幼兒師範學校,校園面積和辦學規模將擴大一倍。經省教育廳批准,學校“科技特長班”今年首次面向全省單獨招生。今年上報的招生計畫是高一年級招收16個班,實際招生人數接近千人,比去年多招300人。

省實驗中學作為市區共建的重點高中,在武漢市教育工委和武昌區委的領導下,去年調整了校領導班子,現任校長錢秋元,黨總支書記馮希婭,面對新機遇、新發展、新目標,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將進一步弘揚實驗精神,推進創新教育,努力躋身全國千所示範高中,爭取成為國內百強名校,真正把學校打造成國際知名教育品牌。

學校平台

武昌實驗中學
武昌實驗中學
武漢市武昌實驗中學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在學生中廣泛開展科技教育活動,為學生提供創新平台。在11月底揭曉的全省電腦機器人大賽中,該校楊宇森、張一凡等同學協同作戰,獲得機器人滅火一等獎、機器人創意一等獎。

武昌實驗中學把科技教育滲透到課堂教育中,以活動課為載體,以少年科技園為主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動。該校開闢生物探索、環保、航模、多媒體作品設計等18個活動室,還在全國中國小中首家成立了少年科學院,聘任一批科學家為導師。每學期開學,學校結合教材內容,組織學生自報科研選題,邀請專家對選題逐一論證,並指派老師重點指導開展攻關。

學校高三(3)班學生鬍子萱確定“髮狀念珠藻多糖”選題後,學校出面幫他借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科院水生所等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場地和設備。鬍子萱運用所學生物、化學等知識,與科研院所專家面對面交流,成功完成這一選題,獲得今年第十八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武昌實驗中學通過開展科技教育提高學生素質。學校在全國、全省及武漢市各類科技競賽中,有近50個項目獲獎;為高校輸送體育、音樂、美術等類型特長生140多名。今年聯考創造省線以上升學率100%,上本科率90%以上,理科600分以上22人,文科600分以上占武漢市一半。

分校簡介

湖北省武昌實驗分校創建於2004年。其辦學主體為歷史名校-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分校與本部校園無間閣共享,教師無界限共通,教學無條件共勉。
分校的教育教學管理由本校負責。不同年級的班由本部對應的年級組管理。分校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滾動到本部班級。可以這樣說,考入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分校,類似於考入了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2007年聯考,湖北武昌實驗中學再創輝煌。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分校,儘管是首屆招生,且招生質量並不理想(錄取線431分,低於本校正取線100分),卻創造了令人難以想像的佳績
升學率100%
本科率90%
重點保優率100%(按區下達的重點指標計)
任傑同學(中考480分)在聯考失誤的情況下,考出588分的高分
近20名同學被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地址大學等重點大學錄取
10多名:“體音美”特長生考入相關院校
同時分校設有外語特色班、理科實驗班、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發展需求分校的發展還只是邁出了第一步、歷來注重求實創新的實驗人將不斷開拓,讓實驗中學分校與實驗中學一起熠熠生輝。

學校活動


一、"秋之聲"朗誦比賽

9月19日中午12:30,“秋之聲”朗誦比賽在學校西階梯教室舉行,此次的活動很好的配合了國語宣傳周活動。比賽在教研組長江老師的精彩朗誦中拉開序幕,各班都派出了選手參加比賽,經過緊張、激烈地角逐,評選結果如下:高二4班、14班榮獲校“球之聲”朗誦比賽一等獎,10班、12班、7班、3班獲二等獎;其他班級獲三等獎。此次活動充分展示了高二年級學生的才華,陶冶了學生們的情操,給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詩歌的盛宴。
武昌實驗中學“秋之聲”朗誦比賽
武昌實驗中學“秋之聲”朗誦比賽

相關報導

武昌實驗中學創造教育進課堂

武昌實驗中學
武昌實驗中學

武昌實驗中學將教研成果《高中創造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引入課堂,實行創造教育,給學生更多思維的空間,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力
高二(3)班正在上語文課《陳奐生進城》 ,崔燕老師開課不到5分鐘,就提問“陳奐生認為自己花5元錢住賓館值不值得?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並從原文中找相關語句。”這一發問引起同學們濃厚的討論興趣,大家開始仔細閱讀課文,踴躍發表個人見解。“要是以往,我就按照教案將標準答案直接告訴學生,這與鼓勵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新課程標準相違背。”崔燕認為舊的教學模式早該打破。

實驗中學教科室主任蔡大志告訴記者,現行的高中教學中,多數課堂是老師給學生滿堂灌,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沒有獨立思考、討論、發言的時間。久而久之,高中生接受的都是老師的標準答案,學生的創造力、想像力都被束縛和扼殺了。

對於高中創造教育課堂教學模式,華中師大教授陳佑清認為,應該不再追求標準答案,要培養人才,就必須讓學生在課堂上能說、能想、能實踐。在實驗中學,各科教師都在嘗試將創造教育用不同形式引入課堂,把時間還給學生去展示、思索,從而激活課堂氣氛。

學校文化

校訓:忠毅勤樸

辦學理念:以生為本奠基人生張揚個性創新發展

辦學目標: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

校風:勤奮學習、尊師守紀、艱苦樸素、團結活潑

教風:勤勤懇懇、扎紮實實、嚴格要求、一絲不苟

學風:主動學習、刻苦鑽研、獨立思考、生動活潑

學校榮譽

九五以來,在各級領導和有關專家的支持與指導下,依靠和運用創造教育模式,學校呈現出“以德育為靈魂,以創造教育為核心,以科技教育為特色”的現代教育的勃勃生機,學校先後被授予“武昌名校”、“武漢市教育科研實驗基地”、“湖北省普通中學示範學校”、“教育部重點課題研究基地學校”、“教育部與國際合作項目實驗學校”等榮譽稱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