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治[吉林省榆樹市楊國治]

楊國治[吉林省榆樹市楊國治]

楊國治 男,1908年2月生,滿族,吉林省榆樹縣人(舒蘭市楊公村)。 1999年3月11日19時27分,黨的忠誠兒子,人民軍隊的普通一兵楊國治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解放軍總醫院與世長辭,享年91歲。他永遠離開了熱愛並為之奮鬥一生的人民軍隊炮兵事業,他的逝世是黨和軍隊的損失。

舒蘭市楊公村 舒蘭市楊公村

早年曾在黑龍江省陸軍教導隊,東北昂昂綏步兵1旅3團3營9連任司務長、排長,富拉爾基步兵1旅3團3營9連任連長,北平53軍130師688團3營中尉,東北軍109師627團(萬毅任團長)任排長,他思想進步,擁護黨的抗日主張。

1936年12月由中共黨員賈鳳林介紹調入張學良於“西安事變”後第三天組建的抗日先鋒總隊二支隊歷任司務長、排長、副官等職。1937年7月抗日先鋒總隊被國民黨解散重編,二支隊被編入國民黨51軍,他人第51軍,軍長於學忠,轄第114師(師長牟中珩)114師680團二營五連排長、炮兵連連長。 隨軍參加抗擊日軍蚌埠臨淮關戰役和台兒莊第二戰役,戰鬥中身負重傷二次,輕傷三次。

1938年4月由李長漢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4月按黨和西安八路軍辦事處指示赴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1940年12月派往冀中軍區,歷任軍區司令部參謀、教導大隊大隊長、27團營長、27團參謀長。

1941年在反擊日軍“五一”大掃蕩,保護軍區機關突圍的掌史村戰鬥中英勇頑強,受到軍區及總部獎勵,獲三等戰鬥獎章。

1943年27團赴西北軍區參加保衛黨中央。

1944年1月在反掃蕩普明鎮戰鬥中受到軍區通令嘉獎,獲二等戰鬥獎章。7月在大青山開展工作,消滅敵四個騎兵大隊。後調東北幹部團赴遼吉軍區第五軍分區任參謀長。

1947年調遼北軍區司令部任參謀處長。參加了遼瀋戰役。第四野戰軍組建特種兵團,炮一師參謀長。

1949年1月參加平津戰役。4月參加解放太原戰役。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赴朝作戰,參加一、二、三、四戰役。

1953年調炮兵十四師任副師長。

1955年5月調任南京軍事學院炮兵系副主任。

1957年任宣化炮兵學院院務部副部長。

1960年任南京炮兵工程學院院務部部長。1965年6月離職休養。

楊國治同志早年追求真理,接受革命思想,擁護黨的政治主張,參加革命活動。抗日戰爭時期,經歷了冀中反掃蕩、普明鎮戰鬥、馬鞍山戰鬥,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立下了戰功。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遼瀋、平津等戰役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貢獻。抗美援朝赴朝作戰,發揚了國際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

楊國治同志參加革命幾十年,始終以革命利益、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為重,無論在殘酷的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都能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地站在黨和人民一邊,從不動搖共產主義信念。他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堅持黨的原則,對黨忠誠老實,一身正氣,光明磊落。工作任勞任怨,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生活艱苦樸素,作風正派,謙虛謹慎,正直坦誠,關心集體,團結同志,表現出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高尚思想和品德。

離休後,楊國治同志仍堅持學習馬列、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嚴格要求自己,保持革命晚節。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他為黨的事業、為軍隊的建設,奉獻了畢生的精力。楊國治同志永垂不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