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約派

條約派 1921年簽訂的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規定:美、英、日三國軍艦噸位的比例為5:5:3。日本海軍內部對條約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認為,除條約。這一部分人被稱為"條約派"。

條約派亦稱“軍政派”,日本海軍中的派系之一。由贊成《倫敦海軍裁軍條約》的海軍軍官組成,故名。 1921年簽訂的〈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和1930年簽定的〈倫敦裁軍條約〉規定:美、英、日三國軍艦噸位的比例為5:5:3。1931年,日本從侵略中國東北開始開展了侵略擴張計畫,而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則會對日本海軍軍備發展產生嚴重的限制。海軍內部對條約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部分人認為不應該廢除條約。這一部分人被稱為"條約派"。主要成員有山梨勝之進、掘悌吉、左近司政三和寺島健等人,多為海軍省要員。認為決定國防兵力的權力在政府,制定軍備應優先考慮外交和財政情況;主張在《倫敦海軍裁軍條約》範圍內,通過提高艦隻的作戰能力來加強海軍。與艦隊派形成尖銳的對立。1933年,以日本海軍大臣大角岑生為首的艦隊派對條約派的高級軍官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所有條約派軍官都被解除軍職並且編入了預備役。1934年12月22日,日本政府宣布正式廢除〈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和〈倫敦裁軍條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