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鎖

楊鎖

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朱堂鄉一23歲小伙子楊鎖因為從小被嬌生慣養而懶惰成性,父母去世後,他有活兒不乾有事難當,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村里人給他的肉、菜一直放臭也不做來吃,最後活活餓死在家中。楊鎖的母親仍然寵著楊鎖,一點農活也不讓他乾。”楊鎖的堂哥楊德玉指著一片已經倒塌的房子說,這就是楊鎖餓死之前住的地方,“他是我們堂兄弟8個當中長得最英俊、最聰明的,也是最懶的。楊鎖死後,村里人議論紛紛:“這孩子就是被父母給嬌慣的,長這么大什麼也不會。

基本信息

簡介

羅山縣朱堂鄉保全村人楊氏,號稱天下第一懶人。

新聞:父母溺愛過度致23歲小伙楊鎖餓死家中,被拍電影警示世人。

一個23歲神志正常的小伙子,居然活活餓死在自己家裡。 “那么大的人了,你給他飯吃,他都想讓你直接餵到他的嘴裡。”當地一位曾經幫過這個小伙子的村民說。

追根溯源,正是因為父母的過分溺愛,讓一個聰明的孩子成了“天下第一懶人”,最終走向了死亡。

天下第一懶

楊鎖的堂兄楊德玉向記者介紹情況楊鎖的堂兄楊德玉向記者介紹情況

怪事:23歲小伙餓死在家中

“還真沒見過那么懶的孩子。”楊鎖的堂哥楊德玉指著一片已經倒塌的房子說,這就是楊鎖餓死之前住的地方,“他是我們堂兄弟8個當中長得最英俊、最聰明的,也是最懶的。”

“2009年12月,下了幾天大雪,我估摸著楊鎖好幾頓沒吃飯了,就提著飯、拿著被子到他家去,結果發現他全身僵硬,已經斷氣了。”楊德玉說,當時,楊鎖23歲。

楊鎖死後,村里人議論紛紛:“這孩子就是被父母給嬌慣的,長這么大什麼也不會。”“真沒見過這樣的孩子,寧願餓死、凍死,也不幹活。”

村里人說,楊鎖的父母對他十分疼愛,為了把兒子永遠留住,專門給孩子起名叫楊鎖。

“楊鎖8歲時,父母出門時還把他用擔子挑著,不讓他走路。”楊德玉說。

“楊鎖其實挺聰明的,可他根本不學,也不做作業。我們只要嚴厲一點,楊鎖就告訴他的父母,他父母第二天就會找到學校。”楊鎖上國小時的任課老師說。

“楊鎖有時也試著幹活,他父母看見後就說,你到一邊玩兒吧,別累著了。”村里人說。

楊鎖13歲那年,父親因為肝病去世。楊鎖的母親仍然寵著楊鎖,一點農活也不讓他乾。到後來,楊鎖的母親身體越來越不好,不得不叫楊鎖去幹活時,楊鎖根本不乾,一不高興就打母親。

楊鎖每天無所事事,他母親承擔著一切農活和家務,結果積勞成疾。楊鎖18歲那年,他母親因病去世。

懶人楊鎖從不洗衣服

母親去世後,楊鎖便搬到堂哥楊德玉那裡生活。楊德玉在鎮上一個建築隊幹活,就讓楊鎖跟著一起去幹活。“他到了地方後,說太熱了,說什麼也不肯乾,就自己跑回家了。”

“村里人把他介紹到縣城酒店去當服務員,他去了之後什麼都不乾,還讓別人伺候他,最後被送回來了。”65歲的楊德安老人說。

母親去世沒多久,楊鎖便賣光了家裡所有值錢的東西,最後就到村里各家討飯吃。“他從來不洗衣服,穿髒了就扔掉,再換一件。村里人給他的肉、菜,他都掛在屋檐上,一直放臭也不做來吃。”82歲的高正英老人說。

“吃到一頓飽飯後,他就一直睡,有時能睡一兩天。餓到不行的時候,他再出門討飯吃。”村民們說。 天冷的時候,楊鎖連大便都懶得出門,方便後在堂屋地下刨個坑用土一蓋就完事了。為了取暖,楊鎖把家裡能燒的東西都順手燒了,連床也被他燒了。

《罪愛》

製片方:拍攝《罪愛》警示世人

2010年4月,演員陳姍姍回到信陽老家省親,楊鎖的故事仍在父老鄉親中流傳。陳姍姍想:可以把這個故事拍成電影,在全省乃至全國巡展,教育更多的家長和孩子。

經過一番努力,陳姍姍獲得有關方面支持,遂決定根據楊鎖的故事拍攝電影《罪愛》。該部影片由信陽市與河南省文化產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香港星創意多媒體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合作拍攝,陳姍姍任總策劃。 “越來越多的父母正在像養大熊貓一樣撫養孩子。楊鎖的故事雖然是個極端,但很有代表性。我們要把這個真實的故事講給所有的父母,以及所有即將為人父母的朋友,希望大家引以為戒。”陳姍姍說。

影片目前正在信陽羅山縣拍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