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核承氣湯

桃核承氣湯

桃核承氣湯,中醫方劑名。為理血劑,具有逐瘀瀉熱之功效。主治下焦蓄血證。少腹急結,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則煩躁譫語,至夜發熱;以及血瘀經閉,痛經,脈沉實而澀者。臨床常用於治療急性盆腔炎、胎盤滯留、附屬檔案炎、腸梗阻、子宮內膜異位症、急性腦出血等屬瘀熱互結下焦者。

基本信息

來源

《傷寒論》

歌訣

桃核承氣五般施,甘草硝黃並桂枝,淤熱互結小腹脹,蓄血如狂最相宜。

異名

桃核桃核
桃仁承氣湯(《醫方類聚》卷五十四引《傷寒括要》)。

組成

桃核50個(去皮、尖) ,桂枝6克(去皮) ,大黃12克 ,甘草6克(炙) ,芒消6克

用法

上五味,以水700毫升,煮前四味,取300毫升,去滓,納芒消,更上火微沸,下火,空腹時溫服100毫升,日三服。當微利。

病機

太陽之邪化熱傳腑,與血相搏,結於下焦。

辯證要點

少腹急結,小便自利,脈沉實或澀。

現代運用

急性盆腔炎,胎盤滯留,腸梗阻等屬瘀熱互結下焦者。

禁忌

表證未解者,當先解表,而後用本方。因本方為破血下瘀之劑,故孕婦禁用。

配伍特點

逐瘀與泄熱並用

功用

破血下瘀。

主治

瘀熱蓄於下焦,少腹急結,大便色黑,小便自利,甚則譫語煩渴,其人如狂,至夜發熱,及血瘀經閉、痛經,產後惡霹不下,脈沉實或澀。

加減化裁

後世對本方的運用有所發展,不論何處的瘀血證,只要具備瘀熱互結這一基本病機,均可加減使用。對於婦人血瘀經閉、痛經以及惡露不下等症,常配合四物湯同用;如兼氣滯者,酌加香附、烏藥、枳實、青皮、木香等以理氣止痛。對跌打損傷,瘀血停留,疼痛不已者,加赤芍、當歸尾、紅花、蘇木、三七等以活血祛瘀止痛。對於火旺而血郁於上之吐血、衄血,可以本方釜底抽薪,引血下行,並可酌加生地、丹皮、梔子等以清熱涼血。

方歌

桃核承氣用硝黃,桂枝甘草合成方;
下焦蓄血急煎服,解除夜熱煩如狂。

方論

力中桃核破血行瘀,大黃下瘀泄熱,二藥合用,以逐下焦瘀熱,是為君藥;桂枝活血通絡,芒消泄熱軟堅,是為臣藥;炙甘草甘平和中,緩和消、黃峻攻之性,為佐使藥。諸藥相配,共奏破血下瘀之效。

附註

附方1

下瘀血湯

組成

大黃6g,桃仁12g,䗪蟲(熬,去足)9g。

用法

上三味末之,煉蜜和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頓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功用

瀉熱逐瘀。

主治

瘀血化熱,瘀熱內結證。產後少腹刺痛拒按,按之有硬塊,或見惡露不下,口燥舌乾,大便結燥,甚則肌膚甲錯,舌質紫紅而有瘀斑瘀點,苔黃燥,脈沉澀有力。亦治血瘀而致經水不利之證。

出處

《金匱要略》

附方2

大黃䗪蟲丸

組成

大黃(蒸)75g,甘草90g,黃芩、桃仁、杏仁、水蛭、虻蟲、蠐螬各60g,芍藥120g,乾地黃300g,乾漆、䗪蟲各30g。

用法

上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酒飲服3g,日三服。現代用法:將蠐螬另串;桃仁、杏仁另研成泥。其餘9味共研為細粉,過羅,與桃仁等混合均勻,共為細粉。煉蜜為丸,每粒3g,蠟皮封固。每服1丸,溫開水或酒送服。
功用
祛瘀生新。
主治
五勞虛極,乾血內停證。形體贏瘦,少腹攣急,腹痛拒按,或按之不減,腹滿食少,肌膚甲錯,兩目無神,目眶暗黑,舌有瘀斑,脈沉澀或弦。
出處
《金匱要略》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以上兩方及桃核承氣湯均以大黃、桃仁為主藥,都有破血下瘀之功用,均治瘀血留滯的病證。但下瘀血湯主治產婦因“乾血著於臍下”致腹痛拒按,按之有塊,以及血瘀所致經水不利者,故配蟲,專以攻下血瘀為用;大黃䗪蟲丸則主治五勞虛極,乾血內停,形體贏瘦,肌膚甲錯者,故又加水蛭、虻蟲及地黃、芍藥、甘草等,破瘀之力增,並微有補益之功;桃核承氣湯適用於瘀熱互結下焦所致之少腹急結、至夜發熱、經閉等症,故復佐桂枝溫通血脈,並使全方涼而不郁。

藥理作用

具有降低血粘度,延長凝血時間,抑制纖溶劑,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凝聚,降低血糖、血脂,抗驚厥,瀉下,抗腎衰,解熱等作用。
1.降低血粘度:以8名禁早餐的成人為受試對象。將桃核承氣湯加水600ml,煎至100ml,1次服用。於上午9時測定血液粘度,再於服藥後30分鐘起做血液粘度測定。結果表明,對照組(飲溫開水)隨時間推移血液粘度增高,3小時的值平均增加1.5cp(384/秒鐘)。服桃核承氣湯者血液粘度到120分鐘後緩慢下降(平均1.5cp384/秒鐘37℃)。另有實驗表明,給瘀血證者服桃核承氣湯後,在各切線速度的全血粘度的變化,男性沒有變化,女性稍有降低。對血液流變異常的大鼠灌胃給藥11日。其全血粘度(比)、血漿粘度(比)分別為3.75±056、1.53±0.07,而模型組分別為4.26±0.52、1.65±0.15,明顯降低全血粘度,血漿粘度。
對糖尿病大鼠按80g/kg口服加味桃核承氣湯5周,其全血粘度與還原血粘度及血漿比粘度有明顯改善,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且對血漿比粘度的降低作用明顯優於優降糖。
2.延長凝血時間:將此方按人體劑量的1/180注入家兔體內,對活血部分凝血酶時間(a-PTT)及凝血酶原時間(PT)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3.抑制纖溶劑:以藥物原液100%按順序用生理鹽水稀釋成50%和25%的稀釋液與等量尿激酶溶液(400u/ml)混合,靜置於纖維蛋白平板上,顯示對纖溶劑尿激酶有抑制作用。用“加料纖維蛋白平板”法,亦證實有同樣結果,其抑制強度與其它方劑比較,以本方為最強。
4.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凝聚:以桃核承氣湯原液為100%,依次作成50%和25%稀釋液,測定血小板凝聚功能。結果表明,本方對血小板凝聚有抑制作用,其強度依賴於藥物的劑量。本方有抑制兔體外血栓形成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
5.降血糖:本方加黃芪、生地、玄參、麥冬,名為“加味桃核承氣湯”,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服藥前後的空腹血(mg/ml)分別為236.9±36.8、123.3±33.l,兩者相比有顯著差異。給糖尿病大鼠灌飼加味桃核承氣湯(2g/ml),1個月大鼠的空腹血糖下降非常顯著(達36%),尿量、飲水量均明顯改善,各項指標顯著優於對照組。用該方治療後,胰高血糖素明顯低於對照組,而胰島素水平明顯高於對照組(為其1.83倍)。按成人劑量30倍給糖尿病大鼠口服加味桃仁承氣湯(1g/ml),服藥前空腹血糖(mmol/L,下同)17.10±2.89.眼藥5周后為1O.98±4.78,有明顯的降植作用,其降糖效果與優降糖相仿。該方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胰島微循環,表現為微血管構型破壞基本恢復,毛細血管數增多,出血減輕等,積分值為256±1.10,而優降糖組及模型組分別為7.2O±2.32、11.25±3.10,顯著較兩者為優,而對微血管管徑無明顯增寬。加味桃核承氣湯可減輕或延緩糖尿病鼠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的增厚,而優降糖無此作用。
6.降血脂:本方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濃度,服藥前分別為296.8±43.9(mg/dl)、91.5±13.4(mg/dl),服藥後分別為139.6±21.9(mg/dl)、76.4±10.2(mg/dl),服藥前後比較,均有顯著差異。桃核承氣湯對血液流變學異常的大鼠實驗模型具有降低甘油三酯含量(P<0.05)和降低β-脂蛋白含量的作用(P<0.05)。對6個月齡的雌性ddy小鼠及自然發病的幼年糖尿病小鼠(NOD),經口授予桃核承氣湯提取劑1000mg/kg/d,共3-6個月。測定血清中的脂質(TC,TG,PL,β-Lip)以及血液、肝、腦的還原性谷胱甘肽(GSH)及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谷胱甘肽關朕酶、過氧化脂質(LPO)。結果,桃核承氣湯組毛的排列及全身狀態良好。ddy小鼠服桃核承氣湯6個月後生存率明顯上升.TC,TG,β-Lip明顯降低,血漿、腦的LPO亦明顯降低。GSH呈高值,GSSG未見顯著變化。
7.抗驚厥:小鼠灌服桃核承氣湯水煎劑0.2ml/10g,可明顯對抗戊四氮(100mg/kg)、硝酸士的寧(1.5mg/kg)、異煙肼(2.5g/kg)和電刺激所致的驚厥。
8.瀉下:桃核承氣湯對小鼠實熱型便秘、燥結型便秘、寒積型便秘和脾胃虛寒型便秘均有明顯的瀉下作用。還可使小鼠尿量明顯增加,體重減輕。
9.抗腎衰:桃核承氣湯明顯降低大鼠實驗性腎功能衰竭血清BUN,Cr,Mg,GSA,P水平,升高血鈣濃度。
10.解熱:桃核承氣湯加減煎劑對內毒素致實驗性發熱大鼠有明顯退熱作用。

重要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2.方論選錄柯琴《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卷下:“若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乃太陽隨經之陽熱瘀於里,致氣留不行,是氣先病也。氣者血之用,氣行則血濡,氣結則血蓄,氣壅不濡,是血亦病矣。小腹者,膀胱所居也,外鄰沖脈,內鄰於肝。陽氣結而不化,則陰血蓄而不行,故少腹急結;氣血交並,則魂魄不藏,故其人如狂。治病必求其本,氣留不行,故君大黃之走而不守者,以行其逆氣;甘草之甘平者,以調和其正氣;血結而不行,故用芒硝之鹹以軟之;桂枝之辛以散之;桃仁之苦以泄之。氣行血濡,則小腹自舒,神氣自安矣。此又承氣之變劑也。此方治女子月事不調,先期作痛,與經閉不行者最佳。

中藥方劑之H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換骨丸
華山參片
蝦蟆圓
蒿柳汁
緩息湯
緩肝理脾湯
勝寒延嗣丹
灰煎
灰皂散
狐仙封髒丸
狐肝丸
淮南五柔丸
漢防己煮散
漢防已膏
河車八味丸
河車地黃丸
河車大造育麟丸
河車如聖丹
河車種玉丸
洪寶丹
槲葉散
鶴頂丸
旱蓮草紅棗湯
昏厥復省湯
杭菊糖茶
核桃丸
桃核承氣湯
換睛散
換神丹
換肌丸
換腸丸
換腿圓
換金丹
換金散
恆山散
恆山湯
恆山鱉甲散
壺公妙劑散
孩兒散
喝散
喝起丸
咳喘丸
咳血丹
唅化丸
喚痔散
喚腸散
呼膿長肉膏
合光丹
蛤蚧飲子
華山碑記丸
華蓋散
何首烏散
蛤蚧養肺丸
焊肺丹
鶴虱飲
狐頭散
狐灰散
狐牙散
狐肉羹
豁痰定喘湯
狐肝散
狐肝膏
狐膽丸
狐陰丸
狐骨散
猢孫散
猴棗化毒丹
渙邪湯
涵木養榮湯
淮南丸
豪艽湯
淮南子茯苓散
混沌如金散
渾身碎痛飲子
槲皮膏
橫翳還睛丸
歡喜散
漢椒丸
漢椒散
蛤蚧救喘丹
鶴頂丹
汗斑散
汗斑粉
汗斑肥皂
河西米湯粥
河豚羹
河車丸
闔縫丹
河車回天丸
蚶殼丸
蛔蟲散
蛤消散
河車封髓丹
河車散
蛤苓丹
河車補陰丸
葫蘆花湯
洪氏大紅丸
葫荽子散
換金煮散
雚蘆丸
撼積丹
斛夌散
旱蓮子丸
旱蓮子湯
荷杏石甘湯
旱蓮車前汁
旱螺散
萸連梔石丸
葫蘆化毒丹
緩和劑
核桃仁冰片
核桃散
核桃燉蠶蛹
核桃肉粉
緩息丹
樺皮散
樺皮飲子
換形散
換痘丹
換皮麻藥
魂停湯
緩氣丸
緩疼煎
緩筋湯
鯇魚膽膏
緩腸湯
鶴膝湯
弘濟膏
忽鹿麻散
懷乾散
懷忠丹
恆山烏梅湯
緩中丸
瓠瓤煎
恆山飲子
畫眉膏
恆田退斑湯
扞齒牢牙方
壞涎丸
壞痰丸
壺公丹
盒脾散
壺隱子雙鹿丸
好乳湯
好槐枝湯
猴棗散
孩兒茶散
猴棗鷺涎散
猴馬油
咳哮寧
猴黎酒
灰彈散
咳逆丸
灰水膏
唅化丹
灰漿膏
鶴膝風藥酒
呼膿散
呼膿膏
鶴虱散
灰礦散
合口散
合囟散
合德丸
合手香
合掌丸
合掌丹
合掌膏
合歡丸
合歡保元膏
合歡飲
合治湯
合陰湯
合香丸
合魂丹
後喘湯
後天和瘧飲
後天青龍散
後調湯
後辛湯
華佗救脫陽方
華佗散
華佗累效散
華佗赤散
華佗順生丹
灰米膏
華山石刻散
灰糖水
華山碑記丹
華蓋丹
灰草散
華蓋煮散
華蓋飲
亥骨飲
會仙救苦丹
會厭逐瘀湯加味
會毒散
會稽賴分常山湯
會膿散
會通靈應膏
何膝煎
何首烏圓
灰藋塗方
何首烏洗湯
何首烏煎丸
何首烏煨雞
何首烏膏
灰韭散
葫蘆雙皮湯
鶴虱丸
合掌散
恆山丸
合明散
旱蓮膏
豁痰丸
合歡花粥
亥藥
蛤蚧散
恆山甘草湯
會厭逐瘀湯
蛤蚧湯
麻黃散
豁痰湯
換肌散
換肌消毒散
何人飲
何仙姑慶世丹
槲皮湯
換腿丸
蒿皮四物湯
何首烏湯
合口收功散
蚵蚾散
豢龍湯
汗斑擦劑
何首烏酒
侯氏黑散
旱蓮丸
獾油
後七寶丸
緩肝利肺化痰丸
葫蘆根散
蛤蚧丸葫蘆巴圓
旱蓮草散
河車種子丸
狐惑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