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漢秀[革命烈士]

楊漢秀[革命烈士]
楊漢秀[革命烈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漢秀(1913—1949),女,四川廣安人,中共黨員,其伯父為國民黨重慶市市長楊森。她背叛軍閥家庭,毅然奔赴延安,入“抗大”、“魯藝”學習,改名為吳銘。1946年受組織派遣與周恩來同機一起來重慶,從事統戰工作。因參加武裝鬥爭被捕,關押於渣滓洞監獄,後獲保外就醫。1949年國民黨製造“九二”火災慘案,楊漢秀目睹火災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她痛斥楊森反動成性,楊森令特務將她再次逮捕,於同年11月27日秘密殺害於歌樂山金剛坡。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楊漢秀 楊漢秀
歷史照片 歷史照片

楊漢秀出生在廣安縣一個地主莊園――“楊氏澤廬”里 。大伯父楊森是四川軍閥, 父楊懋修曾任川軍旅長、師長。她是獨女,在同輩中居長。幼年經強烈要求,進教會學校學習。1926年夏,隨父在萬縣讀書時,親眼看見了英帝國主義軍艦炮轟萬縣製造血腥的“九·五”慘案;並經常接近在20軍任黨代表和政治部主任的朱德,深受革命影響。1937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星芒報》報社做校對。不久,堅決退掉家庭的包辦婚姻,自願和國小教員趙致和結婚。婚後與丈夫同去上海,補習功課,學習外語,準備去外國留學。抗日戰爭爆發後,時正回鄉分娩,丈夫不幸病故。當從報上得知朱德訊息時,強忍悲痛,丟下孩子,先到重慶結識了女共產黨人陳玉屏。然後闖關越險,歷盡艱辛於1938年到了西太行山八路軍總部找到朱德,參加了八路軍,在晉東南八路軍總部工作。1939年跟隨朱德到延安,入延安女子大學第七班學習,並改名吳銘。後轉入魯迅藝術學院,進美術系第四期學員,後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42年參加了整風運動,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春,分配在關中軍分區工作。後奉調到重慶利用和楊森家族的關係回川作上層統戰工作。離行前,被朱德兩次在棗園接見。1946年3月25日,隨周恩來乘軍調處飛機到重慶。同中共重慶市委書記王璞取得聯繫,約定了聯絡辦法,即回渠縣,以“楊大小姐”的身份公開活動,以修建和經營跳舞廳的合法名義,大量賣田,免收貧困佃戶的欠租,支持救濟院的貧苦青年升 學。1946年8月至1947年2月底,由於中共四川省委的王維舟和吳玉章,被迫先後撤離。她失去了同黨組織的秘密聯絡,同時也受到特務們的監視和騷擾。1947年5月,因拒絕填寫自新登記表,被渠縣警察局扣押。同年7月,轉押到成都,囚禁在將軍衙門。不久,楊森由貴州調任重慶市長,她得到保釋,返回渠縣。1948年春,黨組織派熊揚與她接上關係。渠縣黨組織要求她為我華鎣山的起義隊伍籌措軍需物資。於是,她將建房款購買槍枝、糧食、衣物,設法聚集和轉運。1948年8月,被國民黨特務逮捕,由渠縣押到重慶渣滓洞。她利用“楊森的侄女”這種特殊身份同看守所進行合法的交涉,為難友爭取方便條件。1949年4月,因病,被楊森保外就醫。她利用機會,規勸楊森棄暗投明。同年5月,曾暗中回到廣安,安排好前中共重慶市委領導人王璞的遺孤。在重慶,她曾動員任川軍師長的堂弟楊漢烈舉兵起義。1949年9月2日,震驚中外,慘絕人寰的重慶“九二”大火災發生。楊森等反動派企圖將罪責轉嫁共產黨。她堅決反對,予以揭露痛斥。9月17日深夜,被楊森密令在飛來寺秘密逮捕。遭特務連夜突擊審訊,企圖給她栽上“九二”縱火犯的“罪名”,她大義凜然據理駁斥。11月23日,楊森潰逃前夕,下令刑警處將她拖進一輛小轎車內勒死,並將其遺體抬到破碉堡中掩埋。1980年11月25日,重慶市民政局和重慶“美蔣罪行展覽館”,將其遺骨移葬於重慶市“一一二七”烈士陵園。

革命經歷

1926年楊漢秀隨父親部隊駐紮在萬縣時,深受黨代表朱德的喜愛,朱德經常抱她逗她,並給她講一些淺顯的做人的道理,這對她後來毅然背叛家庭,投身革命有一定的影響。1936年,楊漢秀隨家庭教師朱一帆到重慶,從此,經常與地下黨員陳聯詩等接觸。次年,她又到成都,經朱一帆人紹到地下黨領導的《星芒報》當校對。

1939年,楊漢秀從成都去延安,半年後,才繞道去太行山八路軍總部,找到了朱總司令,朱德將她安排在八路軍總部工作。

1939年楊漢秀隨朱德到延安,參加了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在1942年整風運動中入黨。抗日戰爭勝利後,進行國共全談,當時在延安的中共四川省委副書記王維舟把楊漢秀介紹給周恩來副主席,她於1946年9月隨周副主席回到重慶。由於國民黨破壞停戰協定,發動了內戰,楊漢秀一下飛機就遭到特務的監視,她在紅岩村(八路軍駐渝辦事處)住了一個晚上,便轉到渠縣農村從事地下工作。下鄉後,她積極從事革命活動,把佃戶組織起來,以練團防和打太極拳的名義,培訓地下武裝,還把自己陪嫁的三千挑田土賣了購賣槍枝彈藥,用以支援華鎣山游擊隊,或作革命鬥爭的活動經費。

1947年3月,渠縣偽警察長漆旭懷疑她和延安有聯繫,把她抓起來送往成都,關在將軍衙門政治犯監獄,後因找不到真憑實據,王陵基不得不下令取保釋放。楊漢秀出獄後,革命意志卻愈加堅定,把大約七千五百斤黃谷和一些棉絮及兩枝槍交給地下黨,支援華鎣山游擊隊,還經常往返於重慶、渠縣之間,為籌集槍枝和活動經費而奔忙。

楊漢秀烈士雕塑 楊漢秀烈士雕塑

1948年秋,川東地下黨在華鎣山地區發動武裝起義失敗後,羅廣文四處搜捕共產黨員和起義民眾,楊漢秀在渠縣無法開展活動,又回到重慶,就在同年9月,楊漢秀第二次被捕,關在歌樂山下的渣滓洞監獄。她在獄中非常關心難友,常把家裡送去東西全部分給難友們共享。她堅貞不屈,視死如歸。一次,她對到獄中看望她的兒子趙在民說:“你不要怕,不要哭,媽媽不怕死。媽媽死了,你要知道媽媽是被國民黨害死的,是為廣大受苦受難的窮人的解放死的。我希望你成為一個進步的,革命的青年!”她在敵人面前機智勇敢,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她經常組織同室難友開聯歡會,唱歌跳舞,弄得看守們狼狽不堪。

楊森在族內親人的央求下,不得已於1949年4月將她保釋出獄,接到楊公館中住下,責令她不準再參與共產黨活動,並提出送她到美國去生活,但遭到她義正辭嚴的拒絕。重慶九二火災發生後,楊漢秀以其親眼目睹之事實,當面斥責楊森反動成性並揭露國民黨妄圖將此重大事件的責任嫁禍於共產黨的險惡用心。兩人吵了起來,楊森惱羞成怒,命令刑警處處長張明選將楊漢秀秘密逮捕關押,隨後又下令將其處死。

屠殺慘案

1949年11月27日,國民黨反動派在倉皇逃跑前,對囚禁在白公館、渣滓洞等監獄的革命者進行了瘋狂的大屠殺,楊漢秀、許曉軒、譚沈明、劉國志等近200人被殺害,敵特還縱火焚燒了渣滓洞男牢房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一一二七”慘案。

1949年11月29日,城區“新世界”臨時看守所中的32人亦被押至松林坡殺害。前後被殺害的共300多人,僅有35人脫險倖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