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榮睿,日本美儂人,奈良興福寺僧,出生不詳。公元733年(唐開元二十一年),與普照隨遣唐使丹墀真人廣成入唐,至洛陽從大先福寺定賓受具足戒,在洛陽三年。
742年(天寶元年)冬,與普照同行歸國,道出揚州,訪鑒真於大明寺,懇請東渡傳戒,鑒真允之。
743年(天寶二年)春,第一次計畫東渡,受挫未成。
同年冬,正式東渡。船至大海,遇風漂至寧波,被救。隨鑒真至寧波阿育王寺,是為第二次失敗(此行所備物品甚多,俱遭損失)。
744年(天寶三年),榮睿被控“誘引鑒真赴日”,在紹興被捕,拘謹數月,因病釋放,是為第三次挫折。
同年,又自寧波隨鑒真南行,擬從福州乘船東渡。鑒真因弟子告密,至黃岩時,受官吏逮捕,被押回揚州(榮睿普照則至安慶),計畫失敗。是為第四次挫折。
748年(天寶七年),榮睿與普照又至揚州訪鑒真,請作第五次東遊。鑒真不變初志,允之。6月,乘舟出發,下大江,遇風,船被漂至海南島。從此鑒真一行,經廣西入廣東,至端州時得病,圓寂於端州龍興寺。鑒真、普照入辦喪失後而去。榮睿自入唐至此,共十六年,其他事跡都不明。
鑒真和尚逝世一千二百周年紀念委員會撰文。肇慶地區星湖管理處修。秦萼生書石。一九七九年六月。
後世紀念
為紀念大師,1963年在鼎湖山香界橋對面建了一座“榮睿大師紀念碑”。紀念碑背面為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撰並手書的“榮睿大師贊”。
1984年,日本岐阜縣友好訪華團來訪期間還種下一樹,碑文是“榮睿大師顯彰岐阜縣友好訪華團植樹紀念,1984年4月14日,行書。”在榮睿大師紀念碑亭前左側,刻有“日僧榮睿大事記”。
榮睿碑亭
1963年時值榮睿逝世1200年之際,端州人民立碑紀念,碑石為端州硯石,碑文是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筆題書,碑文正面刻有“日本留學僧榮睿大師紀念碑”, 榮睿大師紀念碑正面有鎏金正書大字:“日本入唐留學僧榮睿大師紀念碑”“公元一千九百六十三年十月,鑒真和尚逝世一千二百周年紀念委員會敬立。”碑背刻有《榮睿大師贊》。1980年,鑒真和尚夾宣像回國時,又加建了碑亭。亭子灰瓦赭柱,亭翼四角獸面翹檐舒展,亭脊鴟尾對峙,是鋼筋混凝土仿唐代楊州大明寺的亭式建築,而亭飾圖案則是日本國花--纓花。榮睿碑亭面東偏北37°,正對著榮睿的故鄉——日本美儂(今岐阜縣)。碑亭的落成凝結著中日兩國文化交往源遠流長的友誼。
榮睿大師贊
矯矯榮睿,卓起東陸。
傾心彌天,紹願長屋。
十年唐土,行堅志篤。
誠感法宗,氣驚群俗。
屢遘蠅藩,再躓蛟窟。
中道捨身,遐方委骨。
形謝精存,山川吐馥。
智炬東流,命終不辱。
功施兩邦,永燦朝旭。
勉我後人,追彼前躅。
據介紹,1963年2月,榮睿大師紀念碑在鼎湖山落成揭幕,慶雲寺僧與日本僧聯合進行法事誦經活動。
1980年,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森本長老一行,專程到鼎湖山拜謁榮睿碑。森本長老還在慶雲寺客堂即席揮筆題寫“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八個大字贈給慶雲寺留念。
1984年12月,日本岐阜縣有好訪華團訪慶雲寺,謁榮睿碑。
1986年2月,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視察慶雲寺。為紀念歷史上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促進中國與日本的友好撥款修建榮睿紀念堂,於 1988年底落成,趙朴初會長還親筆題匾,懸掛堂中。
1988年5月,慶雲寺榮睿紀念堂落成揭幕,日本岐阜縣友好代表一行30多人參加了揭幕儀式。
1992年4月15日,日本岐阜縣日中友好協會榮睿大師顯彰友好訪中團,到鼎湖山慶雲寺禮彰榮睿大師為中日友好做出的貢獻,贈一條幅“雲悠悠,水潺潺”給慶雲寺,慶雲寺回贈一聯:“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一衣帶水,情誼相連”給日本岐阜縣日中友好協會榮睿大師顯彰友好訪中團。
1996年11月16日,日僧榮睿大師尊像榮歸故鄉一周年,日本岐阜縣日中友好協會理事長訪中團由杉山乾夫率團一行19人到慶雲寺參觀禮佛,慶雲寺僧眾為他們在榮睿紀念堂做了一場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