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鴻年[武大教授]

楊鴻年[武大教授]
楊鴻年[武大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鴻年,男,1912年8月出生,武漢大學教授,民革成員,曾任湖北省法學會法理、法史學研究會名譽理事長。

簡介

世居宿遷市宿城區三棵樹鄉楊家圩。父名麗村,早逝;祖父名樹培,字蔭青,清末縣學生員。

1987年湖北省政協對他在改革和建設方面作出的貢獻進行了表彰。

經歷

鴻年兄弟三人,兄彭年,弟龜年,自幼由母帶至縣城學習,後因軍閥混戰,被迫還鄉,祖父恐鴻年兄弟荒廢學業,每日為他們講授歷史人物傳記一則,不僅要求弄懂,而且要求背熟,因之,引起楊鴻年對祖國古代史的興趣。他常說:“如果說我現在能在祖國古代史研究方面做出一點成績,乃來源於祖父的教誨。”由此可見:祖父對他為人和治學影響至深。楊老的愛人叫陸裕淑,亦宿遷人,省立淮陰六師畢業,所生二子一女,長子名邁,上海交大畢業,現為武昌造船廠高級工程師;次子林保,華中師大畢業,現任鄂州市職業大學副教授;女名秀平,北京農大畢業,現任農大講師,誠可謂書香門第,教育世家。

楊老自幼多病,其母云:“周歲之內,幾死於痢。”此後在宿遷讀國小、國中,在揚州讀高中,在武漢讀大學,雖都堅持過來,但卻無一年無病。一九三五年武漢大學政治系畢業,一九三七年就因肺結核吐血。不過,病不但未能影響他的研究工作,相反卻幫助了他的研究工作:因病為他解脫了一切雜務。用他自己話說;“吐血時即靜養,血止時即工作。”從而專心致志投入研究。

楊老的治學不僅是嚴謹的,而且是刻苦的。他大學畢業後,基本上都是在武大工作。先後教過《中國政府》、《中國地方政府》、《中國近代史》、《中國法制史》、《中國政制史》等課,由助教逐級升為教授。他二十多歲就開始中國史的研究工作,至今幾十餘年,嚴冬結冰他就置杯開水於墨盒之下,不停地著書立說;夏秋蚊叮,他就躲於蚊帳之中,閱讀資料。他因病常暈眩,為了防止跌倒出事,總是前伏書桌,後靠背椅,又將書桌一端緊靠牆壁。且病必帶來窮,他的許多資料卡片都是廢紙敗筆寫成。可見 病不可怕,窮亦無礙,有志者事竟成。

作品

由於老教授勤讀不輟,誨人不倦,刻苦鑽研,數十年來不僅為國家培養出大量的有用人才,而且發表了許多論著。他自著的有《漢魏制度叢考》、《隋唐兩京坊里譜》、《隋唐兩京宮殿譜》和《唐兵制雜誌》等書,與別人合著的有《民國政制史》、《法律專業自學考試指南》和《中國政制史》等書,特別是《民國政制史》一書還譯為日文版本發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