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樹下

《橄欖樹下》是由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出品的伊法合拍愛情電影,由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執導,海珊·萊扎伊、塔赫莉·拉德尼婭、默罕默德·阿里·科沙瓦茲等主演,於1994年12月2日在西班牙上映。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Abbas Kiarostami)1940年6月22日生於伊朗首都德黑蘭,自小就表現出對藝術的強烈興趣。畢業於市立美術學院。他發現自己並不適合走美術道路,為了生活,便暫且為交警局設計交通海報,同時給兒童讀物畫插圖,後來開始拍攝廣告和短片。對各種工作的嘗試為他日後從影積澱了豐富的社會生活經驗。
二十餘年的從影生涯早已使阿巴斯在本國成為支柱型導演,但他真正登上世界影壇、確定了其國際大導演的地位,還是在進入八十年代末期以後。1987年,樸素的兒童題材影片《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第一次讓他得到了西方世界的承認,在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上拿回了大獎。1990年,阿巴斯把鏡頭對準了貧苦的大眾,拍出了可能是迄今為止他最鍾愛的影片《特寫》。一個潦倒的影迷因為冒充著名導演騙取錢財而被送上法庭,阿巴斯就此進行了紀錄片式的採訪調查。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新鮮而獨特的手法,交疊著電影的真實與現實的真實。自《特寫》始,導演沿用並發展了這一手法,有意識地模糊紀錄與虛構之間的界限。譬如在1994年完成的《生活在繼續》(又譯《生生不息》),其線索即是尋找在《何處是我朋友的家》中飾演主人公的那個孩子。
1994年的《穿越橄欖樹林》(又名《橄欖樹下的情人》)是關於一個電影攝製組選演員拍片的故事,而該攝製組正在拍攝的影片就叫作《生活在繼續》。正是這種實與虛的交織,使觀眾強烈地感到所觀看的影片不只是創作出來的藝術品,也是每天都在發生的現實生活。也正是由於三部作品間微妙的聯繫,有人將它們稱作是阿巴斯的三部曲。事實上,這並不是導演本人的屬意,但它們的確是阿巴斯眾多影片中的精品,為國外觀眾和評論家熟悉且讚賞。《生活在繼續》成為阿巴斯首次攜與參展紐約電影節之作,更在坎城電影節上獲得羅西里尼人道主義精神獎和金攝影機獎。
1997年,思索生死問題的哲理影片<櫻桃的滋味>為阿巴斯贏得了更大的聲譽,於坎城影展上奪得金棕櫚大獎。阿巴斯成為伊朗首位獲此殊榮的導演。1999年他推出了最新作品《風將把我們帶向何處》(又譯《隨風而去》),榮獲威尼斯電影節評審會大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