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萍[皮膚病學專家]

楊艷萍[皮膚病學專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艷萍,中國著名皮膚病學專家,中西醫結合學會顧問、中華醫學會會員。曾在國內多家三甲醫院皮膚科擔任主任一職,先後發表論文40餘篇,數次隨團至美國、日本醫學界進行學術交流,對於國際上治療皮膚病的先進技術掌握得尤為透徹。現任瀋陽二0一醫院皮膚科主任,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多種皮膚病疑難雜症,讓患者的復發率幾乎為0%,對於牛皮癬、白癜風的治療有獨到見解,被譽為“中西醫診治皮膚疾病倡導者”,治癒患者來自海內外多達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2011年召開的國際皮膚病研討會上,作出了重要講話,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皮膚病專家。

基本信息

擅長領域

楊艷萍主任擅長治療各種皮膚病,從事皮膚科臨床診治工作30餘年,始終致力於傳統中西醫結合現代高新技術治療皮膚科疾病的研究,對中西醫結合治療白癜風、牛皮癬、脫髮、黃褐斑、蕁麻疹、濕疹、扁平疣、真菌病等各種皮膚病有獨特造詣。以紮實、淵博的醫學理論知識認真鑽研,結合豐富的臨床經驗,不斷學習新方法,最終形成了一套獨特的中西醫治療風格,並總結出多例疑難病症治療方法。診斷精確,根據患者病情一對一治療,用醫精當、從根而治、且愈後不易復發,以高尚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或得患者的一致好評。擅長治療:各類皮炎、牛皮癬、濕疹、尋麻疹、癬症、疣、痤瘡等有豐富診療的經驗。重點研究牛皮癬、白癜風、腋臭、脫髮、痤瘡的中醫醫辨證治療。

行醫格言

良醫處世,不矜名,不計利,此其立德也

醫學成果

近30年的從醫經驗,楊艷萍主任在皮膚科領域頗有建樹,2008年由她主持研發的白癜風治療核心技術“自體黑色素細胞種植術”成功解決了白癜風發病的根源--黑色素缺失,通過研發出特殊的營養因子,養護移植的黑色素細胞基因,促使其正常分裂、生長,讓白癜風病灶處黑色得以健康生長,達到白癜風自我康復。這一科研成功套用於臨床治療後,先後讓近3萬白癜風患者得到康復,2010年,該技術被國家醫促會納入科研項目重點臨床推廣單位。

社會任職

★遼寧省皮膚醫學研究會會員

★中華醫學會會員

★全國皮膚病協會會員

★中華醫學會皮膚病學會理事委員

★東北皮膚病科研基地專家組成員

感動測繪人物

全國測繪系統唯一的外業女院長——山東省國土測繪院第一測繪院院長

楊艷萍,女,山東省國土測繪院黨委委員、第一測繪院院長。2014年3月18日被評為“感動測繪人物”。 她投身測繪事業38年,矢志不渝。擔任第一測繪院院長以來,一個弱女子帶領一群外業漢子奮力拚搏,一個困難重重的測繪單位終於打了一個翻身仗,躋身全國一流測繪院行列,職工工作生活環境大為改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她榮獲了山東省先進工作者、全國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山東省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山東省省直機關優秀黨務工作者、山東省省直機關“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稱號。8月30日,楊艷萍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隆重舉行,徐德明局長在接見她時指出,楊艷萍同志是繼國測一大隊、劉先林院士後全國測繪地理信息系統湧現出的又一先進典型。9月22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授予她“新時期測繪好乾部”榮譽稱號,並做出了在全國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向她學習的決定,山東省國土資源廳也2次做出了向她學習的決定。

臨危受命,不懼艱難,毅然扛起工作重擔。2004年8月,省國土測繪院組建後,決定調任時任第二測繪院黨總支書記的楊艷萍到一院擔任院長兼黨總支書記。一院作為外業院,絕大多數都是男職工,當時基礎測繪任務驟減,財政撥款微乎其微,人心渙散,設備陳舊,效益低下,調任外表柔弱的女同志楊艷萍黨政一肩挑,很多人對院黨委的決定不理解,甚至不認同。而此時,她相濡以沫二十多年的丈夫才剛剛病逝2個月。在這種情況下,48歲的楊艷萍服從大局,勇挑重擔,毅然決然地接下了占國土測繪院半壁江山的外業院攤子。2008年10月,楊艷萍唯一的兒子不幸遇害,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她堅強面對,婉拒國土測繪院領導給她調整輕鬆崗位的好意,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她所熱愛和執著的測繪事業中。

忠誠事業,無私奉獻,日夜奔波在外業一線。在一院工作近3000個日日夜夜裡,楊艷萍不等不靠,率先垂範,毅然放棄了幾乎所有的休息時間,簽契約、跑業務、要回款、迎接驗收,深入測區慰問職工、檢查工作,每年出差都在200天以上。2006年夏天,國家測繪局開展全國“名山”高程複測,她和測繪隊員們在陡峭的石階上一起爬上爬下,幫助疏散圍觀遊客,背儀器箱,安排後勤保障;援川援疆測繪,她幾次飛赴一線協調關係,指揮生產,看望職工;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項目,她白天工作在辦公室,晚上住在辦公室,周六周日更是連軸轉,帶動全院幹部職工經過兩個月的晝夜奮戰,最終順利完成任務。2012年,一院經濟收入由2004年的不足600萬元躍升至6600多萬元,職工人均收入達到8萬元。

抓班子,帶隊伍,為事業長遠發展積蓄力量。楊艷萍在管理決策上堅持發揚民主,在她的帶領下,班子成員形成了互相尊重理解、信任支持、配合補台的良好風氣。她把加強基層管理作為帶好隊伍的關鍵,與各單位(科室)簽訂了工作目標責任書,明確了經濟目標責任和考核獎懲辦法。她特別關心培養年輕職工,通過業務比武、質量競賽等方式在一線年輕職工中選拔技術骨幹;實行項目負責制,不搞“論資排輩”,“想乾的給機會,能幹的給崗位,乾好的給地位。”一批年輕的優秀技術骨幹走上了管理崗位。

改革創新,開拓進取,創造出不平凡的工作業績。她把結構調整作為全院的發展戰略,引進了高端技術裝備,具備了海、陸、空全方位地理信息獲取能力,使一院從單一的外業測量發展到內外業並舉、數據採集和深度開發相結合的多元化生產體系。“十一五”基礎測繪項目獲得中國測繪學會白金獎,山東省成為全國首個向國家匯交省級基礎測繪成果的省份。全省地理國情普查工作全面鋪開,第二批試點成果率先匯交給國家。承擔的國家重點項目927一期工程順利通過國家驗收,綜合質量被評為優秀。在此基礎上,山東省建成了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衛星定位連續運行基準站系統、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一庫、一網、一平台”,在國家安全保障、政府應急指揮、國土資源管理以及公安、交通、住建、水利等諸多領域中發揮了突出作用,僅在地理信息共享利用方面節約財政經費數億元,有效地支撐了“藍黃”等國家戰略的實施和全省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牢記宗旨,兩袖清風,心底無私天地寬。在楊艷萍心裡,一個單位就是一個大家庭,每個職工都是家庭成員。幹部出差,她惦記著;職工生病,她掛念著;職工家屬生孩子,馬上安排人去看望。她以自己的真心換來職工的暖心,職工在單位感覺到家一樣的溫暖,進而化為工作的動力,形成了“心舒、氣順、勁足”的工作氛圍。她認為,單位管理就像居家過日子一樣,要統籌安排,勤儉節約。在辦公樓走廊里,每季度每位領導的話費、每輛公車的油耗都會明明白白地公開,出差時自帶小床單,經常把甲方定好的高檔賓館退掉,再找便宜些的小旅館住下。回家看望老母親順便坐了公車,事後堅持補上費用。楊艷萍心底無私,處事公正,清正廉潔,得到了幹部職工的衷心愛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