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紅蜘蛛

棉花紅蜘蛛

棉葉蟎(cotton leaf mites)的寄主廣泛、種類繁多,農作物、觀賞植物和野生雜草等能受害。據記載,我國已知的寄主植物有64科、133種,其中主要的寄主作物有棉花、高粱、玉米、甘蔗、豆類、芝麻和茄類等,雜草寄主有益母草、馬鞭草、野芝麻、蛇莓、婆婆納、佛座、風輪草、小鏇花、車前草、小薊和芥菜等。

概述

為害棉花的葉蟎總稱棉花紅蜘蛛,其種類較多,我國棉花上主要有4種葉蟎:硃砂葉蟎、截形葉蟎土爾其斯坦葉蟎、敦煌葉蟎。
我國為害棉花的葉蟎主要為硃砂葉蟎和截形葉蟎,硃砂葉蟎主要分布於我國南方棉區,截形葉蟎分布偏北,土爾其斯坦葉蟎為新疆特有發生種,敦煌葉蟎僅發生在甘肅省

為害症狀

棉花葉蟎的成、若蟎均在棉葉背面吸取汁液,葉綠素變色,一般一片葉上有葉蟎5頭以下時,葉片出現“黃斑”,超過5頭時出現“紅砂”斑,個體較多時,“紅斑”擴大,受害嚴重時葉片焦枯,最後脫落,幼苗被害嚴重時,造成死苗;蕾鈴期受害,增加蕾鈴脫落,鈴重減輕,產量降低。

生活習性

棉葉蟎一年在黃河流域棉區發生12~15代,長江流域棉區發生15~18代,華南棉區20代以上。一般以成蟎,部分以若蟎在雜草及其根際、土縫、向陽的枯葉內、春花作物以及樹皮縫越冬。棉葉蟎具有較強的抗寒能力。在棉田發生時,不同棉區發生高峰頻率有差別,東北、西北棉區約發生一次高峰;黃河流域棉區發生兩次高峰;長江流域棉區一般發生3~5次高峰。當植株上發生量較大時,棉葉蟎常成團落地進行擴散。
棉葉蟎的發生與氣候條件關係密切,氣溫在20~28℃之間時,隨溫度的升高,生長發育加快。雨量是影響棉花葉蟎田間種群消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天旱少雨則利於其發生,大雨或田間溫度過高,則對棉葉蟎發生不利,因此“天熱少雨發生快,南洋風起棉葉紅”是氣候影響棉葉蟎發生的總結。
棉葉蟎的發生與棉田環境關係密切,棉花長勢越差受害越嚴重,耕作栽培制度複雜的田園如豆套棉,棉田四周種茄子、芝麻、豆類、瓜類等,則葉蟎發生的早而重。地勢越高,越乾燥的田塊,對葉蟎的發生越有利。
棉田內的草蛉、食蟎瓢蟲、天點薊馬和捕食蟎都是棉葉蟎的重要天敵,對其發生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防治方法

棉葉蟎繁殖很快,在防治上要加強對越冬寄主的處理,棉田發生時,控制其在點發生階段。
⒈農業防治
⑴越冬場所處理
作物收穫後,及時將枯枝落葉集中燒毀;晚秋早春清除田埂、溝邊、路旁的雜草以及靠近棉田村邊、墳地的雜草;重視秋冬深翻地,並進行冬灌。
⑵選種抗蟎品種
一般選種葉片下表皮較厚,茸毛較長的棉花品種,不利葉蟎取食。
⑶棉花與豆類、芝麻及瓜類等作物儘量不要間作或鄰作。
⑷加強棉田水、肥管理,保證棉花長勢良好,減少蟎類為害。
⑸結合農事操作,及時間苗、定苗、拔除有蟎苗,並及時集中處理。
⒉執行蟎類大田防治的五字方針,即“查、插、摘、抹、打”
查:查被害株;插:發現被害株插上標記;摘:摘除棉株下部有蟎葉片,並帶出棉田銷毀;抹:抹去棉株中、上部葉背的蟎;打:及時進行藥劑防治。
⒊化學防治
及時調查蟎情,開展早期點片防治,控制其擴散。
藥劑及使用:50%硫懸浮劑稀釋300倍;20%三氯殺蟎醇乳油稀釋1000~2000倍;50%久效磷乳油和40%氧化樂果乳劑稀釋2000倍,噴霧均有較好的防效。
五、棉盲蝽
在我國棉區為害棉花的盲蝽有5種:綠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三點盲蝽、牧草盲蝽。
其中綠盲蝽分布最廣,南北均有分布,且具一定數量,中黑盲蝽和苜蓿盲蝽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北的省份;而三點盲蝽和牧草盲蝽分布於華北、西北和遼寧。
為害症狀
棉盲蝽以成蟲、若蟲刺吸棉株汁液,造成蕾鈴大量脫落、破頭葉和枝葉叢生。棉株不同生育期被害後表現不同,子葉期被害,表現為枯頂;真葉期頂芽被刺傷則出現破頭瘋;幼葉被害則形成破葉瘋;幼蕾被害則由黃變黑,2~3天后脫落;中型蕾被害則形成張口蕾,不久即脫落;幼鈴被害傷口呈水漬狀斑點,重則僵化脫落;頂心或旁心受害,形成掃帚棉。
生活習性
棉盲蝽由南向北發生代數逐漸減少,因種類和地區的差異,每年可發生3~7代。在大部分地區,棉盲蝽以卵在苜蓿、苕子、蒿類的莖組織內越冬,少數地區則以成蟲在雜草間、胡蘿蔔、蠶豆、樹木樹皮裂縫及枯枝落葉、藜科雜草等下越冬。春季棉盲蝽主要集中在越冬寄主和早春作物上為害,棉花幼苗期轉移到棉苗上為害,為害盛期在棉花現蕾到開花盛期。成蟲在棉花上的產卵部位一般為棉花葉柄、嫩組織,甚至嫩莖稈上。
棉盲蝽受氣候條件的影響較大,幾種盲蝽中以綠盲蝽適宜的溫度範圍較廣。幾中盲蝽的越冬卵一般要在相對濕度為60%以上時才大量孵化。一般6~8月降雨偏多的年份,有利於棉盲蝽的發生為害;棉花生長茂盛,蕾花較多的棉田,發生較重。
棉盲蝽的發生與棉田周圍環境有直接關係,一般靠近冬寄主和早春繁殖寄主的棉田,常發生早而重。
棉盲蝽的天敵有蜘蛛、寄生蟎、草蛉以及卵寄生蜂等,以點脈纓小蜂、盲蝽黑卵蜂、柄纓小蜂3種寄生蜂的寄生作用最大,自然寄生率右達20%~30%。
防治方法
⒈農業防治
3月份以前結合積肥除去田埂、路邊和墳地的雜草,消滅越冬卵,減少早春蟲口基數,收割綠肥不留殘茬,翻耕綠肥時全部埋入地下,減少向棉田轉移的蟲量。科學合理施肥,控制棉花旺長,減輕盲蝽的為害。
⒉化學防治
棉盲蝽的抗藥性弱,一般在6月至7月初,可以用藥劑防治,適用的藥劑有:
①20%林丹可濕性粉劑稀釋800倍;
②2.5%溴氰菊酯乳油稀釋3000倍;
③20%氰戊菊酯乳油稀釋3000倍;
④50%對硫磷乳油稀釋2000倍噴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