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日鎮

桑日鎮位於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平均海拔約4000米,人口總數4212人。歸帕莫竹巴萬戶(即伯木古魯萬戶)管轄。

基本信息

簡介

 位於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桑日縣,“桑日”在藏語中為銅山之意,平均海拔約4000米,是桑日縣1鎮3鄉之一,桑日縣政府所在地。
桑日鎮轄9個村委會:雪巴村、拉龍村、洛村、吉秀村、比巴村、塔木村、赤康村、頗章村、奴卡村。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桑日鎮人口總數4212人。

歷史

桑日縣歷史悠久,在古代就有開採銅礦、鐵礦等的記載。早在吐蕃時期,這裡就是吐蕃部落的一個重要活動場所,隨著吐蕃部落的強大到統一全藏的過程中,這裡成為王朝的腹心地帶,松贊乾布遷都邏些(今拉薩)後,桑日成為通往邏些的重要通道之一。吐蕃時期屬約茹所轄。公元1268年元朝中央政權在西藏設十三萬戶,桑日歸帕莫竹巴萬戶(即伯木古魯萬戶)管轄。14世紀,帕竹地方政權首建宗時,即在現桑日縣境內建有沃卡鄉達孜宗,後又建桑日宗及恰嘎宗。1959年4月12日,桑日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歸山南地區管轄,縣機關駐地初設在巴郎(現絨鄉巴郎村),1960年遷往雪巴(現桑日鎮)至今。

城鎮建設

近年來,桑日縣桑日鎮雪巴村積極貫徹落實鎮黨委提出的“一村一品”發展戰略,大力推行“支部+協會+農戶”的發展模式,在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抓經濟 理思路 促進科學發展上水平 抓住全區安居工程建設的大好機遇,雪巴村黨支部組織有技術的村民成立了3支施工隊,承包30多個安居工程建設項目,人均創收超過5000元。在山南地區農技推廣中心的悉心指導下,村黨支部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項目,在大力種植青稞、油菜作物的同時,積極探索藏紅花種植技術,並喜獲豐收。雪巴村砂石場和食用菌種植基地發展形勢喜人,砂石場實現年收入200萬元。黨員尼瑪美多自己富了不忘他人,先後幫助12名貧困農牧民月增收1500元;食用菌種植基地負責人次旺在村黨支部的幫助下,爭取到1萬元的黨員幫扶資金,實現了2.5萬元的喜人收入。 保民生 重實效 確保人民民眾得實惠 結合雪巴村實際,村黨支部重點研究了種什麼更賺錢、養什麼收入會更高的問題,努力解決採挖蟲草和外出務工之間的矛盾,積極尋找適合本村實際的經濟成長點和創收渠道。 村黨支部邀請縣農牧局舉辦了農村沼氣實用技術培訓,大力推進黃牛改良等,集中解決了一批民眾關心的突出問題;積極開展黨員民主承諾活動,幫助民眾解決實際問題。大學生“村官”益西旦增針對村民文化素質偏低、科學發展意識不強等實際,自願為村民舉辦了為期1個月的夜校掃盲教育培訓班,取得了顯著成效。當得知村里一名“五保戶”住房破舊不堪時,他積極爭取資金3850元,並發動黨員幹部為這位“五保戶”修繕了住房。 保穩定 促和諧 促進社會穩定見成效 雪巴村黨支部不斷加大社會綜合治理的工作力度,以保障各項社會事業健康和諧發展。 村里開展的民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法制教育,使黨員幹部進一步提高了思想認識,使廣大農牧民民眾明白了“惠在何處、惠從何來”;組織“兩委”主要成員到乃東縣克松村黨支部進行實地參觀學習,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祖國意識和民族團結意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