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小卵象

棉小卵象

昆蟲名,為鞘翅目,象甲科。分布江蘇、浙江、四川、陝西、河北、廣東、福建等省。危害棉花、油菜、大豆、番茄、桑、苧麻等。成蟲食害桑芽、葉,把葉片吃成缺刻或穿孔,常留有短線狀黑色糞便。一般第一代成蟲在夏伐後為害桑芽最重,有的把新芽全部吃光,造成桑樹遲遲不發芽。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成蟲

雄成蟲體長3.3~3.6mm,寬1.6~1.8mm;雌蟲體長3.5~3.9mm,體暗灰色,頭部梯形,喙粗短,末端褐色,複眼黑色,橢圓形。觸角11節膝狀,柄節為全長1/2,鞭節3節。前胸背板具很多小粒狀突起,密生暗灰色鱗毛。1對鞘翅,翅面上生縱行刻點紋10條,且密生圓形的灰白色鱗片,紋間稍隆起。

長0.8mm,初乳白色,後變黑褐色。

幼蟲

末齡幼蟲體長3mm,初孵化時乳白色,後漸變黃色,體12節,紡錘形,常彎曲。

長2.5~2.9mm,初乳白色,後變黃褐色。

生物學特性

浙江一帶1年生1代,以幼蟲在土下越冬,翌年5月中旬化蛹,5月下旬第一代成蟲出現,成蟲取食地面上的雜草,棉花出苗後,開始為害棉苗或上樹為害桑,7月上旬交配產卵,7月中旬卵孵化,成蟲有假死性。

防治方法

(1)發生數量大的地區或田塊,成蟲出土期在田間挖10cm深的坑,坑中撒上毒土,上面覆蓋青草,翌晨再集中殺滅。

(2)利用棉尖象假死性可人工捕打集中處理。

(3)當田間百株蟲量達30~50頭或棉花現蕾期百株有蟲100頭、花鈴期百株有蟲200頭時,應馬上噴灑50%辛硫磷乳油或95%巴丹乳油1500倍液、50%甲基1605乳油1000倍液、40%乙醯甲胺磷按1:150比例配成毒土,也可用1%甲基1605粉劑1:30比例配成毒土,每667平方米撒毒土30k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