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山聖母

梨山聖母

中國神話人物,傳說中的女仙名,亦稱作黎山老母或驪山老母。傳為樊梨花和穆桂英的師傅。史載殷周之間有驪山女,為戎胥軒妻,親附於周,為諸侯所推服,唐宋後遂以為女仙,尊為“老母”。小說或戲曲中多作“黎山老母”。梨山聖母這位仙人橫跨多個年代,教出許多法術高強的女將。聖母的弟子包括齊宣王的老婆鍾無艷(戰國時代)、薛丁山的老婆樊梨花(唐代),高君保的老婆劉金定(宋代),楊宗保的老婆穆桂英(宋代)等。梨山聖母即是道教中的女仙驪山老母,又稱黎山老母,驪、黎、梨音近,便派生出不同的名堂。驪山在陝西省的臨潼,現屬西安市。

基本內容

中國神話人物,傳說中的女仙名,亦稱作黎山老母或驪山老母。傳為樊梨花和穆桂英的師傅。

史載殷周之間有驪山女,為戎胥軒妻,親附於周,為諸侯所推服,唐宋後遂以為女仙,尊為“老母”。小說或戲曲中多作“黎山老母”。

梨山聖母這位仙人橫跨多個年代,教出許多法術高強的女將。聖母的弟子包括齊宣王的老婆鍾無艷(戰國時代)、薛丁山的老婆樊梨花(唐代),高君保的老婆劉金定(宋代),楊宗保的老婆穆桂英(宋代)等。

梨山聖母即是道教中的女仙驪山老母,又稱黎山老母,驪、黎、梨音近,便派生出不同的名堂。驪山在陝西省的臨潼,現屬西安市。

相傳唐玄宗時,驪山老母曾向一個叫李笙的學道人教授《黃帝陰符經》的秘義。或雲驪山老母就是練石補青天的女蝸娘娘。附帶一提,民間流傳楊家將故事中,楊宗保是楊延昭(即楊六郎)的兒子、楊文廣的父親,不過按正史記載,楊延昭楊文廣才是父子。

在歷代傳說里,梨山老母都是以慈祥的老奶面目出現。關於她的傳說真是神出鬼沒:

唐朝:她在唐僧師徒的取經路上,夥同觀音、文殊、普賢幾位菩薩弄了個莫家莊出來,自己扮寡婦媽媽,其餘則化作三個美貌小姑娘,把豬八戒迷得七葷八素,把唐長老調戲得面紅耳赤。然後還在李白小時候讀書不用心的時候,跑去他面前磨繡花針,等著李白問她“你磨什麼呀?”她就說,只要有恆心,鐵杵磨成針。然後李白大受啟發,從此刻苦用功,成了一代詩仙。

太宗貞觀年間,她還收了西涼國寒江關守將的女兒樊梨花做徒弟,教她移山倒海,撒豆成兵之術。然後叫她下山去找個如此這般的老公,還得讓他過三道難關之後才以身相許.

宋代:她又收了穆桂英做徒弟.結果這個徒弟命不大好,成了寡婦,還得帶領一群老寡婦小寡婦去打金兵.

驪山老母

一作“驪山姥”,或“黎山老母”。道教崇奉的女仙。《太平廣記》

卷六十三引《集仙傳》記其事。略云:

“驪山姥,不知何代人也。李筌好神仙之道,常歷名山,博採方術,至嵩山虎口岩石室中,得《黃帝陰符》本,……筌抄讀數千遍,竟不曉其義理。因入秦,至驪山下,逢一老母,鬢髻當頂,餘發半垂,敝衣扶杖,神壯甚異。路旁見遺火燒樹, 因自言曰:‘火生於木,禍發必尅。’

筌聞之驚,前問曰:‘此《黃帝陰符》秘文, 母何得而言之?’母曰:‘吾受此符,已三元六周甲子矣。三元一周,計一百八十年,六周總計一千八十年矣。’”

於是命李筌坐樹下,為其說《陰符》之義。謂 “《陰符》者,上清所秘,玄台所尊,……乃至道之要樞,豈人間之常典耶!”

遂對《陰符經》之出世和內容,進行長篇解說。言訖,謂筌曰:“日已晡矣,吾有麥飯,相與為食。袖中出一瓢,令筌於谷中取水,飄忽重百餘斤,力不能制而沉泉中。卻至樹下,失姥所在,唯於石上留麥飯數升。”③筌乃食麥飯而歸。此從絕粒 求道,注《陰符經》,著《太白陰經》行於世。

清俞樾《小浮梅閒話》云:“驪山老母,實有其人,非烏有也。《史記·秦本紀》:‘申侯言於孝王曰:昔我先,酈山之女,為胥軒妻。生中潏,以親故歸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漢書·律曆志》載張壽王言:‘驪山女亦為天子,在殷、周間。’考驪山女為胥軒妻,正當商、周之間,意其為人,必有非巢囊眨詈釧服,故後世傳聞有‘為天子’之事,而唐、宋以後遂以為女仙,尊為‘老母’。”

《神仙感遇傳》載唐少室書生李筌常游嵩山,得《黃帝陰符經》,遇驪山老母,指授秘要。宋鄭所南有《驪山老母磨鐵杵欲作繡針圖》詩。小說所稱,非無自矣。④按俞樾是從典籍角度,指出驪山老母之所本,並非認定為實有其人。驪山老母為道教尊奉的神仙,則由來已久。

梨山老母(無極慈母宮)

〓慈母宮源起:深坑王軍寮開基靈山無極慈母宮始建於民國九十年 (歲次辛巳年 ) 。台北縣深坑鄉民蔡貴德先生 ( 現任宮主 ) ,民國七十九年 ( 歲次庚午年 ) 原任職貿易外銷行業,某晚於睡夢中,「驪山老母」和「太上道袓」忽然同時顯化降靈其金尊聖像,鎮座於家中神龕桌上。次日醒來後,因忙於工作,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然而奇妙的是每隔一、二星期,就會夢到同樣夢境。直到三個月後,才向林老師請教此事。經林老師指點、輾轉認識了位於台北永和的神佛雕刻師傅,於是向師傅陳述夢境裡的兩尊仙佛聖像、手持法寶、座姿....等。師傅聽後兩眼閉合數秒,隨即開口確定是兩位神佛要來鎮座府中。於是師傅按照顯化聖像雕刻,並選定吉日時辰,開光點眼,奉請家中敬拜。

相傳樊梨花,白素貞都曾經師從於此人。

薛家將中

樊梨花:樊元帥俗名樊梨花,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涼國(西突厥)寒江關守將,兄長樊龍、樊虎協助鎮守。樊梨花自幼隨驪山老母習藝,歷時八載,道法高強。當藝成下山之際,驪山老母告之約:「將嫁與大唐小將薛丁山協助征西。」與花木蘭穆桂英並稱中國古代巾幗英雄。

梨山老母 女,鶴髮童顏的老頑婆,住在雲深不知處的桃花源,武功深不可測,精通天文地理、五行術數,行蹤飄忽不定,胡攪蠻纏中卻語帶機鋒,知道梨花的命運之劫,告知其父母十八歲前不得讓她出門並為其完婚,方可化解災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