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樹根

棕樹根

棕樹根,為棕櫚科植物棕櫚的根。性平,味苦澀,無毒。用於止血,祛濕,消腫解毒。

基本信息

植物形態

棕櫚棕櫚

棕櫚,拉丁名Trachycarpusfortunei別名棕樹、山棕,棕櫚科屬棕櫚屬產地分布:原產中國,日本、印度、緬甸也有。棕櫚在我國分布很廣;北起陝西南部,南到廣東、廣西和雲南,西達西藏邊界,東至上海和浙江。從長江出海口,雲南占據全國百分之80的棕樹。形態特徵:常綠喬木,高達15米。無主根,鬚根密集。乾圓柱形,直立,不分枝,乾有殘存不脫落的老葉柄基部,並被暗棕色的葉鞘纖維包裹。葉大,簇生於樹幹頂端,掌狀分裂成多數狹長的裂片,裂片堅硬,頂端淺二裂。葉柄極長。雌雄異株,花期5月,淡黃色,肉穗花序,排列成圓錐花序。核果腎形,初為青色,11~12月果熟,熟時黑褐色。多為觀賞用。

藥用信息

棕樹根 棕樹根

棕樹根 (《滇南本草》)

來源:為棕櫚科植物棕櫚的根。植物形態詳"棕櫚皮"條。
採集:全年可采。
性味:《四川中藥志》:"性平,味苦澀,無毒。"
功用主治:止血,祛濕,消腫解毒。治吐血,便血,血淋,血崩,帶下,痢疾,關節痛,水腫,瘰癧,流注,跌打損傷。
①《滇南本草》:"治婦人血崩不止,又治大腸下血,男子五淋便濁。"
②《民間常用草藥彙編》:"通經,祛濕。"
③《四川中藥志》:"養血收斂,澀腸止痢。治吐血,腸風下血,崩、帶,跌打損傷及腰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煎水洗。

選方

①治吐血:棕樹根燒灰,兌童便、白糖,空心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血淋:棕櫚根一兩。燉豬精肉食。(《湖南藥物志》)
③治遺精:棕櫚根五錢。水煎,白糖沖服。(《湖南藥物志》)
④治赤白痢:棕櫚根、六合草、紅斑鳩窩各二兩。水煎服。(《四川中藥志》)
⑤治久痢:棕樹根燉肉服。(《四川中藥志》)
⑥治陰挺:棕桐根四兩,豬精肉四兩。久煮去藥,食肉與湯,連食三至五次。
⑦治四肢關節痛:棕櫚根五錢,白果二錢。水煎服。
⑧治蛇咬:棕櫚根、魚腥草、桑白皮各三錢。煎水洗。(⑥方以下出《湖南藥物志》)
⑨治流注(寒性膿腫):棕樹根、桃樹根、松樹根、胡頹子根各適量。水煎,沖洗患部;藥渣搗爛外敷。(《江西草藥》)
⑩治瘰癧:棕樹根、算盤子根、烏桕根各一兩。水煎,肉湯對服。(《江西草藥》)
⑾治水腫:棕樹鮮根一兩,腹水草薏苡根各五錢至一兩。水煎服。
⑿治蛔蟲病:棕樹根、薏苡根、苦楝皮、蘭花根各三錢。水煎服。
⒀治睪丸腫大:棕樹根三錢,茅根一錢,淫羊藿二錢。水煎服。(⑾方以下出江西《草藥手冊》)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