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纓

語出:《周禮·春官·巾車》:“錫樊纓,十有再就。” 鄭玄 註:“樊,讀如‘鞶帶’之‘鞶’,謂今馬大帶也。 鄭司農 云:‘纓,謂當胸…… 玄 謂纓,今馬鞅。’”《詩·小雅·采芑》“鉤膺鞗革” 毛 傳:“鉤膺,樊纓也。” 陸德明 釋文:“樊,步乾反。” 唐 鮑溶 《塞上曲》:“ 漢 卒馬上老,樊纓空絲繩。”

【拼音】

fányīng

【注音】

ㄈㄢˊㄧㄥ

【引證解釋】

[1]絡馬的帶飾。樊,馬腹帶;纓,馬頸革。《周禮·春官·巾車》:“錫樊纓,十有再就。”鄭玄註:“樊,讀如‘鞶帶’之‘鞶’,謂今馬大帶也。鄭司農云:‘纓,謂當胸……玄謂纓,今馬鞅。’”《詩·小雅·采芑》“鉤膺鞗革”毛傳:“鉤膺,樊纓也。”陸德明釋文:“樊,步乾反。”唐鮑溶《塞上曲》:“漢卒馬上老,樊纓空絲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