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控制法

檢查控制法是指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貫徹和執行情況進行的監督和檢查。主要內容是對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充分性和可行性等進行檢查。

檢查控制法的運用

檢查控制法是指對內部控制制度貫徹、執行情況所進行的監督檢查方法。其目的是為了保證內部控制功能的充分發揮,促成既定政策的貫徹和管理目標的實現。任何單位的領導如果不買行嚴格的檢查監督控制,就會陷入盲目輕信,就會放縱下屬玩忽職守或貽誤工作。因此,每個單位必須實行專業檢查和自我檢查等制度。

每個單位應根據需要,實施專業檢查制度:

1.建立內部檢查或內部審計機構,實行專業檢查;

2.內部檢查機構應獨立於業務部門之外,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領導;

3.內部檢查機構應事先制訂檢查監督計畫、工作程式,報請單位領導批准後實施;

4. 內部檢查機構應嚴格檢查和如實報告檢查結果,要確保報告的客觀性和可靠性;

5. 內部檢查機構應根據檢查中發現的偏差,建議領導採取糾正措施,並監督有關部門及時改進工作。

堅持民眾路線,實行民主管理,這是社會主義企業管理的基本原則。實行民眾監督檢查制度是民主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它主要是指單位內部職工民眾自己所進行的會計控制和業務控制。其主要方式有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民眾性經濟核算、經濟監督委員會、民眾性財務大檢查等。

1.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是在黨委領導下的民眾性控制的一項重要的制度,也是我國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職工代表大會是職工民眾管理企業、監督幹部、考核效益、行使政治民主、技術民主、經濟民主和生活民主的民眾代表組織。職上代表大會制度對組織實行兩層控制:一層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本身,直接對單位的財務收支、各項經費使用、利潤分配、工資調整、經濟責任制的貫徹進行審議、討論等方面控制,它可以起到正確調整國家、集體、個人三方面利益關係的作用;另一層是,在職工代表大會領導下,設立經濟監督委員會,或在各級基層中設立經濟監督小組,由不脫產的職工代表組成,對本組織或各部門的經濟活動進行經常性的檢查和控制。

2. 民眾經濟核算是指職工民眾直接參加內部各基層單位的經濟核算,如班組核算、櫃組核算、隊組核算等。按“乾什麼,管什麼,算什麼”原則,由職工民眾自己控制其直接所從事的那部分經濟活動,實行民眾理財,並把目標完成情況的考核與勞動競賽的評比獎勵相結合,實行這種方式,有利於充分發動民眾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有利於組織創建目標的實現。

3.民眾性財務大檢查是指在組織內部以民眾為主體的財務檢查活動。其程式是:一般先由各部門對本單位的財經紀律和財務制度執行情況進行自查,然後在各單位之間進行互查,及時處理所發現的問題。這種檢查,有利於促進單位遵守財經紀律,揭露各種貪污浪費現象;有利於控制各項收支,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