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條壓歲錢

欠條壓歲錢

欠條壓歲錢是大年初一(2016年2月8日)早上,杭州姑娘小沈醒來,發現枕頭邊上有兩個紅包,一個紅包里裝著兩萬塊錢,還有一個紅包里裝著一張紙,是一張欠條,上面寫著“媽媽欠你壓歲錢三萬,等以後有現金了連利息一起支付。”紙上還畫有一張媽媽的自畫像。壓歲錢是一種形式,是關愛與期待的一種表示,因此,壓歲錢必須量力而給,而且有必要兼顧孩子的金錢觀念、價值觀念、財富觀念等的培養。因此,壓歲錢打欠條算不上是好事,至少不值得提倡!

概述

欠條壓歲錢欠條壓歲錢
壓歲錢,漢族年俗,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願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放進紅包分給晚輩,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壓歲錢一般在新年倒計時時由長輩分給晚輩,表示壓歲(壓祟)。

在歷史上,壓歲錢是分兩種的,其中一種就是晚輩給老人的,這個壓歲錢的“歲”指的是年歲,意在期盼老人長壽。

案例

2016年2月8日(大年初一)早上,杭州姑娘小沈醒來,發現枕頭邊上有兩個紅包,一個紅包里裝著兩萬塊錢,還有一個紅包里裝著一張3萬元的欠條。小沈的媽媽表示,在春節前夕,曾經許諾給女兒5萬元壓歲錢,結果春節盤點資金時候,發現沒那么多現金了。小沈的父母認為,雖然資金不允許了,可是自己對女兒的許諾不能落空,否則的話就有點不誠信的意思,會讓自己的形象在孩子心中受到影響。於是,便有了這“欠條壓歲錢”。

點評

欠條壓歲錢欠條壓歲錢
過年長輩給晚輩壓歲錢是民俗,不在多少,而在親情。

“欠條壓歲錢”背離了量力而行的壓歲錢給付原則。按理說,父母手頭有2萬,給女兒做壓歲錢已經足夠了。況且壓歲錢本身是個形式,是情感寄託。父母沒有多餘現金,卻還要打3萬欠條。這背離了給壓歲錢的本義,不符合量力而給原則。另外,欠條傳遞了一個欠字,但壓歲錢本是無償贈予。打個欠條,讓孩子覺得父母欠自己的,難免造成孩子價值觀走偏。

壓歲錢是一種形式,是關愛與期待的一種表示,因此,壓歲錢必須量力而給,而且有必要兼顧孩子的金錢觀念、價值觀念、財富觀念等的培養。因此,壓歲錢打欠條算不上是好事,至少不值得提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