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強年畫之旅

武強年畫之旅

《尋找逝去的年畫:武強年畫之旅》是由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圖書——武強年畫之旅圖書——武強年畫之旅

中國許多地方都有刻印年畫的作坊。在一千多年的發展中,逐步形成了山東濰坊楊家埠、河南開封朱仙鎮、湖南邵陽灘頭、天津楊柳青、河北武強、江蘇蘇州桃花塢、四川綿竹、廣東佛山、陝西鳳翔、福建漳州、泉州、山西臨汾、雲南大理、廣西柳州等名滿天下的木版年畫。這些地區的年畫在清雍正、乾隆年間就已具有相當規模,曾盛極一時。而如今,在現代化大潮衝擊下,年畫面臨危機。根據筆者實地考察,有些地方的年畫已經絕跡。筆者已經走過全國許多省市,尋找年畫,發現絕大多數年畫產地年畫已經消失,如桂林、南寧、泉州、漳州、潮州、孝感、黃陂、杭州、南京、貴陽、大理、麗江、中甸、大同、九江、南昌、上海、北京等地,筆者專程去尋找年畫,卻已是芳蹤難覓,一幅都沒有找到。更令人沮喪的是,一些清朝、民國時期年畫生產鼎盛一時的地區,已經找不到一個年畫藝人了!仍然存在的年畫產地僅約十處,其中部分地區僅一兩個老藝人在印製年畫,如灘頭、鳳翔、佛山等地,老藝人一走,年畫製作就會斷流。即使是現在宣傳較熱鬧的綿竹年畫、武強年畫、朱仙鎮年畫,也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家在做年畫,同樣面臨人去藝絕的困境。各地碩果僅存為數不多的年畫藝人都已年老體弱,後繼乏人,他們痛心地說:“如果引不起社會重視,再過三五年,最多十年,年畫就會在我們這一代藝人或下一代手中絕跡。”年畫是與民間生活中的風俗、信仰、傳說等有關的一種以圖形作為表征的民族藝術。民俗版畫是發自民族傳承的民間文化,是廣大民眾生活的寫照,反映人民真實的生活觀和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祈望,滿足認知及審美的欲望。為此,一些有識之士發起了搶救民間年畫的呼籲,如筆者探訪過的中國民間美術學會副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王樹村,他已寫作出版了50部關於年畫和民間藝術的專著,呼籲搶救年畫;以創作年畫長卷《農家樂》等獲得“第五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金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的山東年畫大師張殿英,呼籲搶救年畫;原武強年畫社社長戚建民、現任綿竹年畫社社長鬍光葵、朱仙鎮木版年畫社社長張繼忠等也都呼籲搶救年畫。就在筆者撰寫此書之時,四川綿竹年畫社胡社長打來電話,邀請筆者參加2005年1月28日在綿竹召開的“搶救年畫,振興年畫專家研討會”。

圖書目錄

序搶救年畫刻不容緩

第一章車上都是衡水人

第二章走完小城五分鐘

第三章飛雪瀰漫年畫館

第四章德藝齋里聽年畫

第五章老樹新花新中國

第六章洋洋大觀花樣多

第七章年畫故事添傳

第八章東方聖經圖解說

第九章小食攤前遇騙子

第十章古版發現舊城村

第十一章風雪街關找年畫

附錄王樹村談武強年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