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埃

梅里埃

喬治·梅里埃(Georges Méliès ,1861/12/8‐1938/1/21)。喜劇演員、戲劇導演、魔術師、攝影師,後從事電影。代表作《聖女貞德》《月球旅行記》。第一部作品《玩紙牌》。梅里埃的影片永遠是中景,攝象機永遠不動。是世界電影導演人之一。被譽為“戲劇電影之父”。他發明了蒙太奇等。一生至少拍過800部電影。

GeorgesMéliès喬治・梅里埃

喬治・梅里埃(Georges Méliès ,1861/12/8�1938/1/21)。喜劇演員、戲劇導演、魔術師、攝影師,後從事電影。代表作《聖女貞德》《月球旅行記》。第一部作品《玩紙牌》。梅里埃的影片永遠是中景,攝象機永遠不動。是世界電影導演人之一。被譽為“戲劇電影之父”。他發明了蒙太奇等。一生至少拍過800部電影。

於2012年上映的3D電影《雨果》便講述了一個有關於喬治・梅里埃晚年的故事。

生平簡介

家庭背景

梅里埃梅里埃

梅里埃1861年生於法國巴黎一個富裕家庭。家境良好,使得他受到很好的藝術和文學教育。

後上學服兵役,在父親的機械工廠幫忙。本想做畫家的他,在父母的反對下,不得不將愛好轉向魔術和機械木偶的製作。在父母資金的資助下,梅里埃盤下巴黎的一家戲院。梅里埃成為該戲院經理。戲院經常上演一些魔術表演。

夢想早期

當梅里埃第一次聽說電影,並在盧米埃爾電影放映處看過電影后,立即決定投身於電影。並和盧米埃爾商談購買他的電影機。盧米埃爾就是不賣。梅里埃只好從別的製造商處購買電影機,開始電影製片活動。

在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綜合別人的發明創造、促使電影真正誕生剛開始的兩年里,巴黎的觀眾瘋狂地前往影劇院,觀看盧米埃爾兄弟拍攝的影片,像《火車到站》、《工廠大門》、《嬰兒午餐》、《兒童吵架》等等,給劇院帶來的滾滾財源,使梅里埃非常吃驚,他開始擔心戲劇和魔術的未來命運了。不過,這個時候的電影,大都是一些記實色彩的短片,一開始還引起了人們的巨大驚奇,像《火車到站》在放映的時候,人們都會驚恐地在劇院搖動身體,企圖託庇在銀幕上轟隆隆開過來的火車。但是時間長了,人們對盧米埃爾兄弟和其他人拍攝的老一套的影片,那些只是單純記錄生活真實場景的短片感到了厭煩。很快,就沒有太多人喜歡到劇院看電影了,電影才問世一年多,就已經落到了“人前冷落鞍馬稀”的地步。

這個時候,在巴黎只有寥寥幾家電影院還能夠苦苦支撐,但是也經營慘澹,變成了外省人在巴黎旅遊時才看的東西。這時連電影的發明人盧米埃爾兄弟都認為,電影機將很快被淘汰,變成小孩才玩的玩具。

而正是這個關鍵的時刻,喬治.梅里埃推動了電影事業的前景。作為劇院的老闆,他特別熟悉觀眾的心理,也熟悉電影和戲劇這個娛樂行當的經營之道。平時,在他的劇院裡表演魔術的空隙里,他就插著放映當時的電影短片,對觀眾的反映十分了解,對當時電影失去了吸引力的原因也非常清楚。

1895年12月28日這一日子,標誌著電影器械發明時期的結束,實驗室階段的電影生命宣告終止,電影風行的時代由此開始。法國人喬治.梅里埃是電影誕生時期對電影有重要影響和推動的人,按照他自己的說法,他是第一個把電影引向戲劇的人,從而為電影的發展指示了一條道路。絡腮鬍子,更像是一個俄國人,他的額頭有著意志堅定的人才有的那種堅毅的光芒。

電影作為故事片,而不光是一種獵奇般的影象記錄和展現,在他之前有人嘗試這樣做了,但是不太成功,到了他這裡,因為“電影戲劇”的誕生,電影才在他的手裡前進了一大步。

夢想的靠近

1897年,他看到了一本在美國出版的《魔術》一書,受到了很大的啟發,1898年以後,他就屏棄了實地拍攝外景片和記錄自然現象的“科學片”的做法,而是受到了魔術的啟發,在“排演片”和“變形片”上動起了心思。顯然,“排演片”就是電影戲劇化的努力,而“變形片”就是現在的科幻片和魔術片的前身。

於是,喬治.梅里埃在拍攝電影的時候,動用了光學效果、美工、布景、特效、魔術、舞台機關設定、模型等各種手段,來豐富電影的魔幻和具有想像力的藝術效果。他在1900年以後幾乎就沒有走出自己的攝影棚——他創造了最早的攝影棚,把電影的生產第一次放在了可以稱做工廠車間的攝影棚里進行。

同時,在電影的表現內容上,他遠遠地拋開了死板僵硬的記實手法,而是無論喜劇、追逐場面、丑角表演、雜技、鄉村劇、芭蕾劇、歌劇、戲劇、宗教儀式、歷險故事、時事、社會新聞、災害、犯罪和謀殺等等,都成了他拍攝的內容,他是完全“排演”——實際上是導演有了這些故事內容的影片,極大的豐富了早期電影的表現力,又重新把觀眾拉回到了電影院。

因為喬治.梅里埃是劇院老闆的原因,所以他認為電影也是一種魔術,只有發揮電影的影象魔術的魅力,電影才會更有意思,也才會有更多的人觀看。於是,他很快地把電影拉上了正路,電影迎來了一個新的、更大的發展空間。我們根本就不可能想像到,電影草創時期竟然是這么的岌岌可危,多虧了像梅里埃這樣的大智大勇之人,才使電影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了。

其實,喬治.梅里埃也可以算是早期的類型片創始人,如果從影片的內容上來劃分,他的電影有愛情片、歌舞片、動作片、科幻片、劇情片、犯罪片、戰爭片的雛形,他對電影的貢獻是十分巨大的。他認為電影的疆界是十分廣闊的,凡是想像力所及之處,都是電影應該表現的地方,於是他把自己的想像力,完全憑藉各種舞台的技術和手段,用電影膠片加以實現。比如,有一次,在拍攝巴黎街景的時候,公共汽車駛來的時候,膠片卡住了,這個時候一輛靈車來到了剛才公共汽車的地方,當影片在銀幕上放映的時候,公共汽車就變成了靈車,這給了喬治.梅里埃很大的啟發,促使他用停機發拍攝了早期的故事片《貴婦失蹤》。他充分地發揮想像力空間,把各種人們的美夢都拍攝出來,帶領觀眾進入幻覺的世界。他在那幾年拍攝了《海底兩萬里》、《灰姑娘》、《天文學家之夢》、《仙女國》、《天方夜譚》、《橡皮頭人》、《魯賓迅漂流記》等影片,把故事和電影技術結合,復活了剛剛誕生就面臨危機的電影藝術。

1902年,他根據作家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月球旅行記》拍攝了同名電影,這是一部早期比較成熟的科幻片,長達16分鐘,一時間巴黎是萬人空巷,他們都蜂擁到電影院看這部影片。這部影片也預示了整個20世紀電影發展的光輝耀眼的歷史。我覺得他是一個勇於嘗試和創新的人,也是一個很大膽的人。

代表作品

Méliès 88: Gulliver (1988)

梅里埃梅里埃

喬治·梅里愛:電影魔術師Georges Méliès: Cinema Magician (1978)

征服北極La conquête du pôle (1912)

溜冰圓舞曲Les patineurs (1908)

鴉片鬼的夢Le rêve d'un fumeur d'opium (1908)

日蝕:太陽和月亮的交歡L'éclipse du soleil en pleine lune (1907)

經典作品

梅里埃梅里埃

從地球到月球 ——梅里埃和第一部太空科幻影片

影片攝製於1902年,法國名稱:《Le Voyage dans la lune》,英譯:A Trip to the Moon。中文譯名《月球旅行》。

《月球旅行》大致有以下幾個段落組成:“科學大會”、“製造炮彈”、“月球登入”、“探險者之夢”、“與月球人搏鬥”、“海底遇險”和“凱鏇而歸”。最為明顯的就是景別轉換(就是特寫,中景,全境的互換)。當時的電影已經知道如何用幾個鏡頭講述一個故事,可是只有一個全景視點。大概就是劇場中排觀眾的視點。可見當時的電影人還受戲劇思維影響,就是在這種視點固定的限制中,梅里埃還是創作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幻想影片。

與第一輪冷戰時期,因美蘇太空競賽造成美國率先登月不同,這一輪的登月競賽顯得更為理性。人類重新回到月球的日子不遠了,預計此輪登月最終會在月球建立起長久基地。人類只要有多大夢想就能用盡所能去實現這一夢想。

除神化故事外,第一個構想用科技方法登月的故事出自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從地球到月球》。在這部小說問世後還不到一百年,人類就真正實現了登月。而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電影《月球旅行紀》,不但是第一部科幻電影,也是第一部以太空科幻探索為主題的電影。下面就向大家介紹這部電影和他的導演梅里埃。

嚴格講這部《月球旅行紀》不算真正的科幻影片,用現在話講應該算是奇幻影片最為恰當。看這部影片你非要有點兒童心童趣,那才可能沉浸在影片營造的奇思妙想的影像世界中。

本片改編自兩部科幻小說,一部是儒勒·凡爾納的《從地球到月球》,一部是威爾斯的《最先登上月球的人》。兩部小說的作者都是科幻小說大師。兩部紮實的科幻小說,為這部電影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據說《月球旅行記》在倫敦上映時,被秘密拷貝。以致該片在美國上映後賺的大量錢財,梅里愛分文未得。後來由於經營不善,梅里愛的電影公司宣告破產。雪上加霜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讓人們厭倦了梅里愛的天真童話,並逐漸將其遺忘。1917年,梅里愛的第一個攝影棚被軍隊征作傷兵醫院,而拷貝被充公,用來提煉銀和製造化學品,最後用於製造高跟鞋的鞋跟。1923年,絕望的梅里愛把自己許多的電影底片和道具服裝付之一炬。那時即使充滿了各種神奇想像的他也不可能想到,110年後的今天,那些被遺棄的魔法和科技,正啟發了越來越多的人打造夢境般的電影世界。

整部電影的完整版本於2002年在法國的一個農莊被找到。這不僅是這部電影最完整的一個版本,全片還被手工上色了。影片被復原後於2003年在Pordonone無聲電影節首映。

電影史繞不開的一個人物就本片的導演——梅里埃。

社會評價

梅里埃梅里埃

他對電影技藝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創造了快動作、慢動作、停機再拍、疊印、淡出、淡入等特技攝影。他把電影技藝變成了電影藝術,他引進了戲劇因素,創造了戲劇電影。梅里愛之所以被譽為戲劇電影之父,是因為他的一大突出貢獻,就是把許多優秀戲劇搬上了銀幕,並且把戲劇藝術的諸般法則系統地用之於電影。他指導演員們用一種重誇張的動作、手勢,不重表情的表演來扮演無聲片裡的角色,用他喜歡的自然光線構圖。

梅里埃對電影的貢獻在於,他發掘了電影戲劇性。知道觀眾愛看奇觀與魔幻電影。至今美國的大片雖然製作精良,走的仍然是梅里埃發掘出的電影奇觀的路子。

這樣一位電影開創早期的大師,最後的歲月在巴黎擺設一個貨郎攤度過的。但他那充滿童趣的奇幻電影即使是今天也會讓第一次觀看的觀眾感到新奇與驚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