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才

楊子才

楊子才,雲南宜良人, 著名記者,著名雜文家,詩人, 人民功臣。 原解放軍報總編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八屆全國人大代表、曾任北京雜文學會副會長。

人物生平 

原解放軍報總編輯、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曾為北京雜文學會副會長、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特邀理事,高級記者。1930年12月生於雲南宜良縣高橋村。1945年初春輟學從軍抗日,入滇軍184師。國共內戰爆發後1946年初夏隨滇軍184師起義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隸屬第四野戰軍第四縱隊 . 參加過東北解放戰爭的新開嶺戰役,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 遼瀋戰役的塔山阻擊戰、及平津戰役和南下湖南、廣西的諸多戰役 ,戰爭年代曾累立兩大功。1958年初改行做新聞工作,任記者、記者組長、新聞科長、副主編、主編,參加過東南沿海歷次海戰空戰及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1965年被評為解放軍報記者標兵,《新聞業務》等刊物向全國介紹過其事跡。 文化革命初期1966年12月從《解放軍報》調到中央文革小組,為辦事組負責人之一。1967年1月,被造反派打成解放軍報社“胡痴反黨小集團”成員,下放桂北山區六年後獲得了平反 。參與1974年收復西沙群島之戰的戰地報導。1985年起,任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國內部主任、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副主席。1989年初至1993年夏,任解放軍報副總編輯、總編輯。

“在63歲離休後,對我國古今詩詞曲進行了廣泛的收集、整理與研究,並擇其優者,選注成十多部選集,公開出版,為我國古今詩詞曲作品的整理、保存、研究和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深受學界同仁和讀者的讚譽.” “離休後,他醉心雜文,筆耕不輟,先後出版了《螢窗雜文》9部,《螢窗瑣記》《楊子才雜文選》《螢窗詠史詩》."

主要作品

- 在從事新聞工作的40年中,發表過大量的新聞作品。

《萬首清人絕句》《萬首清人絕句》

- 90年代以來,有著作《螢窗雜文集》1-9集,《螢窗詠史詩》,《散曲學步甲乙丙稿》,《螢窗瑣記》,《楊子才雜文選》,《楊子才詩文選,二卷》 。

- 編著詩詞曲選本《古今五百家詞鈔》、《歷代詠史詩鈔》、《歷代懷古哀時詞曲鈔》、《民國六百家詩鈔》、《民國五百家詞鈔》、《古今七律觀止》、《萬首清人絕句》、《歷代哲理詩鈔》、《八大家詩醇》、《蘇辛暨古今百家詞箋釋》、《古今百家散曲鈔》(各書內容見詞條)。

作品評價

北京雜文學會主辦過一次“楊子才雜文研討會”。同事說“楊子才的雜文不僅直面現實,立意高遠,文筆生動,老辣凝練;而且極善用典,常能收到出奇制勝的藝術效果。在用典過程中,楊子才時而據典釋義,時而借典發揮,時而析典補闕,時而反典正論,時而正典戲說,花樣翻新,變化多端,從而使他的雜文顯得厚重而有文采,既有歷史縱深感,也有可讀性。”

楊子才的雜文,每每被人轉引,不少篇章並被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作為精品收入《新華文摘》、《北京雜文選集》、《上海雜文選集》、《朝花作品精粹》(1956-1996)、《花地夜雨·羊城晚報花地副刊作品精粹》等書籍。其文章特色是筆鋒犀利,說理深刻,文采昭然,自成風格。

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付會長張家璠教授說楊子才編著的詩詞曲選本“獨出心裁,識見高遠,搜羅宏富,遴選審慎,深受學界同仁和讀者的讚譽”(見中國歷史文獻

參加詩詞峰會的楊老(前排持杖)參加詩詞峰會的楊老(前排持杖)
研究會編《歷史文獻研究》(第34輯),335-340頁)。

浙江師範大學王尚文教授:“既驚奇於楊先生的淹博,更佩服楊先生的眼光”(讀《民國六百家詩鈔》感言).

豆瓣讀書:“《民國五百家詞鈔》與《古今五百家詞鈔》一道,構築了一條從古至今千餘年詞作史的演變之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