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橫琴校區

澳門大學橫琴校區

澳門大學橫琴校區是澳門大學在中國廣東省珠海市橫琴島東岸的一個校區,與澳門的路氹城只是一水之隔。2013年4月中旬交付驗收並移交澳門特區政府,並將於9月正式開課。

歷史

澳門大學橫琴校區 澳門大學橫琴校區

2009年6月27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管轄珠海市橫琴島東部海傍一幅約一平方公里土地,以解決現時澳大氹仔校園的擠迫問題。

2009年9月14日,珠海市委副書記兼市長鍾世堅表示,珠海政府已經在橫琴島劃定了澳門大學新校區的範圍,並會移交予澳門政府。

2009年12月20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主持澳門大學新校區的奠基儀式,並為大學題詞。

2011年11月8日,澳門大學新校區首期工程中的主要建築順利封頂。

2012年11月19日,澳門立法會一般性表決通過《訂定橫琴島澳門大學校區適用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的基本規範》法案。法案建議澳大新校區啟用之日起至租賃期限屆滿為止,澳門特區法律適用於澳門大學新校區。

截止2013年3月,該校區已建成的市政道路面積達13萬平方米,還有配套的水、電、煤氣、通訊、資訊、警察機構和生活服務設施等。這裡的學生宿舍,近期能容納1萬名學生、遠期可容納1.5萬名學生。先期建成的是其標誌建築物,由圖書館、中央教學樓及校史展覽廳組成,總建築面積約10萬多平方米,共同圍合成由隧道直通澳門的標誌性廣場。

2013年4月已全面完工,正在進行工程驗收和設備調試,承建方向澳門特區政府的移交工作也已展開。9月將正式招生。

2013年11月5日,澳門大學橫琴校區舉行啟用儀式,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陪同下為新校園揭牌。

地理位置

新校區位於廣東省橫琴島東部,與澳門一河相連,背倚橫琴山,占地1.0926平方公里,建築面積約82萬平方米,可容納約1萬名學生。澳門與新校區之間將興建一條河底隧道連線,從澳門一方可全天候隨時進出校園,沒有邊檢阻隔,非常方便。

校園環境

澳門大學橫琴校區 澳門大學橫琴校區
新校區由世界級建築師 何鏡堂院士主持總體設計,強調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現代化、信息化、園林式布局、揉合中西文化五個設計原則和理念,務求建造一個適意自在和高效節能的綠色校園。新校區還營造多層次的園林景觀,孕育校園清幽秀氣和文化品味,並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使學生和老師在優美的校園裡時刻受到薰陶和感染。

校制

澳大採用“住宿式書院制度”,設立約10個住宿式書院。其中,4個住宿式書院將分別冠命為“何鴻燊書院”、“呂志和書院”、“霍英東書院”和“曹光彪書院”。

在新校區每個本科生都擁有一個書院的身份和一個學院的身份,學院負責學科方面的事務,而書院則負責其他的活動。在書院裡,來自不同學科、不同年級的學生一起學習、競賽、娛樂、生活。由這些活動當中,學生有較多在群體生活中與人互動交流、團隊合作、服務領導的機會,並且在同儕的激勵與合作之下,學習自律管理、自主行動、自我成長。

新校區設3個開放式科研基地,主要研究醫藥、電子及資訊科技,以及能源環保。其中本科生占七成,研究生占三成。另外,一些跨學科的新研究領域也會著力發展,並將科研成果進行技術轉移及創新產業孵化。這些科研基地,將能促成澳大、澳門其他大學、珠三角以至全國各地的大學在此地的合作研究,也為粵澳合作及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創造契機。

管轄及應急合作機制

新校區內將依照澳門特區法律實施管轄,車道都是按澳門靠左行駛的規則修建的。
根據《澳門大學橫琴校區應急合作協定》,廣東省政府和澳門特區雙方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建立應急處置聯動機制。當澳門大學橫琴校區發生突發事件,由澳方視情況需要提出啟動應急聯動機制請求,粵方根據協定有關規定,及時回響,並由雙方牽頭單位通報各方職能部門根據各自職責開展應急行動;當橫琴新區發生可能對澳門大學橫琴校區造成嚴重影響的突發事件,由粵方視情況需要提出啟動應急聯動機制請求,澳方根據協定有關規定,及時回響,並由雙方牽頭單位通報各方職能部門根據各自職責開展應急行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