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釋義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康熙筆劃:11部外筆劃:7【唐韻】【韻會】扶泛切,音帆。
【說文】出自西域釋書。
【韻會】華言?[淨,正言寂靜。
又【字彙】梵唄,吟聲。
又【廣韻】房戎切【集韻】【韻會】扶風切,音馮。木得風貌。
【類篇】風行木上曰檒。或作梵。
又【集韻】房尤切,音浮。義同。
又【唐韻】《漢都鄕正衞彈》梵梵黍稷。借作芃芃。
佛學大辭典
(術語)Brahma%,梵摩或勃[口*藍]摩,婆羅賀摩,沒羅憾摩,梵覽磨等之訛略,謂梵天也。婆羅門為梵天之苗裔而行梵法,故婆羅門亦云梵志。譯作寂靜、清淨、淨潔、離欲等。色界諸天離淫慾而清淨,總名曰梵天,其中初禪天中之主曰大梵,一名梵王。智度論十曰:“梵名離欲清淨,今言梵世界,已總說色界諸天。”又曰:“梵世界中梵天王為主。”同三十五曰:“色界都名為梵,又梵為色界初門。”法華文句二曰:“梵者,此翻離欲,除下地系,上升色界,故名離欲,亦稱高淨。”玄應音義六曰:“梵言梵摩,此譯雲寂靜,或清淨,或淨潔。”法華玄贊二
曰:“梵摩,雲寂靜、清淨、淨潔,皆同。亦云梵潔也。今唯雲梵,但略云爾。”華嚴疏鈔十七曰:“梵是西域之音,具雲勃[口*藍]摩,此翻為淨。”慧苑音義
上曰:“梵,具雲梵摩,此翻為清淨。”同下曰:“梵摩,具雲跋濫摩,此雲清淨。”玄應音義二曰:“婆羅賀么,此雲淨天,舊言梵天,訛略也。”悉曇藏一曰:
“梵者,是語略也。具足可雲波羅迦摩。”金七十論中曰:“自性者,或名勝因,或名為梵。”又佛為婆羅門又稱梵,清淨者之意也。俱舍論二十四曰:“真沙門性,經亦說名婆羅門性,以能遣除諸煩惱故。(中略)佛與無上梵德相應,是故世尊猶應名梵。由契經說,佛亦名梵。”
詞性變化
梵(fàn)〈動〉
誦經[patter]。
如:梵響(梵聲,念佛誦經之聲);梵誦(佛教誦經);梵唄(梵音,作法事時的歌詠讚頌之聲)梵
梵(fàn)〈名〉
誦經聲[patter]
午梵隔雲知有寺,夕陽歸去不逢僧。——宋·王安石《游鐘山四首》
相關名詞
【梵經台】(堂塔)漢明時道釋二教燒經決真偽之處也。名義集七曰:“唐太宗梵經台詩:門徑蕭蕭長綠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謾說函谷去,白馬親從印土來。確實是非憑烈焰,要分真偽築高台。春風也解嫌狼籍,吹盡當年道教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