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壽堂

樂壽堂

樂壽堂為紫禁城東北隅寧壽宮後區中路建築之一,其南是養性殿,其北有頤和軒。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成,嘉慶七年(1802)修葺,光緒十七年(1891)重修。

基本信息

紫禁城之樂壽堂

概述

紫禁城·樂壽堂紫禁城·樂壽堂

樂壽堂為紫禁城東北隅寧壽宮後區中路建築之一,其南是養性殿,其北有頤和軒。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成,嘉慶七年(1802)修葺,光緒十七年(1891)重修。樂壽堂仿長春園淳化軒規制,其南北庭院東西廊壁嵌敬勝齋帖石刻。乾隆皇帝以此為退位後的寢宮,御題“座右圖書娛畫景”聯句,故此堂亦稱寧壽宮讀書堂。光緒二十年(1894),慈禧太后曾在此居住,以西暖閣為寢室。

景況

樂壽堂樂壽堂
樂壽堂面闊7間,進深3間,周圍廊。通面闊36.15米,通進深23.20米,建築面積839平方米。單檐歇山頂,覆黃色琉璃瓦,自地面至正脊高18.7米。柱網結構為減柱造,即明間與東、西次間減殺了前檐4根金柱。為裝修和支撐二層樓板的需要,在室內6根金柱南1.82米處增柱6根,東、西稍間靠北距老檐柱南1.6米處增柱2根,增加的8柱外觀與構造柱相同,但上方沒有承重的梁枋構架,至天花梁底皮止。樂壽堂明間前後檐為五抹步步錦槅扇4扇,余各間均為檻窗,檻窗分三層,下為玻璃窗,上二層步步錦支窗。室內明、次間以東西向閣道分隔成南北兩廳。東西稍間南部和靠北牆通道為單層,余為兩層,第二層面積達341平方米。大廳仙樓和東西稍間南部、北廊以及夾層、閣道的裝修式樣風格統一,多用楠木包以紫檀、花梨等貴重木材,間飾玉石、琺瑯等飾件。樂壽堂仙樓為乾隆時期建築裝修的代表作之一。天花為木雕,與整個室內裝修相襯托,雍容華貴。乾隆五十二年(1760),大禹治水圖玉山琢成後,一直陳設在北部大廳。“樂壽堂”匾懸於室內北部大廳北檐。

頤和園之樂壽堂

概述

樂壽堂樂壽堂
北京頤和園內慈禧的寢宮樂壽堂,原為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時期的清漪園建築,也是頤和園居住生活區中的主建築,本是乾隆的母親孝聖憲皇后要過六十歲生日。乾隆為了給母親慶祝六十大壽,在乾隆十四年的時候就把原來的瓮山和西湖加以改造。瓮山就是現在的萬壽山,而西湖就是現在的昆明湖。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被毀,嘉慶七年(1802)修葺,光緒十七年(1891)重修。樂壽堂面臨昆明湖,背倚萬壽山,東達仁壽殿,西接長廊,是園內位置最好的居住和遊樂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碼頭“樂壽堂”黑底金字橫匾為光緒手書。樂壽堂殿內設寶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風。座旁有兩隻盛水果聞香味用的青龍花大磁碟,四隻燒檀香用的九桃大銅爐。西套間為臥室,東套間為更衣室。室內紫檀大衣櫃為乾隆時遺物。樂壽堂庭院內陳列著銅鹿、銅鶴和銅花瓶,取意為“六合太平”。院內花卉植有玉蘭、海棠、牡丹等,名花滿院,寓“玉堂富貴”之意。這裡的玉蘭花很有名,現在邀月門前一株是乾隆從南方移植來的。樂壽堂仿長春園淳化軒規制,其南北庭院東西廊壁嵌敬勝齋帖石刻。乾隆皇帝以此為退位後的寢宮,御題“座右圖書娛畫景”聯句,故此堂亦稱寧壽宮讀書堂。光緒二十年(1894),慈禧太后曾在此居住,以西暖閣為寢室。這座建築檐下掛“樂壽堂”三字大匾額。

名字由來

樂壽堂樂壽堂

其實,“樂壽堂”的“樂壽”二字,追溯起來,出自《論語——雍也》篇,孔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乾隆皇帝在《御製詩——樂壽堂》里,亦有自注,他說:“向以萬壽山背山臨水,因名其堂曰‘樂壽’。屢有詩,後得董其昌《論古帖》,知宋高宗內禪後,有樂壽老人之稱,喜其不約而同,因此名寧壽宮書堂,以待倦勤後居之。”

建築結構和景況

樂壽堂樂壽堂
樂壽堂面闊7間,進深3間,周圍廊。通面闊36.15米,通進深23.20米,建築面積839平方米。單檐歇山頂,覆黃色琉璃瓦,自地面至正脊高18.7米。柱網結構為減柱造,即明間與東、西次間減殺了前檐4根金柱。為裝修和支撐二層樓板的需要,在室內6根金柱南1.82米處增柱6根,東、西稍間靠北距老檐柱南1.6米處增柱2根,增加的8柱外觀與構造柱相同,但上方沒有承重的梁枋構架,至天花梁底皮止。樂壽堂明間前後檐為五抹步步錦槅扇4扇,余各間均為檻窗,檻窗分三層,下為玻璃窗,上二層步步錦支窗。室內明、次間以東西向閣道分隔成南北兩廳。東西稍間南部和靠北牆通道為單層,余為兩層,第二層面積達341平方米。大廳仙樓和東西稍間南部、北廊以及夾層、閣道的裝修式樣風格統一,多用楠木包以紫檀、花梨等貴重木材,間飾玉石、琺瑯等飾件。樂壽堂仙樓為乾隆時期建築裝修的代表作之一。天花為木雕,與整個室內裝修相襯托,雍容華貴。乾隆五十二年(1760),大禹治水圖玉山琢成後,一直陳設在北部大廳。“樂壽堂”匾懸於室內北部大廳北檐。

樂壽堂原為兩層建築,鹹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建時,改成現在的式樣,並成為西太后慈禧在頤和園內的寢宮。樂壽堂按照宮廷原狀陳列,中間為起居室,西套間為寢宮,東套間為更衣室。起居室內,用名貴木材紫檀雕制的相當精緻的“御案寶座”,設定在室內中間,在其後有十五折的玻璃屏風,將室內照的格外寬敞。在其兩側,插列有孔雀羽毛掌扇。這對羽毛掌扇,不僅相當精緻,而且能點綴出西太后慈禧的威儀。

建築特色和歷史意義

樂壽堂樂壽堂

在“御案寶座”的兩端,還陳列有盛果子用的一對青花大果盤。每一盤能堆放四五百隻各色水果。這是專供聞“味兒”的。在起居室的四角,還配置有四隻鍍金九桃大銅爐,專供點燃檀香調節室內空氣的。在中間還有兩張“八仙魚桌”,製作得相當講究:桌面為兩層玻璃結構,夾層嵌制以“(溪鳥)(勒鳥)木”——水鳥名和用象牙雕成的相當精緻的“亭台樓閣”。其下,為方形魚槽,可放養“金魚”。美麗的金魚穿游在“亭台樓閣”之間,從而得到美的享受。

樂壽堂也是慈禧居住的地方,門廳稱"水木自親"。"樂壽堂"黑底金字橫匾為光緒帝手書,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碼頭。堂內西內間為慈禧寢宮,東內間為更衣室,正廳設有寶座、御案、掌扇、屏風等。寶座前置有名貴的青花瓷大果盤和4隻鍍金九桃大鋼爐,均為慈禧生前原物。堂階兩側對稱排列銅鑄梅花鹿、仙鶴和大瓶,為取諧音"六合太平"之意。庭院中栽植玉蘭、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貴花木,取"玉堂富貴"之意。

樂壽堂樂壽堂

據說樂壽堂是中國首次安裝電燈的地方,慈禧太后是第一個使用電燈的人。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後,1903年有位德國商人想發大財,竭力要將西方電氣商品打進中國市場,但慈禧反對。外國商人懂得,要想打開中國市場,首先必須讓慈禧帶頭用電燈。於是使用金錢暗地重賄了慈禧的貼身太監李連英。他們趁慈禧外出之機偷偷地將電燈安裝上了。待傍晚時,慈禧從外面回來一進樂壽堂就質問:我一走,你們幹嗎就在我殿內張掛那么多的各色"茄子"?但李連英只是叩頭請安,笑而不答。然後恭問:老佛爺,該上燈了嗎?慈禧說:上。李迅速將門後的電燈開關打開,即刻五顏六色的燈光大放異彩。慈禧好奇而驚喜地問:這些茄子怎么下子全亮起來了,究竟是些什麼玩藝兒?!李便畢恭畢敬地奏道:這就是電燈,並說明用電燈的方便、乾淨、明亮、安全,老佛爺用上它可以添福添壽呢!從此慈禧便用電燈,中國各大城市慢慢開始用電了。

樂壽堂的房間陳設

樂壽堂房間陳設樂壽堂房間陳設

清漪園初建時,樂壽堂為2層建築,是乾隆帝侍奉母親休息的地方。由於乾隆的母親信佛,堂的上層布置成佛堂陳設,供其燒香膜拜。堂內的陳設布局是:明間正中安設地平、寶座、宮扇、照背。地平兩邊安設高足香幾、書案,几案上放置蓋匣、冊頁。案下設盆景。地平前設有蓋火盆、有蓋鼎爐。靠東牆安放幾腿案,上設聖訓。真假門兩邊面東安18屏曲尺圍屏。堂內面東還安有寶座、高足香幾、包廂床、冠架、炕桌、炕案炕屏、繡墩、寶椅、掛屏、插屏鏡、三足鼎、冊頁、橄欖缸、滿尺盤等物。寢室面南安包廂床,罩外靠東牆安琴桌,靠西牆安穿衣鏡。樓上正中安放地平、寶座,插屏、琴桌、包廂床、冠架、香幾、炕案、青玉刻萬壽山樂壽堂寶、掛屏。西南間內有包廂床、容鏡、冠架、炕案、書格,罩內靠西牆安供桌,上設佛龕,內供石胎、銅胎佛像。牆上還貼畫像佛,供奉五供、經書。淨房內設有銅盂爐、瓶盒。

樂壽堂房間陳設樂壽堂房間陳設

鹹豐十年(1860年)以後,樂壽堂原有的幾千件陳設,只剩下了1個未燒壞的四足銅爐和1個殘破的盤子。慈禧太后修建頤和園時,將樂壽堂改為單層建築,作為自己的寢宮,重新置辦的陳設堂皇富麗。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的陳設冊記錄:樂壽堂中有花觚、爐等古銅器223件,各式瓶、缸、罐等瓷器223件,紫檀雕龍寶座及各式硬木家具178件,大理石太少獅插屏、玻璃蝶式茶几、各式鐘錶、如意、手風扇、音樂櫃、鏡子、燈具、炕魚桌等天字號陳設248件,總計416項872件陳設物品。清宮太監回憶:“西太后對丈許高的穿衣鏡、自鳴鐘特別偏嗜,她寢宮內這兩樣東西特別多。各式鐘錶叮叮咚咚的響聲對慈禧太后起催眠作用”。此時期堂中的陳設除了慈禧太后喜愛的珠寶、裝飾外,很大一部分是與帝後生活相關的必需品,還出現了電燈、電扇、唱機、外國香水等物。

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園成立後,樂壽堂闢為宮廷原狀陳列,堂內中央陳設一組用紫檀雕造的寶座御案,寶座後列一堂用象牙和螺鈿鑲嵌的玻璃鏡屏風,1對孔雀羽毛掌扇插列寶座兩側,寶座兩旁的紫檀幾座上陳列著2隻康熙年制的青花大瓷盤,四周有4隻鍍金九桃大銅爐,殿內還有雕龍大立櫃、廣繡百鳥朝鳳大座屏、五彩玻璃吊燈及用翡翠、珊瑚、象牙、珍珠製成的各種工藝品,均保持了當年的原貌。門內兩側的魚桌,是用金星紫檀木製造的,桌內鑲嵌著用象牙和檀木雕鏤的亭台樓閣、山水人物,可放養金魚。

樂壽堂的後罩殿,在清漪園時陳設眾多文物。頤和園時,殿內為慈禧太后儲藏珠寶,多達3000箱。現為庫房。前殿水木自親前原有2件乾隆款銅雙環尊,現僅存石几。

楹聯

樂惟四時適,壽與萬方同
波含素影澄心鏡,魚耀清淵識道機
成陰喬木天然爽,過雨閒花自在香
樂同樂而壽同壽,智見智而仁見仁——乾隆題
籠庭水樹宜涼影,匝砌煙花帶露姿
亭台總是長生殿,鶴鹿皆成不老仙
土香階草才蘇紐,風細盆梅欲放花
夏鼎商彝共左右,墨華筆露永新鮮
閒披芸簡窗前朗,靜聽松風戶外敲
心觸清機親翰墨,目游潤景足精神
智仁適會動還靜,枕葄無非史與書
智水仁山從體道,奇花瑞草總含芬
智者樂兼仁者壽,月真慶共雪真祥
智珠不斷恆河界,明鏡長懸兜率邊
轉諦在語言而外,悟機得真實之中
座右圖書娛畫景,庭前松柏蘊春風
動靜得其宜取義異他德壽,性情隨所適循名同我清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