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東部

本區包括冰島和歐洲大陸的北部邊緣。 本區包括芬諾斯堪的亞的絕大部分和東歐平原的北部。 東歐氣候分南北兩區。

東歐,習慣上是指東起烏拉山和高加索山,西至隨意決定的界限的,歐洲東部。至少包括曾是蘇聯附屬的白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摩爾多瓦、俄羅斯、烏克蘭。這也是地理學上的分類: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國劃入中歐,如地理學名詞:“中歐平原”;僅僅把蘇聯的歐洲部分稱做東歐,如“東歐平原”、“東歐丘陵”。
冷戰時期,特別是在中國的長期國際政治、外交實踐中,東歐特指民主德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分裂後的捷克與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以及分裂後的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塞蒙、馬其頓)、阿爾巴尼亞,是為東歐八國。冷戰後,東德與
西德統一後的德國一般列為中歐國家。如:蘇聯東歐國家、《蘇聯東歐研究》、外交部蘇聯東歐司。

概念

東歐 歐洲東部地區。在自然地理上指東歐平原,是世界著名大平原之一。東界烏拉爾山,西濱波羅的海,北臨白海、巴倫支海,南毗黑海、亞速海和高加索山,平均海拔僅170米。參見“東歐平原”。政治地理上的東歐,指原蘇聯、波蘭、原民主德國、原捷克和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等國。

東歐國家

聯合國統計局將東歐定義為以下國家:
白俄羅斯
哈薩克斯坦(地跨亞歐,烏拉爾河以西為歐洲領土)
保加利亞
捷克共和國
匈牙利
波蘭
摩爾多瓦
羅馬尼亞
俄羅斯聯邦(聯合國統計局僅將地跨歐亞的俄國列為東歐國家,沒有分別列為亞洲國家)
斯洛伐克
烏克蘭

東歐主要氣候

(一)極地冰原氣候
冰原氣候僅見於北冰洋各個島嶼上。這裡全年都在冰洋氣團控制下,氣溫很低,最熱月平均溫度在0℃左右,年降水量200毫米左右。斯匹次卑爾根群島西部,由於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氣候稍溫和,最熱月平均溫度可達+5℃左右,降水量可達300毫米。
(二)極地苔原氣候區(極地長寒氣候區)
本區包括冰島和歐洲大陸的北部邊緣。這裡全年氣溫較低,景觀上屬苔原帶和森林苔原帶。冬季氣溫西部高於東部,冰島沿海地區最冷月平均溫度在0℃左右,摩爾曼斯克沿海地區1月平均溫度為-0.5℃左右,而東部的卡寧-伯朝拉地區則降到-20℃左右。夏季氣溫普遍在10℃左右,生長期很短,僅2—2.5個月,而且即使夏季也經常有霜凍,因此氣候條件對農業非常不利,這裡幾乎沒有耕作業,養畜業(主要是養鹿業)是這裡的主要農業部門。
(三)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區(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區)
本區包括芬諾斯堪的亞的絕大部分和東歐平原的北部。這裡緯度高,冬季漫長,但很少嚴寒,夏季短促且涼爽。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沿海全年在極地海洋氣團控制下,氣候屬海洋性,冬季氣溫在0℃左右,降水豐富。斯堪的納維亞山脈以東直到烏拉爾,極地大陸氣團和冰洋氣團的作用增大,氣候過渡為大陸性,冬季寒冷,氣溫自西而東遞降,耶夫勒的1月平均溫度為-4.4℃,彼得羅扎沃茨克為-9.9℃,彼爾姆則降到-15.4℃。每當冰洋氣團侵入時,往往出現-30℃、-40℃的嚴寒。夏季普遍涼爽,7月平均溫度北部為10—12℃,南部為16—18℃,生長期不長,一般為3—4個月。東歐適合黑麥、亞麻、蔬菜等的生長溫度(10℃以上)的持續時間,最多只有90天,因此這裡農業也不發達。
這裡的降水主要與氣鏇有關,西部沿海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其他地區為500—800毫米。降水的季節分配西部沿海比較均勻,冬季略偏多,向東逐漸轉變為夏季偏多,而且除氣鏇降水外,對流雨也占一定的比例。
(四)溫帶海洋性氣候區
本區包括不列顛群島、法國和中歐的西部,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和伊比利亞半島比斯開灣沿岸地區。這裡全年的氣壓形勢都是南高北低,刮偏西風,受大西洋氣團影響很深。冬季溫和,夏季涼爽,氣溫年較差小,雨日多,日照少,是本區的氣候特徵。
本區1月平均溫度都在0℃以上。河流一般不結冰。降雪不多,西部一般無積雪,東部積雪期很少超過一星期。但是當蒙古高壓勢力很強,東方的極地大陸氣團侵入時,則往往釀成災害性的嚴寒天氣。夏季氣溫一般都不高,不列顛群島7月平均溫度為12—17℃,大陸部分為15—22℃,北部氣溫較低,南部較高。
西歐氣鏇活動頻繁,降水較多,不列顛群島西部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蘇格蘭西部沿海可達2000毫米或更多。其他地區多在600—1000毫米之間。降水量季節分配較均勻,西部秋、冬兩季稍多,東部夏季稍多。例如,都柏林秋冬兩季各占26%,春夏兩季各占24%;科隆則夏季占31%,秋季占25%,冬季占23%,春季占21%。
(五)溫帶大陸性氣候區
本區包括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和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和乾旱氣候兩個氣候類型,大體上中歐東部和東歐中部屬於前者,東歐南部屬於後者。
中歐東部的氣候具有由海洋性向大陸性過渡的性質。這裡全年都以極地海洋氣團影響占優勢,冬季溫和,夏季氣溫也不高,1月平均溫度一般為0—4℃,少數地區可達-5℃,7月平均溫度一般為18℃左右,少數地區可超過20℃。但是冰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也經常侵入,因此天氣很不穩定。降水量受地形影響較大,平原地區一般為500—600毫米,夏季偏多。
東歐氣候分南北兩區。中部的混交林地帶為北區,屬濕潤的大陸性氣候,這裡受極地海洋氣團影響較大,冬季沒有嚴寒,夏季氣溫也不太高,1月平均溫度大部分地區在-5—14℃之間,7月平均溫度不超過20℃,年降水量一般為500—600毫米,有些地區更多。南區位於亞歐大陸高壓軸(蘇聯人稱它為“沃耶科夫高壓軸”)和該高壓軸以南地區,這裡西風氣流以及與其有關的氣鏇活動顯著減弱,反氣鏇天氣增加,年降水量一般為300—500毫米,東南部為200毫米或更少,夏季氣溫在20—25℃之間。整個南區水平衡為負值,屬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和乾旱氣候,在自然景觀上大部分地區為草原,東南部為半荒漠或荒漠。南區的熱量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是主要農業區,但是由於降水不足,而且變率大,常常引起旱災。
(六)地中海式氣候區
本區包括伊比利亞半島大部,法國地中海沿岸地區、亞平寧半島、巴爾幹半島大部和散布在地中海中的各個島嶼。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是本區氣候的主要特點。
地中海式氣候是亞熱帶大陸西岸特有的一種氣候類型,其形成與冬夏氣壓形勢變化和風帶移動有關。地中海地區所處的緯度正好是大氣環流的過渡地帶;北面是西風帶,南面是信風帶,夏季時副熱帶高壓北移,地中海地區在亞速爾高壓控制下,天氣晴燥少雨,7月平均溫度達24—28℃,最高溫可達40℃,冬季副熱帶高壓帶南移,亞速爾高壓退縮到大西洋上,地中海地區受西風的影響,氣鏇活動頻繁,降水較多,氣候溫和,1月平均溫度一般在5℃以上,少數地區可達12℃。
地中海本身的存在,對地中海式氣候的形成也起很大作用。由於地中海的面積相當大,冬季,地中海地區形成一個低壓湖,利於地中海鋒的形成,從而產生一系列氣鏇,使得地中海地區的天氣特別溫和多雨,同時,較高的地中海水溫也使沿岸地區更加溫和;夏季則相反,地中海上的溫度比歐洲大陸低,氣壓比較高,對亞速爾高壓有加強作用,使地中海地區非常炎熱乾燥。這樣,在地中海地區就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亞熱帶冬溫雨夏乾熱氣候。故有“地中海式氣候”之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