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位難產

橫位難產

橫產式難產(transverselie)為不正胎位之一種。胎體縱軸與母體縱軸交叉成直角或垂直;有時胎體縱軸與母體縱軸不完全垂直而成一銳角或斜位。

基本信息

橫位難產橫位難產
橫產式(transverselie)為不正胎位之一種。胎體縱軸與母體縱軸交叉成直角或垂直;有時胎體縱軸與母體縱軸不完全垂直而成一銳角或斜位,稱為斜位胎體橫臥於骨盆入口的上面,先露部為肩胎頭在母體的一側,而臀在另一側,可能是暫時的,最後轉成為縱位或橫位。橫產式胎肩位於骨盆入口,胎頭與臀各居一側髂凹。所以胎肩先露也稱肩先露。按胎肩胛位居母體的前、後力和胎頭居於母體左右側,稱為左肩前、左肩後或右肩前、右肩後4種。足月橫產不能陰道分娩對母兒生命威脅很大,應早診斷早處理,可做選擇性剖宮產手術。

流行病學

過去國內外資料報導差異很大。目前國內外報導橫產式已經很少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為難產收治比較集中,每年住院分娩6000~8000人次,只見到橫產式1~2例,忽略性橫位已經罕見幾乎絕跡,橫產式對母兒是最不利的胎位。

病因

1、經產婦腹壁過度鬆弛,羊水過多。

2、未足月胎兒,尚未轉為頭先露。

3、子宮畸形或腫瘤、骨盆狹窄前置胎盤等阻礙胎體縱軸與母體平行和胎頭銜接。

4、胎頭圓而不能固定,入盆受阻,子宮非橢圓形者如骨盆狹窄、盆腔腫瘤、羊水過多、腹壁鬆弛、多胎妊娠、子宮畸形、雙子宮、早產、前置胎盤或子宮下段後壁胎盤等因所致。

臨床表現

橫位難產橫位難產
1、症狀:容易導致宮縮乏力和胎膜早破。破膜後羊水迅速外流,胎兒上肢和臍帶易隨之脫出,導致胎兒窘迫甚至死亡。隨產程進展,胎肩及胸廓一部分被擠入盆腔內,胎體摺疊彎曲,胎頭折向胎體腹側,嵌頓在一側髂窩,胎臀則嵌頓在對側髂窩或摺疊在宮腔上部,胎頸被拉長,上肢脫出入陰道,形成忽略性(嵌頓性)肩先露(neglected shoulder presentation)。此時宮縮繼續加強,易致先兆子宮破裂,若不及時處理,將發生子宮破裂。

2、體徵

(1)腹部檢查:子宮呈橫橢圓形,子宮高度低於妊娠周數宮底及恥骨聯合上方空虛在腹部一側觸及胎頭,另側觸及胎臀。

(2)肛查:胎膜未破、宮口未開大時,肛查不易觸及胎先露部。

(3)陰道檢查:胎膜已破、宮口開大情況下陰道檢查可以觸及胎手、胎臂或肩胛骨、肋骨及腋窩,腋窩尖端朝向胎兒頭端據此可判斷胎頭在母體左側還是右側。

肩胛骨朝向母體後方為肩後位,朝向前方為肩前位。如胎頭在母體右側,肩胛骨朝向後方則為肩右後位。若胎手已脫出陰道口外,可用握手法判斷胎兒左右手和胎方位,因檢查者只能與胎兒同側的手相握如肩左前位時脫出右手,檢查者以右手相握;肩右前位時脫出左手,檢查者以左手相握;肩右後位時脫出右手,檢查者以右手相握;肩左後位時脫出左手,檢查者以左手相握。即肩前位時握的是與胎方位相反的手肩後位握的是與胎方位同方向的手(簡稱前反後同)。

診斷

橫位難產橫位難產
根據臨床症狀和體徵,一般可以明確診斷。若不能確診,可以採用超聲檢查,超聲檢查能準確診斷肩先露,並能確定具體的胎方位。

1、腹部外診:孕末期或臨產開始時,腹部檢查子宮底橫寬,較相應孕周的宮底位置低,子宮失去正常橢圓形,呈橫寬扁圓形。胎頭居於下腹的一側方,宮底處觸摸不到胎頭或胎臀,有時可摸到凹陷的胎腹及胎兒肢體。在下腹部可摸到胎頭與胎臀各居一側,子宮下段空虛不能觸知胎兒部分,恥骨聯合上面則空虛無物。如肩前位胎背向前在下腹部,可觸知較硬的寬大平面的胎背;如肩後位,胎背向後,在腹部可觸知小肢體,胎心可在臍左或臍右最清楚。
2、陰道檢查:如已臨產,宮頸鬆弛,先露部高,浮於骨盆入口上方,陰道穹窿部有空虛感。如產程進展已破膜者,有時可觸及不規則的硬塊;如已進展多時,常在宮口內觸到胎兒肩峰、肩胛骨、肋骨與腋窩,有時可觸到一排肋骨。手指伸入宮腔可摸到腋窩與肩胛骨,腋窩尖頂指向胎頭部,以肩胛骨是向前或向後而定胎位肩部在母體的左側或右側,如左肩前位,則腋窩尖向左,肩胛在前臨床上所見均為忽略性橫位鶒,此時應即刻做陰道檢查確診

在陰道檢查時如為小肢體,應區分手或足,肘或膝,肩或臀,如果胎手脫垂於陰道內應該辨認是手時手指長而不齊,指間易張開,大拇指可以彎曲使之觸到小手指根部,如果胎兒手脫出陰道外,檢查者應以握手方式來鑑別是左手還是右手,醫師右手握脫出的右手,一般左前則右手脫出;左肩後則左手脫出。如為右肩則相反方向如為足,足趾短而齊,張開度較小,趾兩端不易併攏,更可摸到足跟與連線腿部垂直易辨認。如產程進展已多時胎背或胎腹為先露部則已水腫,被壓入盆口,使檢查者辨別困難。檢查時要注意有無子宮破裂胎兒大小、先露部與骨盆關係,以便決定分娩方式。

實驗室檢查

根據病情選擇做血尿常規。

其它輔助檢查

B超檢查可準確定位。

治療

橫位難產橫位難產
橫產式為異常產式。除早產兒、死胎、浸軟兒的胎體極度摺疊而自然娩出外,一般足月活胎兒能夠自然娩出者極為罕見。因分娩困難母子均有很大危險因此,對橫產式必須積極處理,進行搶救工作。

1、妊娠後期發現肩先露糾正方法同臀先露,無效時可試行外倒轉術轉成頭先露,並包紮腹部固定胎頭,若失敗應提前住院待產。

2、分娩期

(1)足月活胎伴有其他產科特徵如骨盆狹窄子宮畸形、前置胎盤臍帶纏繞或過短、既往有剖宮產史等,應於臨產前行擇期剖宮產。

(2)初產婦足月活胎,臨產後行剖宮產術。

(3)經產婦足月活胎一般情況下行剖宮產術;若宮口開大>5cm,破膜不久,羊水未流盡,可在乙醚深麻醉下行內倒轉術轉為臀先露,待宮口開全助產娩出。

(4)雙胎妊娠足月活胎:雙胎妊娠陰道分娩時,第一胎娩出後未及時固定第二個胎兒,因宮腔容積驟然變小易使第二胎變成肩先露,此時可行內倒轉術,以臀先露結束分娩。

(5)出現先兆子宮破裂或子宮破裂徵象時,不論胎兒是否存活,均應立即行剖宮產搶救產婦生命。

(6)胎兒已死,無先兆子宮破裂徵象,若宮口近開全,在全麻下行斷頭術碎胎術除髒術。術後常規檢查軟產道有無損傷,若有應及時修補並預防產後出血和產褥感染

3、加強產前檢查,避免發生橫位,或在產前檢查時一經發現橫位,應及時糾正,對腹壁鬆弛者包紮腹帶支持腹壁。妊娠發現橫位,必須查明原因,如有無骨盆狹窄阻滯胎頭入盆的原因。根據情況可做外倒轉術,或指導臥位糾正胎位,提前收入住院,可及時手術結束分娩。

4、已臨產者,胎膜未破,宮口未開者,仍可實行外倒轉術;如已破膜,應立即行陰道檢查,如宮口未開全,胎兒良好,可行剖宮產。如宮口開大,可在乙醚麻醉下行內倒轉術,然後按宮口開大情況來決定是否立即牽出,如為早產兒等宮口繼續開大再牽出胎兒,即以內倒轉術及臀牽引術結束分娩,現在產科觀點如已確診為橫位,均提前入院做選擇性剖宮產手術,預後良好。

5、忽略性橫位,宮壁緊包胎體,不宜做倒轉術,以免造成子宮破裂。如胎兒已經死亡可在乙醚深麻醉下行斷頭術;如胎兒良好可行剖宮產手術,但在術前應給予治療性短暫的休息輸血、輸液及預防感染的措施之後,再施行手術產如果因忽略性橫位伴有宮腔感染者,在剖宮產的同時可行子宮切除術,切斷感染源為好。如子宮破裂,應緊急搶救取出胎兒如裂口新鮮、完整產婦又無子女,在家屬要求下可做修補術,如果子宮破裂時間長裂口又大,又不整齊,且有感染者,應行子宮切除。

6、如產婦合併有出血休克,應積極輸血輸液並給予抗生素,病人穩定後手術較為安全。

預後

1、對母體的影響:易致宮縮乏力和產程延長,可使母體手術產率及出血、感染率增加;胎肩對前羊膜囊壓力不均易致胎膜早破;若形成嵌頓性肩先露則直接阻滯產程,有可能形成病理縮復環導致子宮破裂。

2、對胎兒影響:胎膜早破伴臍帶或上肢脫垂,可導致胎兒窘迫甚至死產。足月活胎若形成忽略性肩先露,增加手術助產難度,胎兒損傷機會增加。

3、其他:橫產式在孕末期產前檢查發現時,可早期住院治療,提前做選擇性剖宮產手術,母子預後良好。如系忽略性橫位,已屆臨產多時則母子可能危險產婦多死於休克、出血、感染,胎兒多因缺氧而死亡或因胎兒胸腹部受壓胎盤早剝、血循環停止,臍帶脫垂而死亡。

預防

妊娠30周前臀先露多能自行轉為頭先露,無須處理。若妊娠30周后仍為臀先露,應積極予以糾正常用的矯正方法見臀位難產的治療。

飲食注意

1、手術前禁吃的食物:應忌吃核桃、牛奶、豆製品、蝦和鈣片。因為動手術時,在緊急情況下得注射抗生素,而抗生素與這些食物不能一起食入,否則後果嚴重。
2、產後飲食原則:1)適宜吃的食物:多食用含水分多一點的食物,如多喝湯、牛奶、粥等喝一點蛋湯、魚湯等較為清淡的湯,湯不要過鹹。2)不適宜吃的食物:應忌生冷,過於生冷的食物不宜多吃,如冷飲、冷菜、涼拌菜等,從冰櫃里拿出的來水果和菜最好溫熱過再吃;忌吃辛辣溫燥食物,不要吃過於油膩和麻辣的食物,例如特大蒜、辣椒、胡椒、茴香、酒、韭菜等辛辣溫燥食物和調味香料。
3、產後食療方:
1)蛋花粥雞蛋有滋陰潤燥、養血安神的作用。雞蛋與粳米煮成粥,具有補益五臟、填精補血的功效。適合產後體虛婦女食用。原料:粳米100克,雞蛋3個,精鹽、豬油適量。製作:將雞蛋磕入碗內,用筷子攪勻;粳米淘洗乾淨,待用。鍋置火上,倒入適量清水,放入粳米,水沸後,改用文火繼續煮至米開花時,將雞蛋倒入沸粥中,加入豬油,稍煮片刻,放入精鹽調味即成。
2)鮮姜蒸蛋
雞蛋含有優質蛋白質,還含有較多的鈣、鐵、維生素A、D等營養物質,具有滋陰潤燥、養血息風等功效;紅糖、生薑除了提供糖分外,還有活血祛痰、溫中散寒的作用,可預防產後發生風寒瘀血等病。
原料:雞蛋10個、鮮姜50克,紅糖、醋各適量。
製作:
一、鮮姜洗淨,用刀拍松,切塊。 
二、鍋置火上,倒入開水,加紅糖和少許醋、姜塊,煮5分鐘,倒出,撿出姜塊,晾涼薑糖水備用。
三、將雞蛋磕入盆中攪散,再加入晾涼的薑糖水攪勻,然後分別倒入小碗中,入籠蒸10分鐘即成。
營養功效:預防產後發生風寒瘀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