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烏鎮

桐鄉烏鎮

烏鎮在浙江省嘉興地區桐鄉市,地處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屬於嘉興五縣市之一。位於桐鄉與嘉興、湖州和江蘇省吳江市兩省四市的交匯處,是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古風猶存的東、西、南、北四條老街呈“十”字交叉,構成雙棋盤式河街平行、水陸相鄰的古鎮格局。這裡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築,街道兩旁保存有大量的明清建築,輔以河上石橋,體現了小橋、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鎮風韻。鎮東的立志書院是茅盾少年時的讀書處,現闢為茅盾紀念館,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上的西柵老街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築群之一。此外,還有修真觀戲台、雙橋風情、梁苑勝跡、唐代銀杏等眾多景點,當地有:賀歲拜年、元宵走橋、清明踏青、立夏稱人、端午吃粽、分龍彩雨、天貺曬蟲、中元河燈、中秋賞月、重九登高、冬至祀祖、臘月小更等習俗。

基本信息

簡介信息

地理位置

桐鄉烏鎮桐鄉烏鎮

烏鎮位於桐鄉與嘉興、湖州和江蘇省吳江市兩省四市的交匯處,是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是我國現代文學巨匠茅盾的出生地。

古鎮布局

古風猶存的東、西、南、北四條老街呈十字交叉,構成雙棋盤式河街平行、水陸

相鄰的古鎮格局。這裡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築,街道兩旁保存有大量明清建築,輔以河上石橋,體現了小橋、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鎮風韻。鎮東的立志書院是茅盾少年時的讀書處,現闢為茅盾紀念館,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上的西柵老街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築群之一。每年4月5日至29日在這裡舉行江南水鄉狂歡節,茅盾筆下的“香市”場面在此重現,修真觀戲台還有社戲表演。

獲得榮譽

1991年,烏鎮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遊開發工程,2000年推向市場,獲得巨大成功,現烏鎮景區已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是全國20個黃金周預報景點之一。

地方特色

藍印花布

俗稱“石灰拷花布”、“拷花藍布”,是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精品,用棉線紡織、黃豆粉刮漿、藍草汁印花,純粹手工、環保。主要產品有成衣、三角頭巾、茶杯墊、摺扇、桌布、門帘、雨傘、手機袋、錢包、背包、各式象形掛件等,具有鮮明的民間和民族特色。

三珍齋醬雞

選用本地農民當年放養的土種雌雞作原料。整隻原汁浸燒,三次出湯;再放入上等醬油、黃酒、白糖和香料等佐料燜燒;出鍋後又得塗上一層麻油,外觀醬紅油亮,入口脆嫩鮮美,後味無盡,現已有方便攜帶的真空包裝產品。

紅燒羊肉

烏鎮的紅燒羊肉選料十分講究,一定要以當年的“花窠羊”即青年湖羊為原料,這種羊肉肉嫩脂肪少,皮細潔多膏,是烏鎮冬令不可少的進補菜,民間有“一冬羊肉,賽過幾斤人參”的說法。

白水魚

烏鎮水域的野生魚類,生長在無污染的河流中,其肉嫩味美,屬稀有淡水珍品。無論清蒸、紅燒,都是難得美味。

桐鄉檇李

檇李是古今稀有的珍果,也是桐鄉一帶的傳統名果,其盛名傳於天下,身價百倍。原因是檇李果大色艷,核小肉厚,漿液甘美,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為群李之冠,成熟之後可一吮而盡。古時檇李是獻給帝王的“貢品”珍果,歷代文人逸士亦為之傾倒,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和詩篇。

木雕竹刻

木雕竹刻木雕竹刻

烏鎮的手工藝十分發達,從日常竹木用品到工藝品,無不體現烏鎮人的聰慧靈巧。一件件精美的木雕、根雕、竹刻,渾然天成,樸素卻又別具匠心。

杭白菊

杭白菊其實並不產於杭州。1999年5月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杭白菊之鄉”的桐鄉市,杭白菊的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0%以上,是杭白菊的中國原產地,享有“杭白貢菊與龍井名茶”並提的榮耀。杭白菊又稱甘菊,是中國傳統的栽培藥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藥材“浙八味”之一。烏鎮白菊花瓣潔白如玉,花蕊金黃,朵大肉厚,香濃而幽雅,味甘而醇郁。

烏錦

烏鎮絲綢著名老字號益大絲號的創始人沈永昌有一兒子名沈學文,他繼承父業後,為擺脫傳統木機綿綢在市場上滯銷的窘境,經多方考察後決定以織錦產品代替傳統產品。1923年,他親自選拔十餘位學徒分赴杭州、蘇州、南京等地學習織錦技術。經幾年辛苦,反覆試製,終於裝造出有近二千個部件、一百多道工序的織錦花樓機。

手工醬

中國是醬油生產起源最早的國家,距今已經有二千多年歷史,均以天然發酵、釀製。清鹹豐九年(1859年),鎮人陶敘昌創立了以自己名字為號的敘昌醬園,此為烏鎮有歷史記載以來的最早的醬園。一百多年來,敘昌醬園產品的風格與品質始終如一。

敘昌醬園前店後坊,自產自銷。主要產品有陶敘昌牌豆瓣醬、醬油、醬菜等。醬品採用優質黃豆、蠶豆、小麥等原料,利用竹匾制曲,經過長達半年的自然曬露、發酵,手工精製,古法釀製,不含人工香精、色素、防腐劑,醬香濃郁,天然風味。

生鐵鍋

1866年,鐵匠沈濟在烏鎮開設冶坊,是為烏鎮冶業的開端,也是浙西唯一的一家冶坊。

沈家精湛的冶煉技術一直保留至今。今天的亦昌冶坊中,工匠們依然在使用傳統的冶煉澆鑄工藝製作鐵器,只是昔日的煤炭旺火改成了電爐熔鐵,風箱扇火也換成了鼓風機助燃,但選料仍然是優質的純生鐵,製作工藝也一如祖輩的繁複精緻。

純生鐵鍋雖然比現在的鋁鍋、不鏽鋼鍋較為笨重,但它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鐵元素、能減少蔬菜烹飪中維生素損失的特點卻一直受到推崇,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也大力提倡使用傳統的中國式鐵鍋。烏鎮人更是固執地認為生鐵鍋炒的菜特別香、煮的肉也更入味。

三白酒

三白酒是烏鎮人的美酒,天然原料純手工釀成。何謂三白酒?《烏青鎮志》上說:“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此酒醇厚清純、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飲用。以其香氣濃郁、酒味醇厚、入口綿甜、回味爽淨、余香不絕而名聲遠揚。幾百年來風靡江南,經久不衰。

三白酒除了55℃的三白酒外,還生產12℃的白糯米酒以及4℃的甜白酒。

姑嫂餅

“姑嫂一條心,巧做小酥餅,白糖加椒鹽,又糯又香甜。”這是讚美桐鄉特產姑嫂餅的一首民謠。姑嫂餅是桐鄉烏鎮的傳統名吃,據《烏青鎮志》記載,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姑嫂餅的形狀酷似棋子餅,比棋子餅略大。它所用的配料跟酥糖相仿,有麵粉、白糖、芝麻、豬油等,但其味比酥糖可口,且有“油而不膩,酥而不散,既香又糯,甜中帶鹹”的特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