櫬

櫬 繁體字:櫬拼音:chèn 注音:ㄔㄣˋ 部首:木,部外筆畫:9,總筆畫:13五筆86&98:SUSY 倉頡:DYTD 鄭碼:FSF 筆順編號:1234414311234 四角號碼:40994。櫬、琴同文,知皆欲以送終也。交戰雙方,兵敗請降者將棺材載於車上,表示有罪當死;受降者則焚其棺,以示寬大,赦免其罪。《詩》云:“梧桐梓漆,爰伐琴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三•木槿】此花朝開暮落﹐故名日及。【莊子•逍遙遊】“朝菌不知晦朔” 陸德明 釋文引晉司馬彪曰:“大芝也。松樹和檟樹常被栽植墓前,亦作墓地的代稱。

基本信息

概述

櫬1、棺柩和頌琴古時指空棺。【說文】棺也。【小爾雅】空棺謂之櫬,有屍謂之柩。如:羅貫中《三國演義》有:龐令明抬櫬決死戰,關雲長放水淹七軍(第七十四回)。

後泛指棺材。如:送汝昌櫬南歸(《清稗類鈔·外交類》),又如:扶櫬歸里。

爇櫬。古代受降儀式之一。交戰雙方,兵敗請降者將棺材載於車上,表示有罪當死;受降者則焚其棺,以示寬大,赦免其罪。釋縛焚櫬。指解開降者的捆綁,燒悼降者帶來的棺材。是使降者安心的一種表示。面縛輿櫬。面縛:反綁著手面向勝利者,表示放棄抵抗;輿櫬:把棺材裝在車上。表示不再抵抗,自請受刑。這是古代君主戰敗投降的儀式。

“頌琴者,《詩》為樂章,琴瑟必以歌《詩》。《詩》有《雅》、《頌》,故以“頌”為琴名,猶如言“雅琴”也。櫬、琴同文,知皆欲以送終也。

《詩》云:“梧桐梓漆,爰伐琴瑟”。古琴以桐為面,梓為底。又琴瑟為槁梧。【莊子·德符】惠子據槁梧而瞑。【循本注】謂琴瑟也。

植物和朝開暮落的花草

木槿。【爾雅•釋草】椵,木槿;櫬,木槿。晉郭璞註:“別二名也。似李樹,華朝生夕隕,可食。或呼日及,亦曰王蒸”。木槿別名有:白飯花、籬障花、雞肉花、朝開暮落花。

所謂“日及”,陸機【嘆逝賦】譬日及之在條﹐恆雖盡而弗悟。李周翰註:日及﹐木槿華也﹐朝榮夕落。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三•木槿】此花朝開暮落﹐故名日及。"一說﹐朝菌的別名。【莊子•逍遙遊】“朝菌不知晦朔” 陸德明 釋文引晉司馬彪曰:“大芝也。天陰坐糞上,見日則死,一名日及,故不知月之終始也。”

梧桐。古代多以梧桐木做棺,故為梧桐的別稱。梧桐,在古典詩詞中,從來就是個表現愁情的物象。

檟樹。“夏,齊姜薨。初,穆姜使擇美檟。”(檟,梓之屬。檟,古雅反,木名。)又,檟:楸也。松樹和檟樹常被栽植墓前,亦作墓地的代稱。

梓屬(catalpa Scop)。紫葳科,13種,分布於美洲和東亞,我國有5種,其中一種為引入栽培種。

採薪。樵薪一名櫬,一名採薪。【墨子•旗幟】:“凡守城之法,石有積,樵薪有積,菅茅有積。

婙婙櫬琞。婧婧櫬琞。jìng jìng chèn zhào

汲器。

【類篇】古玩切,音貫。汲器。

coffinn.棺材

A coffin (in North American English, also known as a casket) is a funerary box used in the display and containment of deceased remains -- either for burial or after cremation. The word comes ultimately from Greek kophinos, a basket. In English, the word wasn't used in a funeral sense until the 1500s. coffin-ship)

coff。詞源: kophinos(G.), basket 筐, 籃。希臘字kophinos,「筐子」,在新約中kophinos是表示一個能攜帶東西的大而重的筐子。筐子是一個由柳枝條子編製成的,猶太人通常以它作攜帶食物用。人們以繩子把它系在肩膊上來行走。

拼音是chen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