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

桓公自莒反於齊,使鮑叔為宰,辭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於臣,使不凍餒,則是君之賜也。若必治國家者,則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國家者,則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寬惠柔民,弗若也;治國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結於百姓,弗若也;制禮義可法於四方,弗若也;執枹鼓立於軍門,使百姓皆加勇⒁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鉤,是以濱於死。”鮑叔對曰:“夫為其君動也;君若宥而反之⒄,夫猶是也。”桓公曰:“若何?”鮑子對曰:“請諸魯。”桓公曰:“施伯,魯君之謀臣也,夫知吾將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鮑子對曰:“使人請諸魯,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國,欲以戮之於群臣,故請之。’則予我矣。” 桓公使請諸魯,如鮑叔之言。
莊公以問施伯,施伯對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國則必得志於天下,令彼在齊,則必長為魯國憂矣。”莊公曰:“若何?”施伯對曰:“殺而以其屍授之。”莊公將殺管仲,齊使者請曰:“寡君欲親以為戮,若不生得以戮於群臣,猶未得請也,請生之。”於是莊公使束縛以予齊使 ,齊使受之而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