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市鎮[樟市鎮]

樟市鎮[樟市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樟市鎮地處曲江區西南端,距縣城馬壩約30公里,東臨北江與烏石、大坑口隔河相望,南鄰英德市沙口鎮,西聯羅坑鎮,北接白土鎮,總面積約204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自然環境

樟市鎮的地形西高東低,三面環山,樟市河由西向東貫穿全鎮流入北江,鎮內貯存著豐富的煤、鐵、鉛鋅、銀、瓷土等礦產資源,全鎮森林覆蓋率達65%以上,森林面積約240000畝。其中耕地面積3.7萬畝,山林面積33萬畝,轄11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28000多人。

農業

樟市經濟以農業為主,是曲江區主要糧食產區之一,素有粵北糧倉之稱,二00三年全鎮糧食產量達16077噸。主要農產品有優質谷、花生油、沙田柚、臍橙、芽蕉、紅瓜子、黃皮、優質肉豬及豬仔、優質肉牛等。優質谷是樟市農業的拳頭產品,是粵北農業名牌白馬牌馬壩油粘米的主要供給地之一,萬畝優質谷種植基地是全縣第一個國家級農業生產基地,平均每年種植各種優質谷50000畝以上,產量16000餘噸,收入30000萬元左右。全鎮目前二元雜母豬存欄6000餘頭,年產三元雜優質豬仔60000頭以上,以全市第一個農村禽畜專業市場為中心。

交通

樟市東臨北江北有樟馬公路直通馬壩,交通十分便利,樟市鎮交通十分發達,水路有北江河通航,陸路有二級水泥公路直通縣城馬壩,隔河相望有京廣鐵路,境內公路總長達200多公里,鎮通各村公路已大部份實現硬底化。集鎮面積0.9平方公里,設施完善,商貿繁榮,為進一步擴大城鎮建設規模的街道公路改道工程目前正在進行緊張的施工。

人口民族

目前全鎮總人口28015人,非農業人口3013人,農業人口25002人;境內居住著漢瑤兩個民族,其中瑤族480人。
通訊方面:全鎮已開通程控電話2040門,可直撥全國及世界各地;有線電視網路已覆蓋全鎮,用戶達5000餘戶。
氣候土壤狀況:樟市屬於典型的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有明顯的濕熱和乾冷季,夏天溫差較大,春夏天氣溫高、熱量足、雨量豐;春天多連綿陰雨;秋冬氣候乾燥,氣溫下降降雨稀少。樟市土壤基本上可分為淹育型水稻土亞類和潛育型水稻土亞類兩種。地形開闊,地勢平坦,陽光水利較好,耕層、土層深厚,肥力高,適種性廣,適宜種植多種作物,素有粵北“第一平原”和“粵北糧倉”之稱。

文化狀況

樟市鎮有中學1所,國小15所,幼稚園一所,在校學生4392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9%;鎮內有多功能文化樓一棟,鄉村文化室25間,影劇院一座;醫療保健設施有中心衛生院1間,鄉村衛生站12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