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以山貌雄偉和生物多樣性而聞名於世,地跨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建陽、光澤三市(縣),江西省鉛山縣處,總面積為56527.4公頃,主峰黃崗山位於江西省鉛山縣境內,介於北緯27°33″~27°54″,東經117°27″~117°51″之間,其最高峰海拔2157.8米,為大陸東南第一峰,是整個華東六省一市地區的最高山峰,號稱“華東屋脊”。是福建省最大的自然保護區,同時也是江西省一個重要的保護區。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雙重遺產地、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首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水利風景區、中華十大名山之一、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區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根據區內資源的不同特徵,將全區劃分為西部生物多樣性、中部九曲溪生態、東部自然與文化景觀以及城村閩越王城遺址等4個保護區。其中江西省境內的景點正在規劃之中。

基本信息

簡介

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1981年經江西省人民政府(贛政發[1981]22號)批准建立的省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7月經國務院國辦發(2002)34號文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4年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網路、同年被命名為首批“全國林業科普教育基地”。它是以保護中亞熱帶中山山地自然生態系統及其生物多樣性為主森林生態型自然保護區,享有“大陸東南第一峰”之稱的高2160.8m武夷山脈主峰“黃崗山”就坐落在保護區內,保護區總面積由建立之初的4572hm²擴大至16007hm²,跨鉛山縣一鎮一鄉三林場,其中:核心區面積4835hm²,占保護面積的30.2%;緩衝區面積2021hm²;實驗區面積9151hm²;森林覆蓋率達到95%以上,是江西極罕見的原始狀態森林的主要分布區域,其獨特、複雜地形地貌使保護區具有美、特、奇、古、名的資源優勢以及夏季涼爽濕潤、冬季寒冷乾燥、春季回曖遲、秋季變溫明顯的氣候特徵,是人們休閒避暑的好地方。在生態旅遊如火如荼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到保護區尋找那份透著清涼幽靜和原始氣息的神秘。

歷史沿革

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美國人Jcaminfham第一個進入武夷山桐木村一帶採集植物標本。
1845年,外國生物學家開始入區採集植物標本,l873年法國神甫入區採集的標本使武夷山在國際上引起轟動。
1978年10月,以著名昆蟲學家趙修復教授為首的一批生物學家,提出《關於建立大竹嵐、掛墩自然保護區的緊急呼籲》。
1979年4月16日成立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同年7月3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重點自然保護區。
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
1992年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現狀評估》確認為具有全球保護意義的A級保護區。
1997年,在國家14部委聯合編撰的《中國生物多樣性國情研究報告》中被列為中國陸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ll個關鍵地區之一。
1999年12月,保護區與武夷山風景區聯合申報世界雙遺產名錄獲得成功,本區成為中國僅有的一個既是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又是世界雙遺產保留地的保護區。
2006年12月又被國家林業局列為中國首批自然保護區示範單位。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位於武夷山脈北段的最高部位,平均海拔1200米。主峰黃崗山海拔2158米,為中國大陸東南部最高峰。

地形地貌

區內山巒重疊,群山林立,其間多為北北東向和北西向的斷谷所分割,形成高山深谷地貌。組成山嶺的岩石主要是南園組火山岩和燕山早期的花崗岩。

氣候特徵

保護區地處中亞熱帶,年平均氣溫約12℃~13℃,1月均溫3℃左右,極端最低氣溫可達-15℃,7月均溫23℃~24℃;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是全省降水量最多地區。年相對濕度高達85%,霧日在100天以上。

保護目標

保護對象

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以山貌雄偉和生物多樣性而聞名於世,保護對象為珍貴的野生動植物資源。
植物
從武夷山採到的動物標本中已發現600多個新種,根據科學考察,尚未發現武夷山有第四紀冰川遺蹟。武夷山現存的一些珍稀孑遺植物銀杏、南方鐵杉、鵝掌楸、鍾萼木、天女花、水松、香榧等以及豐富的物種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已知有維管束植物2200餘種。在分布最廣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建群種和優勢種既有溫帶常見的殼斗科,又有亞熱帶分布最廣的樟科、木蘭科、山茶科和安息香科。溫帶最多的菊科紫苑屬、香茅屬、蒿屬植物在保護區中也有分布。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的天然植被,森林覆蓋率達95%。從下而上突出的有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山地矮曲林、山地草甸五個植被類型。
常綠闊葉林是本區生長發育最穩定的植被類型,殼斗科植物是這種森林中最主要的成員,以甜櫧、絲栗栲、羅浮栲、硬斗柯、鐵椆等最為多見。其次為樟科的紅楠、黑殼楠、黃楠、新木姜子等。還有山茶科和木蘭科的紫莖、木荷、厚葉楊桐和深山含笑、假地鳳皮、武夷木蓮等,均為喬木層中的主要成分。
與溫帶生態系統相比,由細齒柃木、短柱柃、馬銀花、檵木、烏藥、紅花油茶等主要種類及其他伴生成分組成。草本植物較稀少,主要為蕨類植物芒萁和狗脊。
針闊混交林在保護區內的分布,在黃崗山海拔1100~1350米處較典型。主要以黃山松等針葉樹與殼斗科、山茶科、樟科、杜鵑花科等闊葉樹種混交。在黃崗山海拔1350~1750米範圍,可明顯看出黃山松、柳杉、南方鐵杉等針葉樹構成的針葉林帶。
山地矮曲林主要分布在黃崗山海拔1750~1900米範圍內。這裡由於海拔高,氣溫降低,風速加大,因雲霧多而空氣相對濕度大。由於林內環境陰濕,苔蘚植物繁多,而草本植物不發育,主要是苔草屬。
保護區出產許多營養價值高的食用真菌,如香菇、平菇、銀耳、紅菇、木耳等,都是富含營養的美味菌類。靈芝、茯苓、冬蟲夏草等是名貴的藥用菌。還有許多真菌是森林和農作物害蟲的天敵,具有農藥所不能比擬的作用,既能除害,又不污染環境,是一支十分理想的清潔隊。
動物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豐富的植被資源,保護區中約有哺乳動物100餘種,占中國同類動物總數的1/4;鳥類約400餘種,占中國總數的近1/3。僅在掛墩地區就有160餘種,集中了全保護區鳥類總數的1/3以上。
其中有40餘種為本區所發現的新種,如白鷳、黃嘴角鴞、竹啄木鳥、掛墩鴉雀、白額山鷓鴣等;還有白背啄木鳥、橙背鴉雀、赤尾噪鶥、滇綠鶥等,兩棲和爬行動物約100餘種,崇安髭蟾、蠑螈、三港雨蛙、大頭平胸龜、麗棘蜥等均為世界罕見的特有種。[4]
魚類也有30餘種,保護區中昆蟲的豐富程度也是中國其他地區少有的,中國昆蟲32個目,保護區採到的就占31目,估計可達2萬餘種之多,僅在大竹嵐一帶已發現的昆蟲就達300多個科,占中國昆蟲總科數的1/3。
保護區內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有華南虎、白頸長尾雉、金貓、大靈貓、穿山甲、獼猴、雲豹、毛冠鹿、短尾猴、小靈貓、黃腹角雉、鬣羚等。

旅遊資源

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內主要有八大生態景觀:海蜃雲低黃崗巔,萬畝竹海起峰煙;驚世無雙闊葉林,華南虎嘯蹤跡迷。金斑喙鳳舞翩躚,天地精華聚紅岩;天然氧吧桃源峪,正山小種世紀茗。
其中區內2.9萬公頃原生性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是地球同緯度帶保存面積最大、保留最為完整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雄偉奇特的千里大峽谷景觀和別具一格的氣象景觀,既有華東屋脊觀黃崗草甸之雄偉,又有世界模式標本產地的萬畝大竹嵐;既可探尋桃源幽谷,又可沐浴掛墩飛瀑。

管理狀況

機構設定
保護區管理局隸屬於福建省林業廳,為財政核撥的正處級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核定編制70人,現有編制內人員65人,具有高級職稱9人,中級職稱22人,初級職稱8人。保護區設立黨委,有黨員66人。
保護區還增掛“武夷山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福建武夷山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定位研究站”、林業公路養路段、森防檢疫站、正山小種紅茶研究所等5個機構。
保護成效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成立30年來,資源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至今已實現連續22年無森林火災。全區的森林覆蓋率高達96.3%,比建區初期提高了4.2個百分點,林木蓄積量增長了22.4%,動植物資源得到良好保護。建立了較為完備的保護管理體系,在科普宣傳和科研工作中取得重要成績,積極探索“用10%面積的特色產業換取90%面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新經驗,尋找到適合武夷山保護區的聯合保護與社區協調發展的建設道路。

所獲榮譽

保護區管理局多次受到國家有關部委、省委、省政府以及省林業廳的表彰。
1999年,被國家環保總局、國家林業局、農業部、國土資源部四部委聯合授予“中國自然保護區管理先進集體”。2002年,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自然保護區先進集體”。
2002年,森林防火工作成績突出,獲得林業部、人事部嘉獎。
2002年,獲得“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先進單位”的嘉獎。
2003年,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2000-2002年度文明單位”。
2004年,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森林保護十佳集體”。
2006年,被國家環保總局、國家林業局、農業部、國土資源部、海洋局、水利部、中國科學院七部委聯合授予“中國自然保護區管理先進集體”。
2006年,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首批51個“生態示範保護區”之一。
2006年,被福建省委、省政府聯合授予“2003-2005年度文明單位”。
2007年,被福建省森林防火指揮部、福建省林業廳授予“1986-2006二十年無火災單位”。
2008年,在國家環保總局、國家林業局、農業部、國土資源部、海洋局、水利部、中國科學院七部委聯合開展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評估中,榮獲福建省第一名。

生態價值

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武夷山保護區不僅是中國的保護區,而且是世界的保護區。
一是世界知名。保護區腹地掛墩和大竹嵐早在十九世紀中葉便是聞名於世的“生物模式標本產地”,一百多年來,中外生物學家已先後在此發現的生物新種模式標本近1000種(包括新亞種)。
二是生態功能發揮很充分。它直接保護了武夷山風景區的精華九曲溪,是閩江和贛江的分水嶺、閩江的主要源頭和集水區之一。
三是重要的科研平台。是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國際和國內保護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全省唯一一個保存最好的原始森林植被保護區。武夷山保護區在海峽西岸乃至中國生態建設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與作用,已經成為福建林業的名片。

交通狀況

區內交通較為便利,有主幹線3條47公罩,支線10條82公里。保護區管理局局址位於武夷山市星村鎮桐木村三港,往東途經星村鎮折北至武夷山市,全程65公里;往南途經建陽市黃坑鎮折西至邵武市全程78公里,到達光澤縣114公里。依託武夷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的大市場,保護區外圍航空、鐵路、公路等通往中國各地的交通網路發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