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語口號文化透視

《標語口號文化透視》由學林出版社於2010年12月1日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標語口號文化透視標語口號文化透視
《標語口號文化透視》特點:一是,探討標語口號的成因,揭示標語口號發生作用的內在機理。在我國,標語口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標語口號一般使用簡單常用的文字和概念,通俗易懂。加之,標語口號一般,王整對仗,琅琅上口,易於識記,便於傳播,起到了很好動員效果,能夠起到凝聚人心、鼓舞鬥志的作用。

二是,研究政治動員之標語口號的特徵。標語口號大多具有政治動員的性質和功能,因而,這些標語口號的時代性、特定性、多樣性、鼓動性以及針對性等等,就構成了標語口號的基本特徵。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標語口號,每個標語口號都自覺不自覺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三是,分析標語口號的動員功能。標語口號主要發揮動員導向功能和動員激勵功能,即按照一定時期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等的要求,概括濃縮為簡明扼要的標語口號來引領宣傳和動員社會大眾,激勵會力量朝既定的方向努力。

四是,提出提高標語口號動員功效的一般方法和手段。在我們國家,標語口號作為一種有效的動員方式,有它特定的存在理由和根據。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大眾的自主意識和獨立思想能力增強,同時也由於標語口號的普及性和廣泛性本身往往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本來所應有的作用,所以標語口號的功效也有那種遞減的趨勢。這就要求我們順應時代的發展的步伐,認真研究標語口號的時代特性,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標語口號的動員功效。

作者簡介

韓承鵬,上海理工大學副教授,法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兼職律師。開展過包括國家課題在內的多項課題研究,公開發表論文25篇,合著專著5部。

圖書目錄

內容摘要

第一章 導言

第一節 “標語”、“口號”、“動員”的詞義小考

第二節 標語口號的研究現狀及評析

一、本領域當前國內外研究現狀梳理

第三節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標語口號的成因考察

第一節 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第二節 強大的群體心理效應

一、認識群體的心理特徵

二、群體的力量探源

三、標語口號動力源泉的心理學探析

第三節 顯著的動員傳播效果

一、標語口號文字識別難度契合普通人群的文化知識水平

二、標語口號易於識記

三、創設氛圍,增添力量

四、口號能凝聚人心

第三章 標語口號的特徵分析

第一節 標語口號內容的時代性

一、古代中國

二、近代中國

三、新中國成立以後

第二節 標語口號來源的特定性

一、權威人士

二、組織機構

三、重要會議

四、特定人物

第三節 標語製作材料的多樣性

一、工農紅軍的標語製作方法

二、改革開放前的標語製作方法

三、改革開放以後的標語製作方法

第四節 標語口號的鼓動性

一、情感型鼓動

二、目標型鼓動

三、理想型鼓動

四、利益激勵型鼓動

第五節 標語口號目標指向的針對性

第四章 標語口號的動員效果透視

第一節 動員導向功能

一、政治動員導向功能

二、政策動員導向功能

三、政籀衽會化動員功能

第二節 政治動員功能

一、實現政治決策動員

二、實現政治目標動員

第三節 動員激勵功能

一、目標式激勵動員

二、激情迸髮式動員

第五章 當代動員性標語口號存在的問題分析

第一節 動員力強但內容不妥

一、動員力強大但有礙社會發展

二、理想美妙動人但難以實現

三、有強烈的震懾力但缺少人文關懷

四、權威性動員但顯法治意識淡薄

五、動員目的明確但內容滑稽荒誕

六、動員內容引起歧義

七、動員內容泛政治化

八、動員面太廣缺乏針對性

第二節 標語位置失當

第三節 動員目的欠佳

一、觀念誤區,以虛抵實

二、作風不實,上行下效

三、跟風應景,敷衍塞責

四、頻換口號,盲目引導

五、勞民傷財,華而不實

第六章 提高標語口號動員功能的有效辦法與措施

第一節 把握擬定標語口號的原則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二、滿足利益需求的原則

三、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四、可行性原則

……

附錄:中國近現代動員類標語口號例舉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