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達講周易老子

楊樹達講周易老子

《楊樹達講周易老子》由長征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概述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指出:個體自我的每一次偉大的提高,都源於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觸。義大利文學家卡爾維諾說:經典是那些正在重讀的書,經典是常讀常新的書。

《領導幹部讀經典》第一輯輯選民國人文精粹,囊括梁啓超、章太炎、王國維、蔡元培、魯迅、朱自清、鄭振鐸、呂思勉等大師級作品,為領導幹部提供治國理政參考和修養鏡鑒,是一套值得溫故知新並具有現實指導價值的經典讀物。

編輯推薦

《領導幹部讀經典》輯選晚近人文精粹,為領導踱索“價值”和“判斷”提供治國理政的思想,是一套值得溫故知新並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叢書。

《周易》、《老子》是中國哲學史上兩部重要的經典著作,然其文簡而意奧,一般讀者很難讀懂,故歷來解說紛紜。楊樹達此書,博採諸子及史籍,將各種引證與詮釋相應地集於原句之下。對於初學者來說,藉此可曉《周易》、《老子》的大意;對於研究者,則可省去大量翻檢之勞,對研究兩書的思想及其研究史極有幫助。

目錄

出版說明

周易古義代序

周易古義自序

老子古義自序

上部周易古義

周易古義卷一(上經)

小畜

周易古義卷二(上經)

同人

大有

謙,

噬嗑

無妄

大畜

大過

周易古義卷三(下經)

大壯

明夷

家人

周易古義卷四(下經)

歸妹

中孚

小過

既濟

未濟

周易古義卷五

繫辭上傳

周易古義卷六

繫辭下傳

周易古義卷七

說卦傳

序卦傳

下部老子古義

老子古義卷上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章

三十章

三十一章

三十二章

三十三章

三十四章

三十五章

三十六章

三十七章

老子古義卷中

三十八章

三十九章

四十章

四十一章

四十二章

四十三章

四十四章

四十五章

四十六章

四十七章

四十八章

四十九章

五十章

五十一章

五十二章

五十三章

五十四章

五十五章

五十六章

五十七章

老子古義卷下

五十八章

五十九章

六十章

六十一章

六十二章

六十三章

六十四章

六十五章

六十六章

六十七章

六十八章

六十九章

七十章

七十一章

七十二章

七十三章

七十四章

七十五章

七十六章

七十七章

七十八章

七十九章

八十章

八十一章

漢代老學者考

編後記

……

文摘

周易古義卷一(上經)

《論語·述而篇》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佐傳》昭二年晉侯使韓宣子來聘,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吾今乃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

《禮記·祭義篇》昔者聖人建陰陽天地之情,立以為《易》。易抱龜南面,天子卷冕北面;雖有明知之心,必進斷其志焉,示不敢專,以尊天也。

又《經解篇》潔靜精微,《易》教也。《易》之失賊。其為人也,潔靜精微而不賊,則深於《易》者也。

《管子·山權數篇》《易》者,所以守凶吉成敗也。

《莊子·天下篇》《易》以道陰陽。

《荀子·大略篇》善為《易》者不占。

《漢·藝文志》易曰:“宓戲氏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至於殷、周之際,紂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諸侯順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於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為之《彖》、《象》、《繫辭》、《文言》、《序卦》之屬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歷三古。

《伏戴禮記·保傅篇》《春秋》之元,《詩》之《關雎》,《禮》之冠婚,《易》之乾<<<,皆慎始敬終云爾。

《釋名·釋天》天,《易》謂之乾。乾,健也;健行不息也。

乾:元,享,利,貞。

《論衡·刺孟篇》夫利有二:有貨財之利,有安吉之利。惠王曰:“何以利吾國?”何以知不欲安吉之利,而孟子徑難以貨財之利也?《易》曰:“利見大人。”“利涉大川。”“乾:元,亨,利,貞。”《尚書》曰:“黎民亦有利哉!”皆安吉之利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