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羅的瓦爾登湖

梭羅的瓦爾登湖

瓦爾登湖(Walden 或 Life in the Woods),中國大陸譯“瓦爾登湖”,台灣譯“湖濱散記”,是美國作家亨利·戴維·梭羅所著的一本著名散文集。該書出版於1854年,梭羅在書中詳盡地描述了他在瓦爾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過兩年又兩月的生活以及期間他的許多思考。

他是在探求怎樣實實在在的生活,怎樣體驗與經歷有意義的生活,為自己,也為他的市民同胞,還有當時與後來的讀者們。
本書以春天開始,歷經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又以春天結束,這正是一個生命的輪迴,終點又是起點,生命開始復甦。
這是一本寧靜、恬淡、充滿智慧的書。其中分析生活,批判習俗處,語語驚人,字字閃光,見解獨特,耐人尋味。許多篇頁是形象描繪,優美細緻,像湖水的純潔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綠;也有一些篇頁說理透徹,十分精闢,給人啟迪。
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書,對於春天,對於黎明,都有極其動人的描寫。這裡有大自然給人的澄淨的空氣,而無工業社會帶來的環境污染。讀著它,讀者自然會感覺到心靈的純淨,精神的升華。
《瓦爾登湖》的偉大之處就在於梭羅能夠通過藝術來實現自己決意要做的事業。通過創造一個有機的形式,他使自己的決定獲得了新生:通過有意識的努力,他重新獲得了一種成熟的恬靜,如果說那不是黃金年齡的清純狂喜的話。
整個《瓦爾登湖》記錄著自我在微觀宇宙歷程中的經歷。
如果梭羅僅僅給我們留下一部一個男人在林中生活的記載,或者說他僅僅退隱到森林之中,在那兒記載著他對社會的抱怨。甚至說,如果他想把這兩者都合到一本書里,那么《瓦爾登湖》就不會有這一百年的生命。
正像一切所進展的一樣,梭羅記下了人跟自然的關係,人在社會中的困境和人希望提高自然的關係,人在社會中的困境和人希望提高自我精神的習性,連他自己恐怕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他一會兒為自我辯護,一會兒充滿了喜悅、自由、奔放、創造出了一個獨特的煎蛋卷,讓人們在飢餓的一天不斷從中汲以營養。《瓦爾登湖》是最早一盤充滿維生素的菜餚之一。

儘管失敗和挫折等待著人們,一次次地奪走青春的容顏,但卻給人生的前景增添了一份尊嚴,這是任何順利的成功都不能做到的。 -- 梭羅

這一特點具體體現於它的句子平鋪直敘(straight forward),簡潔(concise)和有觀點(to the point),
他的目的是揭露時代的弊端。指出人們自己正將生活變得越來越複雜,最終會導致生命的衰落
如果說一個人嚮往簡樸的生活,只要心誠,在哪兒都可以做得到,無論是在紐約、倫敦、孟買或東京。心中有“瓦爾登”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更有意義、更有目的、更加幸福,這才是“瓦爾登”的真諦。

我個人特別喜歡瓦爾登湖這本書,尤其是找一個恬靜自然的環境閱讀,那真是美好的享受!

總記得其中的一些句子:每個清晨都是一個愉快的邀請。大自然能包容我們的優點也能包容我們的缺點。

我們怎能任自己隨波逐流,而不追求自己最想乾的呢?

null梭羅的瓦爾登湖
null梭羅的瓦爾登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