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九客運專線

武九客運專線

武九客運專線,簡稱武九客專,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的五縱五橫高速鐵路中福銀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武九客專起於武漢市武漢站,線路全長198公里(含已建成通車的武黃城際鐵路95公里),全線設計時速250公里/小時。經湖北省鄂州市、黃石市、陽新縣;江西省瑞昌市、九江縣。從已建成的武黃城際鐵路黃石大冶北站延伸至九江縣廬山站,並於九江縣沙河街附近利用聯絡線接駁昌九城際鐵路至九江市九江站。武九客運專線湖北段已於2016年6月26日在黃石市陽新縣開始鋪軌,10月25日湖北黃石段已完成全線鋪軌,2017年2月13日江西段進行靜態驗收,3月23日湖北段接觸網工程冷滑試驗順利完成,4月5日江西段接觸網專業冷滑檢測試驗完成,4月6日至7日湖北段順利完成接觸網熱滑試驗檢測工作,4月9日武九客專湖北段迎來高速鐵路軌道檢測車全線檢測,5月1日湖北段開始試運行。6月中旬江西段開始聯調聯試。湖北段已確定6月底具備開通條件(黃石大冶北站---陽新站),楓林站暫不開通運營,江西段9月底具備開通條件。屆時將全線通車。2017年6月全線具備聯調聯試條件,最快於9月份開通運行。

基本信息

線路簡介

概述

武九客運專線武九客運專線
武九客運專線起於武昌,經鄂州黃石大冶陽新瑞昌、九江縣,終於九江站,近期設計時速200公里以上,遠期時速達350公里,全長198公里。從在建的武漢至黃石城際鐵路大冶北站延伸至九江市,接駁九江至南昌客運專線,屆時,從武漢乘火車至九江僅需1小時,武漢到南昌僅需90分鐘左右。目前江西省境內的昌九城際鐵路已經建成,並開行時速250公里動車組。

近期規劃中,武九客運專線武漢至黃石段利用武黃城際鐵路,新建黃石至九江段,接入九江地區九江站。遠期規劃,武漢至黃石段新建雙線,與武黃城際鐵路分線運行。

按規劃,該專線橫向位於滬漢蓉線和滬昆線之間,縱向位於京九線和京廣線間,是國家規劃的“五縱五橫”綜合運輸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線路建成後,大大便利於中西部地區快速抵達安徽、江西、浙江等省,同時也在長江中下游形成一條沿長江快速客運通道,使得鄱陽湖城市圈、武漢城市圈加速融合,使武漢與九江、南昌間形成快速城際交通圈。

城市概況

武漢市

武漢,簡稱“鄂”,中國湖北省省會。地處江漢平原東部。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城區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曾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全市現轄13個城區,3個國家級開發區,面積8467平方公里,境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上百座大小山巒,166個湖泊座落其間,水域面積,占全市面積四分之一,構成了極具特色的濱江濱湖水域生態環境。

武漢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市郊北郊的盤龍城遺址,作為武漢建城開端,距今有3500年歷史。清末洋務運動,刺激了武漢近代工業興起和經濟發展,使武漢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而蜚聲中外。近代的武漢作為中國民主革命的發祥地,幾度成為全國政治中心。民國時期漢口高度繁榮,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三鎮綜合實力曾僅次於上海,位居亞洲前列。

武漢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綜合交樞紐。承東啟西、接南轉北的國家地理中心,歷來有九省通衢之稱。

武漢是中國重要的科教基地,截至2014年,在漢高等院校98所;其中普通高校和本科院校數僅次於北京居中國第二,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數量居全國第三,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總數107.26萬人,居全國第一。

黃石市
黃石,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1950年8月21日建市,是新中國成立後湖北省最早設立的兩個省轄市之一,是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湖北第四大城市,華中地區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也是國務院批准的沿江開放城市。

黃石是華夏青銅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搖籃。黃石市工業文化底蘊深厚,工業基礎較好,有“青銅故里”、“鋼鐵搖籃”、“水泥故鄉”和“服裝新城”之稱。黃石市已形成冶金、建材、紡織等14個主導產業,擁有湖北地市首家保稅區—黃石(棋盤洲)保稅物流中心。黃石是礦冶文明古都、山水宜居新城、國乒基地、紡織服裝新城。

九江市
九江,簡稱“潯”,為江西省地級市,古稱柴桑、江州、潯陽,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名城。

九江市在江西的地位十分重要,是江西省昌九一體化的雙核之一,其在江西省的地位相當於浙江的寧波、江蘇的蘇州、遼寧的大連。九江市在江西省的經濟整體發展中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

九江被定位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新引擎、中部地區先進制造業基地、長江中游航運樞紐和國際化門戶、江西省區域合作創新示範區。根據2014年江西省新型城鎮化規劃,九江都市區是江西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三大都市區之一。

九江位於長江、京九鐵路兩大經濟開發帶交叉點,是長江中游區域中心港口城市,是中國首批5個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也是東部沿海開發向中西部推進的過渡地帶,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門”之稱。

九江有“九派潯陽郡,分明似畫圖”之美稱。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積在九江,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廬山、佛教淨土宗發地東林寺、江西”千島湖“廬山西海、中部“九寨溝”龍源峽皆位其境內。

九江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園林綠化城市、全國無障礙建設先進城市、中國十大魅力城市、“中國最佳休閒旅遊城市”10強稱號、2012“最中國創意名城、2012年度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2012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2014最美中國旅遊目的地城市、2014中國最美文化旅遊城市、2014中國最美生態旅遊城市、2014中國最美人文休閒旅遊城市、2015全國十大宜居城市。

車站設定

序號 站名 里程(km)
01 武漢 0
02 花山南 14
03 左嶺 24
04 葛店南 29
05 華容南 42
06 鄂州 56
07 鄂州東 64
08 花湖 79
09 黃石北 85
10 黃石南
95
11 白沙南 未開通
12 陽新 未開通
13 武穴北 未開通
14 瑞昌南 未開通
15 城門 未開通
16 廬山 未開通
17 九江 未開通

技術指標

武黃城際鐵路

武黃城際鐵路規劃圖武黃城際鐵路規劃圖
武黃城際鐵路位於湖北省中部,起於武漢新客站,向東經洪山區、江夏區、葛店開發區、華容區、鄂州市城區、花湖開發區、黃石市城區,終點位於黃石市黃金山開發區,線路正線長96.78km,其中武漢樞紐內正線長12.566km(其中利用既有線5.086km),區間正線長84.216km。黃石境內設黃石北、大冶北兩個車站,共有橋樑6座、長2.4公里,隧道4座2731米。

主要技術標準:
鐵路等級:客運專線;
正線數目:雙線;
設計速度:武漢樞紐內120km/h、區間正線200km/h以上;
最小曲線半徑:武漢樞紐內700m、區間正線4500m;
正線線間距:武漢樞紐內4.0m、區間正線4.8m;
最大坡度:20‰;
到發線有效長度:650m;
牽引種類:電力;
機車類型:動車組;
列車運行方式:自動控制;
行車指揮方式:調度集中。
項目總工期2.5年。

大冶—九江段

大冶-瑞昌段線路走向大冶-瑞昌段線路走向
武九客運專線大冶北至九江段位於湖北省東部,江西省北部。線路從武黃城際鐵路大冶北站引出,自西向東沿長江南岸而行,經湖北省的大冶市、陽新縣,江西省的瑞昌市、九江縣,於沙河街附近接入昌九城際鐵路,利用昌九城際接入九江站,正線全長112.217km,項目估算總投資142億元,預計2013年建成投入使用。

2010年3月2日-3日,鐵道部在九江廬山西海組織召開了《新建鐵路武漢至九江客運專線預可行性研究》審查會,通過了武漢至九江客運專線初步建設方案;3月4日,鐵道部和江西省在京就加快推進江西鐵路建設發展簽署會議紀要,將進一步通力合作,加快推進武九客專、九景衢鐵路、皖贛鐵路電氣化改造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構建發達完善鐵路網。武九客運專線作為鐵道部新年首個審查運行項目,被正式提上議事日程。

6月17日,鐵道部副部長陸東福來黃石踏勘武九客運專線黃石段設計、建設情況。陸東福表示,規劃中的武九客運專線將從武黃城際鐵路大冶北站延伸至江西省九江市。

主要技術標準:
鐵路等級:客運專線;
正線數目:雙線;
速度目標值:200km/h及以上;
正線線間距:5.0m;
最小曲線半徑:5000m;
最大坡度:20‰;
牽引種類:電力;
機車類型:電動車組;
到發線有效長度:650m:
列車運行方式:自動控制;
行車指揮方式:綜合調度集中;
建築限界:按《高速鐵路設計規範(試行)》(TB 10621—2009)執行。

項目設計變動

瑞昌-九江段線路走向瑞昌-九江段線路走向
武黃城際鐵路
武黃城鐵使用的是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Ⅲ型軌道板,原設計時速為300公里至350公里,後降為250公里。列控系統由CTCS-3級改為CTCS-2級。

黃石至九江段
2010年7月項目建議書批覆本項目主要技術標準為:客運專線,雙線,速度目標值200公里/小時以上,最大坡度20‰,最小曲線半徑5000米,到發線有效長度650米,電力牽引,自動控制,綜合調度集中。線路全長66km、橋隧比69%。項目投資預估算總額為77.0億元,項目工期3年。
2011年1月可行性研究報告批覆本項目主要技術標準和2010年7月項目建議書批覆主要技術標準相同。線路全長67.9公里,設白沙南、陽新、楓林三個車站,橋隧比72.1%。改建既有武九鐵路4.6公里,同步擴建武漢動車段。項目投資估算總額為86.1億元,項目工期3年。
2012年10月,原鐵道部、湖北省對可行性研究報告(修改稿)再次進行了聯合審查,形成了審查意見。本次初步設計結合2012年10月的審查意見,對以下內容進行了最佳化調整:
①速度目標值調整為250公里/小時,無砟軌道改為有砟軌道,列控系統由CTCS-3級改為CTCS-2級,最小曲線半徑、線間距作相應調整。
②對陽新車站並站方案進行了最佳化:客專場從站房同側改建最佳化調整為站房對側新建,不改造既有武九鐵路。在普速場右側新建一個站台為客專場,使陽新車站達到3台11線標準。
③可研批覆本項目在武漢動車段預留的存車場位置上增建存車線15條。目前,武漢動車段預留的存車場已納入鄭武客專的I類變更並正在施工,武漢動車段再無擴建條件。我集團公司於2012年12月專題研究了在武南貨場合併新建武昌南動車所和客車車輛段的方案,由於該方案牽涉到需要全面改造武南貨場以及部分既有京廣上行線,工程量相當大。

設計變動後主要技術標準:
(1)鐵路等級:客運專線;
(2)正線數目:雙線;
(3)設計運營速度:250公里/小時;
(4)正線線間距:4.6m;
(5)最小曲線半徑:3500m;
(6)最大坡度:20‰;
(7)軌道類型:有砟軌道(長大隧道除外);
(8)列控系統:CTCS-2級;
(9)牽引種類:電力;
(10)機車類型:電動車組;
(11)到發線有效長度:650m:
(12)列車運行方式:自動控制;
(13)行車指揮方式:綜合調度集中。

建設背景

在全國大規模建設高速鐵路之際,以南昌為中心的江西鐵路網始終沒有建設和規劃到北京的高速鐵路,在武漢、長沙、合肥等周邊城市紛紛開建直達北京的高鐵後,江西難免面臨尷尬境地。目前南昌到北京的列車平均耗時在16小時,而在未來兩年武漢和長沙通過京廣高鐵5小時以內就能抵達北京,合肥由於不在京滬高速鐵路沿線,安徽省由此特別規劃建設一條合肥到京滬高鐵的接駁線,讓合肥搭上京滬高鐵的順風車,實現4小時抵達北京。
在《江西省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江西省明確指出今年將力爭開工建設昌吉贛客專、九景衢鐵路、皖贛鐵路新建雙線、武九客專等8個項目。其中規劃的武漢到九江客運專線,往北可以連線京廣客運專線,往南連線昌九城際鐵路,是南昌進京快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規劃的“五縱五橫”綜合運輸走廊武漢至台北支線的組成部分。該線路建成後,將直接拉近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快速對接武漢都市圈,並將成為江西又一條快捷的進京通道。

2010年3月,鐵道部在九江市組織召開了《新建鐵路武漢至九江客運專線預可行性研究》審查會,通過了武漢至九江客運專線初步建設方案並簽署會議紀要。

項目建設

鐵路規劃鐵路規劃
江西段開工

武九客運專線最早於2008年底提出;當時計畫於2012年完工。

2009年底武廣客運專線通車,有報導指出對江西的影響時同時指出武九客運專線時速為300公里以上。

2010年3月2日—3日,鐵道部在九江廬山西海組織召開了《新建鐵路武漢至九江客運專線預可行性研究》審查會,通過了武漢至九江客運專線初步建設方案;3月4日,鐵道部和江西省在京就加快推進江西鐵路建設發展簽署會議紀要,將進一步通力合作,加快推進武九客專、九景衢鐵路、皖贛鐵路電氣化改造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構建發達完善鐵路網。武九客運專線作為鐵道部新年首個審查運行項目,被正式提上議事日程。

鐵道部副部長陸東福來黃石踏勘武九客運專線黃石段設計、建設情況。陸東福表示,規劃中的武九客運專線將從武黃城際鐵路黃石南站延伸至江西省九江市。

2013年10月,武九客專江西段初步設計獲得鐵路總公司的批覆,2013年內江西將開工武九客運專線建設.。新建瑞昌至九江鐵路全部位於江西境內,該線與湖北境內新建的黃石南站至陽新鐵路及在建的武漢至黃石城際一起,共同組成武九客專。其中,瑞昌至九江鐵路正線全長45.8公里,總概算70.48億元,由中國鐵路總公司與江西省共同出資建設。項目主要技術標準為客專、雙線、時速250公里,沿途設九江、廬山、城門、瑞昌南4個車站,總工期為3年。

2013年12月29日,武九客專(江西段)項目建設動員會在九江舉行,標誌著這個鐵路項目建設正式全面啟動。武九客專建成後,首條南昌至北京高速鐵路通道將徹底打通,運營時間縮短至6小時左右,江西全省人民坐高鐵進京的願望將得以實現。

承建武九客專瑞九段2標的中鐵四局五處施工人員正在九江聯絡線右線楊家門特大橋施工。設計時速250公里的武九客專瑞九段45.865公里,其中,2標段九江縣境內26公里,該標段自今年1月開工以來,所有工程面都進場施工,目前已完成50%的樁基,近40%的墩身施工,完成產值4億元,整個項目施工進展順利。據了解,武九客專計畫將於2016年年底建成通車。

瑞九段進入架梁階段
武九客專瑞昌至九江鐵路項目(以下簡稱瑞九鐵路)進入架梁階段,這標誌著瑞九鐵路建設邁入快車道。據悉,明年(2015年)9月瑞九鐵路架梁結束後,將全面進入鋪軌階段。
武九客專將於2016年年底竣工通車。該客運專線建成後,南昌至北京高速鐵路通道將被徹底打通,運行時間將縮短至6小時左右。

連線贛鄂首條隧道全線貫通
武九客運專線朱家坳隧道工程比預計時間提前150天左右全線貫通,這也是武九客運專線由湖北進入江西省境內的第一條隧道,該隧道的貫通,也標誌著武九客運專線江西與湖北境內標段建設已經正式連線。朱家坳隧道位於瑞昌市黃金鄉前程村,全長123.16米。

湖北段開工
2014年11月25日,由中鐵十一局二公司承建的武九客專一契約段土方施工順利實現破土動工,這標誌著該標段工程施工正式展開。同時開工的還有:第一、第三、第四拌合站建設、郭家灣隧道等。在所有參建單位中實現了第一個完成項目部駐地建設、第一個開工的目標。

武九客專湖北段線路全長約67km,新建白沙南站、楓林站。並對既有陽新站進行改造。設計速度250km/h及以上,工程靜態投資約76.89億,建設工期36個月。其中,公司負責29.7公里的工程建設任務,投資15.7億元。

由於公司管段橫跨黃石市,征地拆遷情況複雜、難度較大。為快速打開徵地缺口,在集團公司、公司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項目部迅速調整工作思路,以“大協調”的理念積極開展工作,及時把施工隊伍納入到征拆工作中,充分發揮施工班組的積極性,同時召開徵拆培訓會,規範征拆協調的行為。在征地工作上,堅持“全員參與、劃片管理、重點突破”以及“先易後難、以點帶面”的原則。經過艱辛的付出與不懈努力,於11月25日在所有參建單位中率先實現破土動工。

湖北段開始架梁
武九客專黃石段施工現場,一榀重600噸的箱梁穩穩落在黃連港中橋的墩台上,這標誌著武九客專湖北段首榀梁架設成功。

武九客專黃石段全長67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於去年(2014年)11月動工修建。中鐵十一局武九客專指揮部介紹,湖北段所有橋墩年內完成架梁,明年(2016年)開始鋪軌,2017年正式通車。

2017年5月16日,正在進行收尾工作的武(漢)—九(江)客運專線江西段,目前全線硬體設施已全部建成,2017年6月全線具備聯調聯試條件,最快於2017年9月份開通運行,屆時南昌至武漢只需90分鐘左右,乘動車從南昌進京用時將縮短2小時左右。

項目意義

武漢到九江客運專線,往北可以連線京廣客運專線,往南連線昌九城際鐵路,是南昌進京快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規劃的“五縱五橫”綜合運輸走廊武漢至台北支線的組成部分。該線路建成後,將直接拉近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快速對接武漢都市圈,並將成為江西又一條快捷的進京通道。對江西地方經濟發展和完善我國高速鐵路網起到了重要作用。

對於江西來說,武九客運專線除了增強贛鄂兩省的交流外,更重要的意義是該線路將促成南昌到北京形成客運專線。
2012年12月14日,鐵道部宣布,京廣高鐵12月26日全線貫通,為世界上運營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最快的一趟全程只需7小時59分。京廣高鐵開通後,將線上路上行駛D字頭和G字頭兩種席別列車,其中D字頭動車運營時速為250公里,G字頭列車運行速度則達到300公里/小時。
南昌和武漢只有普通鐵路連線,武九客運專線的建設將促成南昌---九江(昌九城際鐵路)---黃石---武漢(武九客運專線)全線高鐵連線,南昌北京屆時將高鐵直達。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