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羅夫山

中國南極內陸考察格羅夫山隊2009年12月27日抵達格羅夫山地區,正式開始對該地區進行地質、冰川、測繪和隕石採集等綜合科學考察活動。這是中國第五次開展南極內陸格羅夫山考察。歷次考察情況如下:。

第一次:1998年至1999年,中國第15次南極考察期間,原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劉小漢帶領3名隊員,駕駛一輛雪地車首次闖入冰裂縫密布的格羅夫山地區,並採集到4塊南極隕石。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陸路進入這一地區並開展正規的科學考察活動。
第二次:1999年至2000年,中國第16次南極考察期間,10名隊員歷時58天,對格羅夫山地區的53座冰原島峰進行了地質、冰川、測繪等多學科考察,採集隕石28塊。
第三次:2002年至2003年,中國第19次南極考察期間,8名隊員歷時59天,在格羅夫山地區進行了隕石採集、地質調查、測繪和冰雪調查等多學科考察活動,共採集隕石4448塊,使中國的南極隕石擁有量一舉躍居世界第三。此外,考察隊員對格羅夫山地區進行了1比10萬全面遙感測圖,這是人類在南極格羅夫山地區首次進行的大範圍全面遙感測圖。
第四次:2005年至2006年,中國第22次南極考察期間,11名隊員歷時58天,在格羅夫山地區開展了隕石採集、冰川綜合環境演化、地質填圖、遙感測繪等科考活動,共採集隕石5354塊,總重量達62公斤,數量和重量均超過前三次中國考察隊所獲得的南極隕石的總和,進一步證實格羅夫山地區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隕石富集區。
第五次:2009年至2010年,中國第26次南極考察期間,10名隊員經過10天的艱難跋涉,於2009年12月27日順利抵達格羅夫山地區,執行冰蓋演化、地質調查、隕石採集、測繪、生態環境研究等9項科學考察任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