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腐竹

桂林腐竹

事先將腐竹泡軟,切成4厘米長的段;2. 放入腐竹段,用小火燒透;5. 腐竹剪成小塊;7.

簡介

腐竹,又叫腐筋,遠在唐代就在各種素菜中獨占鰲頭。其形似乾竹枝而名
圖1桂林腐竹
[1]。“桂林腐竹”是廣西桂林地區的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品種。桂林腐乳廠20多家企業生產,年產量1000多噸。選用優質大豆磨成豆漿,放入鍋加熱。將凝結的豆漿薄膜用手扯起來搭在竹竿上晾乾或烘乾即成。
桂林腐竹大約盛行於唐代,那時候,桂林是北達中原,南連嶺南的重鎮,佛教在此盛傳,寺廟林立,齋食盛行。腐竹作為素食也就隨之興起。唐代以來,人們世代相傳,沿襲至今,腐竹成了桂林的傳統食品。得益於灕江和桃花江水泡浸大豆以及傳統的特別製作工藝。成品顏色淡黃、油麵光亮、枝條肥胖、空心鬆脆、品質優良。含蛋白質45%,脂肪25%,膽固醇及飽和脂肪很低。
因其所含均為植物營養素,故被稱為“素食之最”。腐竹的吃法很多,炸燉炒燜皆可。無論作主菜或配菜,都可熟飪出色澤鮮美、香味撲鼻、酥脆嫩滑、風韻別致的葷、素佳肴。銷國內各地和出口東南亞、北美、澳大利亞、港澳等國家和地區。“象山牌”腐竹1981年來3次獲國家食品銀質獎,1988年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1990年獲輕工部首屆博覽會金獎,1991年獲北京第二屆國際博覽會金獎。“灕江牌”腐竹1990年獲廣西優質產品獎。[2]
編輯本段

製作方法

1、精選原料:製作腐竹的主要原料是黃豆。為突出腐竹成品的鮮白,所
圖2腐竹加工
[3]以必須選擇皮色淡黃的大豆,而不宜採用綠皮大豆。同時還要注意選擇顆粒飽滿、色澤黃亮、無霉變、無蟲蛀的新鮮黃豆、通過過篩清除劣豆、雜質和砂土,使原料純淨,然後置於電動萬能磨中,去掉豆衣。
2、浸豆磨漿:把去衣的黃豆放入缸或桶內,加入清水浸泡,並除去浮在水面的雜質。水量以豆置容器不露面為度。浸水時間,夏天約20分鐘,然後撈起置於籮筐上瀝水,並用布覆蓋豆面,讓豆片膨脹。氣溫在35℃左右時,浸後要用水沖洗酸水;冬天,若氣溫在0℃以下,浸泡時可加些熱水,時間3~40分鐘,排水後置於缸或桶內,同樣加布覆蓋,讓其豆片肥大。通過上述方法,大約8小時左右,即可以磨漿。磨時加水要均勻,使磨出來的豆漿細膩白嫩。炎夏季節,蛋白質極易變質,須在磨後3~4小時內把留存在磨具各部的酸敗物質沖洗淨,以防下次磨漿受影響。
3、濾漿上鍋:把豆漿倒入缸或桶內,沖入熱水。水的比例,每100千克黃豆原料加500千克的熱水,攪拌均勻,然後備好另一個缸或桶,把豆漿倒入濾漿用的吊袋內。濾布可用稀龍頭布,反覆攪動,使豆漿通過濾布眼流入缸或桶內。待全部濾出豆漿後,把豆渣平攤於袋壁上,再加熱水攪拌
圖3豬肚腐竹白果煲
[4]均勻,不斷搖動吊袋,進行第二次過濾漿液;依此進行第三次過濾,就可把豆漿瀝盡。然後把豆漿倒入特製平底鐵鍋內。
4、煮漿挑膜:煮漿是腐竹製作的一個技術關鍵。其操作步驟是:先旺火猛燒,當鍋內豆漿煮開後,爐灶立即停止鼓風,並用木炭、煤或木屑蓋在爐火上抑制火焰,以降低爐溫,同時撇去鍋面的白色泡沫。過5~6分鐘,漿面自然結成一層薄膜,即為腐竹膜。此時用剪刀對開剪成兩瓣,再用竹竿沿著鍋邊挑起,使腐膜形成一條竹狀。通常每口鍋備4條竹稈,每條竹竿長80厘米,可掛腐竹20條,每口鍋15千克豆漿可揭30張,共60條豆腐筋,在煮漿揭膜這一環節中,成敗的關鍵有三:(1)降低爐溫後,如炭火或煤火接不上,或者太慢,鍋內溫差過大,就會變成豆腐花,不能結膜。停止鼓風后,必須將先備好的燒紅的炭火加入,使其保持恆溫。有條件的可採用鍋爐蒸汽輸入漿鍋底層,不用直接火煮漿。(2)鍋溫未降,繼續燒開,會造成鍋底燒疤,產量下降。(3)鍋內的白沫沒有除淨時,可直接影響薄膜的形成。
5、烘乾成竹:豆腐筋宜烘乾不宜曬,日曬易發霉。將起鍋上竿的腐竹膜放入烘房,烘房內設烘架,其長5米、高1米。並設火爐,把掛稈的腐竹懸於烘房內,保持60℃火溫。若火溫過高,會造成竹腳燒焦,影響色澤。一般烘6~8小時即乾。每100千克黃豆可加工乾腐竹60~65千克。乾後頭尾理齊,可採用塑膠薄膜袋裝成小包。腐竹性質較脆,屬易碎食品,在貯存運輸過程中,必須注意防止重壓、掉摔;同時注意防潮,以免影響產品質量,降低經濟價值。腐竹廠為了解決腐竹成品的易碎問題,在豆漿尚未形成薄膜之前,向豆漿中按每千克加蛋氨酸5克、甘油40克,改進胺基酸的配比,從而改善腐竹的物理性能,變得不易破碎,且產量提高,在30℃條件下,可以貯存6個月,保持原有風味不變。[2]
編輯本段

產地範圍

2010年12月,“桂林腐竹”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查,確定對“桂林腐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為廣西省桂林市永福縣、臨桂縣、陽朔縣、龍勝縣、靈川縣、荔浦縣、平樂縣、恭城縣、興安縣、全州縣、資源縣、灌陽縣12個縣所轄行政區域。[5]
編輯本段

專用標誌使用

桂林腐竹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桂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桂林腐竹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指定。[5]
編輯本段

技術要求

(1)浸泡:大豆在水溫0℃至10℃時,泡20至24小時;在10℃至20℃時,泡14至20小時;在20℃至30℃時,泡7至14小時。
(2)磨漿:大豆磨漿後豆糊的粗細度小於1.0mm。
(3)漿渣分離和過濾:豆漿100目篩網過濾,濃度8°至11°。
(4)煮漿:溫度≥95℃,時間3min至10min。
(5)上漿和保溫扯竹:把熟漿放入保溫槽內,控制豆漿溫度在85℃±5℃,當豆漿結膜厚度在0.2mm至0.5mm時進行扯竹,每根濕腐竹重量控制在52g至57g。
(6)烘乾和緩蘇:將濕腐竹在75℃±5℃溫度下乾燥2h至3h,腐竹水分30%至35%;然後吊竹乾燥20h以上,溫度40℃±5℃,腐竹水分15%至20%;再進行緩蘇20h以上,溫度37℃±5℃,腐竹水分≤10%。[5]
編輯本段

質量要求

1.感官特色:表面油潤光亮,顏色淡黃或黃色,枝條均勻,色澤一致,空心鬆化。烹飪後,味道酥脆香甜,鮮嫩軟滑,質地細膩,韌性好,口感勁道有嚼頭。入湯不化,久煮不糊。
2.理化指標:水分≤10.00%,蛋白質≥46.00%。
3.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5]

腐竹鑑別

看質地

優質腐竹為枝條或片狀,質脆易折,折斷有空心,無毒斑、雜質、蟲蛀;質次腐竹有較多的枝條或碎塊,並有較多實心條;劣質腐竹有霉斑、雜質、蟲蛀。

聞味道

優質腐竹具有腐竹固有的豆香味和鮮香味,無其他異味,入口感覺很脆;質次腐竹香氣和口味平淡;劣質腐竹霉味、酸臭味,入口粘牙,不脆,有酸味和苦澀味。

觀顏色

優質腐竹呈淡黃色,油麵光潔;質次腐竹色澤較暗或潔白,無光澤;劣質腐竹呈灰黃色、深黃色或暗黃色,色澤暗淡無光澤。

試水性

不同品質的腐竹,浸水性能有差異,優質腐竹浸水性能好,質次、腐竹劣質腐竹較差。在泡發腐竹時,最好使用冷水泡發,整潔雅觀。

桂林腐竹菜式

素燒腐竹

桂林腐竹桂林腐竹
素燒腐竹的製作材料:
主料:腐竹300克
輔料:澱粉(玉米)5克
調料:花椒15克,姜10克,醬油5克,味素2克,鹽3克,白砂糖10克
素燒腐竹的特色:
色澤淡雅,味爽筋道,鹹鮮微甜,營養可口。
教您素燒腐竹怎么做,如何做素燒腐竹才好吃
做法:
1.事先將腐竹泡軟,切成4厘米長的段;
2.勺內加底油30克燒熱,放入薑絲熗鍋;
3.加花椒水15克、湯、醬油、精鹽、白糖燒開;
4.放入腐竹段,用小火燒透;
5.汁濃時,腐竹已味,加味素,用濕澱粉10克(澱粉5克加水)勾薄芡,淋明油
出勺裝盤。
提示:花椒水製作方法:製作花椒水時,以1兩花椒6斤水的比例,提前一天燒開
,並浸泡一晚即可。

涼拌絲腐竹

涼拌絲腐竹的製作材料:
主料:絲腐竹,黃瓜
調料:蒜末,鹽,醋,香油,雞精,蔥絲
做法:絲腐竹用熱水泡開後過涼水,控乾水備用;黃瓜切絲,將所有的材料混合
拌均就好。絲腐竹是豆製品,味道和腐竹有些類似,只是做法更簡單,也挺好吃
的。

腐竹湯

腐竹湯的製作材料:
主料:腐竹50克,蝦米5克
輔料:雞蛋50克
調料:鹽5克,味素2克,胡椒粉2克,澱粉(玉米)3克
教您腐竹湯怎么做,如何做腐竹湯才好吃
1.腐竹、海米(蝦米)泡好;
2.腐竹切成細粒或細絲;
3.雞蛋攪打勻;
4.將乾澱粉加水攪勻成濕澱粉待用;
5.鍋上火倒入清水煮開;
6.鍋內倒入腐竹、海米煮至腐竹軟散;
7.加入少許鹽,攪勻蛋液,加入味素、胡椒粉、濕澱粉勾薄芡即可。
小帖士-食物相剋:
雞蛋: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
魚、豆漿、茶同食。

蔥油腐竹

蔥油腐竹的製作材料:
主料:腐竹250克
調料:小蔥25克,植物油25克,味素3克,胡椒粉3克,香油5克,鹽15克
教您蔥油腐竹怎么做,如何做蔥油腐竹才好吃
1.腐竹用溫水浸泡,使其逐步軟化,再用刀改成菱形小片,小蔥切花。
2.炒鍋洗淨燒熱,生油少許入鍋,投入一半蔥花煸炒,出香味後下鮮湯250克,
鹽和適量清水,再下腐竹,蓋上鍋蓋燜一下,待腐竹入味後,下味素,胡椒粉,
香油,收濃滷汁後出鍋裝盆。
3.另取鍋洗淨上火,加油燒熱,下另一半蔥花煸出香味後,將蔥油直接倒在腐竹
上,攪拌均勻,冷卻後裝盤食用。

腐竹豬肝粥

腐竹豬肝粥的製作材料:
主料:粳米100克,小米50克,豬肝100克,腐竹100克
調料:姜3克,鹽2克,色拉油3克,胡椒粉2克
教您腐竹豬肝粥怎么做,如何做腐竹豬肝粥才好吃
1.鮮腐竹洗淨,剪碎;薑片洗淨切絲。
2.粳米、小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好。
3.豬肝洗淨,放入熱水中稍燙一下,切薄片,下色拉油、鹽、胡椒粉拌勻。
4.鍋中加入約1500毫升冷水,將粳米、小米粒依次放入,用旺火燒沸,然後加
入鮮腐竹、豬肝片和薑絲,改用小火熬煮成粥,下入鹽調好味,再稍燜片刻,即
可盛起食用。
小帖士-食物相剋:
粳米:唐•孟詵:“粳米不可同馬肉食,發瘤疾。不可和蒼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王盂英:“炒米雖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瀉者忌之。”
小米:小米忌與杏仁同食。
豬肝:豬肝忌與魚肉、雀肉、蕎麥、菜花、黃豆、豆腐、鵪鶉肉、野雞同食;不
宜與豆芽、西紅柿、辣椒、毛豆、山楂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同食;動物肝不宜
與維生素C、抗凝血藥物、左鏇多巴、優降靈和苯乙肼等藥物同食。

油燜腐竹

油燜腐竹的製作材料:
主料:腐竹150克,蘑菇(鮮蘑)100克
調料:醬油25克,鹽2克,白砂糖10克,料酒5克,味素2克,花生油100克,香油5克
油燜腐竹的特色:
色澤金黃,口味鮮肥,軟滑松糯。
教您油燜腐竹怎么做,如何做油燜腐竹才好吃
1.腐竹用溫水浸軟,放入鍋中加清水燒沸,離火加少許老鹼浸泡約30分鐘,撈出洗淨,切成5厘米長條。
2.鍋放火上燒熱,加熟花生75克,把腐竹投入煸炒,放入蘑菇、醬油、精鹽、白糖、味素、鮮湯150克,改用小火燜燒5分鐘,再用旺火收汁,用濕澱粉勾芡,加熟花生油25克,顛翻幾下,加入料酒、麻油,即可出鍋裝盤。

紅燒腐竹

紅燒腐竹的製作材料:
主料:腐竹200克,木耳(水發),100克,胡蘿蔔50克
調料:植物油25克,醬油15克,鹽1克,白砂糖5克,味素1克,大蔥6克,姜3克
教您紅燒腐竹怎么做,如何做紅燒腐竹才好吃
1.用熱水泡發腐竹,待完全漲發後,上火用清水煮軟,離火晾涼,切成余刀片備用;
2.木耳用清水張發後洗去雜質,擠乾水分,掰成小朵;
3.胡蘿蔔切成斜刀片;
4.蔥、姜切末;
5.炒鍋上火,放入油燒熱,用蔥姜熗鍋爆香後放入腐竹、木耳、胡蘿蔔炒勻;
6.烹入料酒,加醬油、白糖、鹽和水;
7.待開後改用小火;
8.燒至汁濃後放入味素和香油,翻炒均勻後出鍋裝盤即可。
小帖士-食物相剋:
木耳(水發):木耳不宜與田螺同食,從食物藥性來說,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不利於消化,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患有痔瘡者木耳與野雞不宜同食,野雞有小毒,二者同食易誘發痔瘡出血。
木耳不宜與野鴨同食,野鴨味甘性涼,同時易消化不良。

蘑菇木耳花椰菜腐竹湯

蘑菇木耳花椰菜腐竹湯的製作材料:
主料:腐竹100克,花椰菜160克,蘑菇(乾)50克,木耳(乾)100克,紅蘿蔔100克
調料:姜3克,鹽3克,白砂糖4克
教您蘑菇木耳花椰菜腐竹湯怎么做,如何做蘑菇木耳花椰菜腐竹湯才好吃
1.紅蘿蔔去皮,洗淨切厚片,煲開5分鐘撈起;
2.姜去皮切片;
3.蘑菇洗淨抹乾,每粒切開邊;
4.花椰菜洗淨,摘成小朵,滾煮片刻,撈起浸冷後取起滴乾水;
5.木耳浸1小時,洗淨撕成小塊並煲開5分鐘,然後洗淨滴乾水;
6.腐竹剪成小塊;
7.爆薑片及煲開水,將蘿蔔、蘑菇、木耳、花椰菜先煲半小時;
8.然後放入腐竹再煲,至各料熟透,調味即可。
小帖士-健康提示:
此湯具有清熱潤燥、輕身耐飢、降壓的作用。
小帖士-食物相剋:
木耳(乾):木耳不宜與田螺同食,從食物藥性來說,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不利於消化,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患有痔瘡者木耳與野雞不宜同食,野雞有小毒,二者同食易誘發痔瘡出血。
木耳不宜與野鴨同食,野鴨味甘性涼,同時易消化不良。
紅蘿蔔:服用人參、西洋參時不要同吃蘿蔔,以免藥效相反,起不到補益作用。

花生冬菇腐竹湯

花生冬菇腐竹湯的製作材料:
主料:花生仁(生)120克,腐竹120克,香菇(乾)40克
調料:姜6克,鹽3克
教您花生冬菇腐竹湯怎么做,如何做花生冬菇腐竹湯才好吃
1.花生肉用清水浸40分鐘,撈起放入煲內,保1小時至軟透,隔去水。
2.冬菇用清水浸軟,約需1時。抓於水去梗。
3.腐竹油炸後用清水浸軟,切短。
4.各材料一併煮開後,改慢火煲5分鐘,下冬菇再燜10分鐘即成。
小帖士-健康提示:
潤腸通便、消脂養顏、促進代謝
小帖士-食物相剋:
花生仁(生):對於腸胃虛弱者,花生不宜與黃瓜、螃蟹同食,否則易導致腹瀉。

腐竹豬紅粥

腐竹豬紅粥的製作材料:
主料:粳米100克,豬血300克
輔料:干貝15克,腐竹50克
調料:鹽2克,大蔥5克,胡椒粉2克
教您腐竹豬紅粥怎么做,如何做腐竹豬紅粥才好吃
1. 粳米淘洗乾淨,濾乾水分,加少許鹽拌醃;
2. 腐竹和瑤柱分別洗淨,切細;
3. 豬血切成長條,放入水中浸泡;蔥洗淨切末;
4. 鍋內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將粳米放入,用旺火煮開;
5. 放入腐竹及瑤柱,隨即改和小火煮;
6. 約煮半小時以後,放入豬血條;
7. 待鍋再開時加入蔥末及胡椒粉調味,即可盛起食用。
小帖士-食物相剋:
粳米:唐•孟詵:“粳米不可同馬肉食,發瘤疾。不可和蒼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王盂英:“炒米雖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瀉者忌之。”
豬血:豬血不宜與黃豆同吃,否則會引起消化不良;忌于海帶同食,會導致便秘。

白果腐竹粥

白果腐竹粥的製作材料:
主料:粳米100克
輔料:白果(乾)12克,腐竹50克
教您白果腐竹粥怎么做,如何做白果腐竹粥才好吃
1.將白果去殼皮;
2.粳米淘洗乾淨;
3.白果、腐竹、粳米同煮為粥。
小帖士-食物相剋:
粳米:唐•孟詵:“粳米不可同馬肉食,發瘤疾。不可和蒼耳食,令人卒心痛。”
清•王盂英:“炒米雖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瀉者忌之。”
白果(乾):白果忌與鰻魚同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