椋

椋,漢字,讀音是liáng,指的是椋子樹,喬木。椋[liáng],儋州方言對土壇樹的俗稱。土壇樹,落葉喬木或灌木,常直立,高約8米,稀攀援狀;樹皮褐色或灰褐色,平滑;小枝近圓柱形,幼時無毛或有微柔毛,漸老時紫褐色或黃褐色,無毛;有顯著的圓形皮孔,有時具刺;冬芽錐狀,生於葉腋,常包藏於葉柄的基部內。

基本信息

簡介

椋[liáng],儋州方言對土壇樹的俗稱。土壇樹落葉喬木灌木,常直立,高約8米,稀攀援狀;樹皮褐色或灰褐色,平滑;小枝近圓柱形,幼時無毛或有微柔毛,漸老時紫褐色或黃褐色,無毛;有顯著的圓形皮孔,有時具刺;冬芽錐狀,生於葉腋,常包藏於葉柄的基部內。葉厚紙質或近革質,倒卵狀橢圓形或倒卵狀矩圓形,頂端急尖而稍鈍,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全緣,長7-13厘米,寬3-6厘米,幼葉長3-6厘米,寬1.5-2.5厘米,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除脈腋被叢毛外其餘部分無毛或幼時下面有微柔毛,漸老時無毛,主脈和5-6對側脈(有時基部的一對側脈稍長)均在上面微顯著,在下面凸起;葉柄長5-15毫米,上面淺溝狀,下面圓形,無毛,或有稀疏的黃色疏柔毛。
聚傘花序3-8生於葉腋,常花葉同時開放,有淡黃色疏柔毛;總花梗長5-8毫米,花梗長7-10毫米,小苞片3,狹、窄卵形或矩圓狀卵形;花白色至黃色,有濃香味;花萼裂片闊三角形,長達2毫米,兩面均有柔毛;雄蕊20-30,花絲纖細,長6-8毫米,基部以上有長柔毛,花葯長8-12毫米,藥隔無毛;花盤肉質;子房1室,花柱倒圓錐狀,長2厘米,無毛;柱頭頭狀,微4-5裂。核果卵圓形或橢圓形,長1.5厘米,寬0.9-1.2厘米,幼時綠色,成熟時由紅色至黑色,頂端有宿存的萼齒。其果子由果皮、果肉和果核(籽)組成,單籽,較大,被單薄的果肉包裹著,果肉呈粉紅色,果汁含腐蝕性,吃多了舌頭會被腐蝕而流血。土壇樹有兩種,一種是粳性的,果皮紫黑色,果汁腐蝕性較大,另一種是糯性的,果皮粉紅色,果汁腐蝕性較小。花期2-4月,果期4-7月。產地:產我國的廣東、廣西南部沿海地區和海南島,還分布於越南、寮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尼泊爾、印度、斯里蘭卡和非洲東南部等地,生於海拔1200米以下的疏林中。

基本字義

liáng

1.〔椋子木〕古書上說的一種樹,亦稱“即來”、“松楊”、“燈台樹”。
2.〔椋鳥〕鳥類的一科,喜群飛,食種子昆蟲,有的善於模仿別的鳥叫。如“八哥”、“鷗椋”等。
◎ 椋鳥 liángniǎo

[starling] 椋鳥科的一種鳥,羽毛藍色,有光澤,帶乳白色斑點,嘴小帶黃色,眼靠近嘴根,性好溫暖,常群居,吃植物的果實或種子。產於澳大利亞,1907年滅絕。 現仍常見的有歐椋鳥、紫翅椋鳥等。
jīng
1.二年植物,秋天叫三七果,冬天叫雪紅果,深受全領域的喜愛:椋樹椋花椋血椋紅
2.當作“歲寒四友”之一,可以泡茶三七椋椋茶紅果椋子椋燈椋壺椋誕椋都藥椋
3.歲月:椋月椋呱呱(此名中改叫嚕呱呱,是形容下血聲音),椋江椋筒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木京 漢字部件分解:木京

筆順編號:123441251234

筆順讀寫:橫豎撇捺捺橫豎折橫豎撇捺

方言集匯

粵語:loeng2 jong1

客家話:[寶安腔] liong2 [客英字典] liong2 [海陸豐腔] liong2 [客語拼音字彙] liong2 [台灣四縣腔] liong2 [陸豐腔] liong3

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椋

椋即來也。從木京聲。呂張切

衝突釋義

1.根據小篆字形解釋。

2.字從木從京,京亦聲,“京”意為“京都、京城”,“木”意為“生長系植物”,“木”與“京”聯合起來表示“京城或京都里生長的植物”。

3.本義:京城生長的植物

4.特指:植物名叫“椋”即二年生君子植物

5.說明:代表“”是京城的意思,這種植物適合全深受領域喜愛好評,也被增略為四君子之一,參見請看百科詞條“四君子”。

拼音是liang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