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桃蛀果蛾

為害特點

楊桃蛀果蛾幼蟲只為害果實,小幼蟲蛀果後,蛀孔溢出水珠狀汁液,乾涸呈白色膜痕。幼蟲在果內串食果肉,幼果期受害果變畸形。幼蟲將糞便排在果內,失去食用價值。

生活習性

中國北方年發生1~2代,6~7月間成蟲大量羽化,7~8月為第1代幼蟲為害期。8月下旬幼蟲老熟,結繭化蛹,8~10月初發生第2代。

形態特徵

 茶翅蝽成蟲體長15毫米左右、寬8~9毫米。體扁橢圓形。灰褐色,略帶紫紅色。觸角5節,第2節比第3節長,第4節兩端和第5節基部黃色。胸背和前翅布滿黑褐色刻點。卵似杯狀,灰白色。20~30粒排列成卵塊。若蟲體略成扁圓形,黑褐色,背部有黑斑。黃斑蝽成蟲體長20~30毫米,寬8~11毫米。灰褐色,體背和前翅密生許多黃色斑點。觸角黑色。卵橫徑1.8毫米,圓筒形。淡黃白色。12粒聚成一團。若蟲初齡胸、腹有許多紅、黃、黑相間的橫紋。2齡體灰黑色,腹部背面有6個紅黃色斑點。

防治方法

(1)出土期防治
5月下旬在果園設定桃蛀果蛾性誘劑誘捕器。當開始誘捕到成蟲時,在樹冠下噴灑25%對硫磷微膠囊劑,每畝0.5公斤加水300倍藥液。或40%甲基異柳磷乳油,每畝0.3公斤加水300倍。半月以後噴第二遍。
幼蟲出上始期也可噴灑昆蟲寄生線蟲-一蕪菁夜蛾線蟲。每平方米施入線蟲60~80萬條。施線蟲一次相當施用兩次農藥的效果。施線蟲前如土壤水分不足,應先灌水後施線蟲。
(2)樹上噴藥防治
利用性誘劑測報,在成蟲發生始盛期,大體在6月下旬,噴布40%水胺硫磷乳油1500倍液,殺蛀果的初孵幼蟲,有效控制期可達一月之久。此時噴布水胺硫磷並可兼治葉蟎。防治桃蛀果蛾也可使用50%對硫磷乳油1500倍液,10天后噴第2遍。8月上旬和下旬第二、三代卵盛期,噴布50%殺螟硫磷乳油1500倍、20%氰戊菊酯3000倍或滅幼脲3號500~1000倍液。8月份噴藥防治,根據卵果率l%的防治指標,因品種施藥,既減少施藥面積,也有利於保護果園的自然天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