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線化管理

格線化管理

格線化管理,依託統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數位化的平台,將城市管理轄區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為單元格線。城市格線化管理是一種革命和創新。城市格線化依託統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數位化的平台,將城市管理轄區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為單元格線。通過加強對單元格線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種監督和處置互相分離的形式。對於政府來說的主要優勢是政府能夠主動發現,及時處理,加強政府對城市的管理能力和處理速度,將問題解決在居民投訴之前。

基本信息

開發背景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改進社會治理方式。

《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改進社會治理方式,創新社會治理體制,以格線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為方向,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台。

創新社會治理,必須著眼於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程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全面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維護國家安全,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改進社會治理方式。堅持系統治理,加強黨委領導,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堅持依法治理,加強法制保障,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堅持綜合治理,強化道德約束。堅持源頭治理,及時反映和協調人民民眾各方面各層次利益訴求。

核心功能

基礎數據

主要是通過格線員對轄區範圍內的人、地、事、物、組織五大要素進行全面的信息採集管理,收集地理位置、小區樓棟、房屋、單位門店、人口信息、民政救濟、黨建紀檢、工會工作、計畫生育、勞動保障、綜治信訪、鄉鎮特色、志願者服務、市場商鋪、安全生產、特殊人群、治安信息和消防安全等信息。

統計分析平台

主要是對於基礎數據中的各類數據信息進行智慧型化匯總和分析,製成數字和圖形報表,用柱狀圖和餅狀圖來顯示一目了然、突出重點、全盤分析。

考核評比平台

主要是上級對下一級事件辦理時限或者績效的一個考核管理,系統可以自動對各級組織機構進行排名。

考核內容主要針對辦理事件的時限、民情日記的篇數和質量等指標進行考核,對於辦事逾時,拖拉的部門進行扣分管理。

考核是系統的重要內容,是長效機制的重要手段,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詳細的制定。形成事事有考核,人人有考核,以及責任追究機制。

地理信息平台

電子地理信息平台支持在二維地圖和衛星地圖上進行區、街道、社區、小區等信息的標註。支持在三維地圖上進行區、街道、社區、小區、樓棟、房屋等信息的標註以及可以自動和資料庫的人口等基礎數據進行掛接,能夠顯示所有樓棟,每個樓棟里的每一戶房屋,以及戶主和家庭成員的信息。

三維地圖顯示方面:我們結合目前流程的數字城市模型技術,展現城市風貌,區域劃分。

地圖信息平台能夠顯示某個小區下的所有樓棟,每個樓棟里的每一戶房屋,每一戶房屋裡戶主和家庭成員的信息。

GPS定位平台

格線員定位的功能可以實現對手持手機終端的格線員的實時位置的監控,指揮中心登錄到系統以後選擇相應的組織機構,可以在相應機構級別下將相應人員的位置給顯示出來。

案例模式

唐山市路南區“三全七化”格線體系

唐山路南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區域率先最佳化”理念,著眼於推進格線化管理提質增效,全力構建以”社情全掌握,矛盾全化解,服務全方位“為總體目標,以”格線化定位,責任化分工,精細化管理,親情化服務,多元化參與,規範化運行,信息化支撐“為基本框架的”三全七化“社會管理體系,開創與城市化進程相適應,具有時代特徵,區域特色,規範高效的城市化社會管理新局面。

河南漯河“一格四員”運作模式

河南漯河“一格四員”運作模式破解社管理難題:格線化裡面配置四員:格線管理員(社區居委管理人員)、格線協管員(機關包片幹部)、格線警務員(片警)、格線監督員(老黨員、4050人員、人大代表等)。以“格線”為依託,整合社區資源,配備骨幹工作人員,了解格線內的人、地、物、事、組織信息,對民眾的訴求、社區中的不和諧因素進行“格內”處理,形成“社區有網、網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負其責”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促進了社會大局持續和諧穩定。此模式經河南省政法委上報中央政法委得到中央政法委的高度肯定。

寧夏石嘴山大武口區“4+6”運作模式

每個格線配備由街道幹部、社區工作者、下派幹部、社區警員組成的“四員”和由社區老黨員、4050人員、低保戶、熱心公益事業的人員組成的“六員”,明確他們的崗位和職責、管理範圍,在居民區設立崗位服務台,公布他們的聯繫電話,便於居民及時反映問題、表達訴求。建立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管理激勵獎勵機制,實現人員分層管理,形成以格線管理員隊伍為主體,其他志願服務隊伍和互助服務團隊為補充的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新格局。此模式被列為中央創新社會管理的經典案例。

山西長治”三位一體"管理模式

山西長治“黨的建設、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三位一體的格線化社會管理服務運作模式“有了這個‘掌上格線’系統,工作中的問題發現得更加及時了、處理更加主動了、責任更加明確了、服務更加貼心了,真正達到了讓民眾生活更幸福、讓社會更和諧、讓城市管理更有序的效果。”6月18日上午,在常青街道格線化社會管理服務信息平台手持終端配發暨培訓儀式上,手持新發放的“掌上終端”,基層信息採集員高興地說。去年以來,城區認真貫徹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湯濤同志提出的“社會管理與經濟並重”的指示精神,以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為載體,結合實際、注重創新,著手在全區搭建集“黨的建設、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於一體的格線化社會管理服務信息平台,探索建立了“黨建引領、平台支撐、三位一體、開放互動”的格線化社會管理服務新模式。城區格線化社會管理信息平台是集黨的建設、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三網合一”的“三位一體”、“四級互動”的工作平台,掌上格線系統是與該信息平台配套的硬體設施,包括排查登記、事故處理、事故核查、應急事件上報、應急事件核查和通知公告六部分功能。格線信息員通過手持終端,可以隨時隨地實現信息的有效上傳,與區指揮中心取得聯繫,確保我區格線化社會管理信息平台平穩高效運行,藉助信息技術手段提升辦事效率和服務能力。目前,我區格線化社會管理服務信息平台經過6個月的安裝調試、信息錄入和模擬運行,已於6月18日正式在全區試運行,這對於進一步夯實黨的基層基礎工作、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具有重大意義。工作中,城區一方面創新管理服務資源整合方式,建設“三網合一”、“三位一體”的大型數據系統。系統由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黨的建設三大板塊、三個子網站有機集成,可統籌整合全區各類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資源,有效匯集相關數據和需求信息,實現資源信息的共享和高速便捷的調用。“社會管理”子系統及時收集、有效處置事關市容環衛、安全穩定等社會管理方面的問題,對信息的採集、傳送、處置全程實時動態管理,實現對社會管理事務的統一指揮、快速反應、協同處置;“公共服務”子系統有效聚合政務服務、便民服務信息資源,通過上門服務、熱線服務、信息匹配服務、網上政務服務等,為居民民眾提供求助救助、商品配送等20餘種、150餘項服務,讓居民民眾足不出戶便可享受生活便捷;“黨的建設”子系統匯集黨務政務信息、社情民意信息和街道、社區、職能部門處理政務和評議考核排隊信息,將街道、社區和職能部門的辦事情況、服務質量等置於公眾監督之下。同時,藉助信息技術優勢,實現了區委、區政府、街道社區和社管職能部門協同電子辦公。各社區單元格線信息採集員收集到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的信息,通過手機終端即時傳送至信息平台,平台即刻受理,按照“分級負責,逐級上報,分類處理”的原則,下達信息指令派遣相應層級格線責任人到現場處理,格線責任人通過組織協調格線內管理服務資源和力量協同處理,處理完畢反饋、核實、結案。如無力處理,反饋至平台報上一層級,由上一層級責任人在更大範圍組織協調各類管理服務資源和力量進行處理,直至問題解決。大量的社會管理和公共事務通過信息平台快速處置,實現了上下級之間、部門之間協同辦公,簡化了民眾辦事環節,提高了政府辦事效率。另一方面,城區創新體制機制,搭建提升社會管理服務效能的套用載體。“三位一體”社會管理服務信息系統的運用,創新了社會管理服務模式,實現了三個“轉變”:一是實現了由“被動”向“主動”的轉變。格線化管理,劃細了責任單位,明確了格線職責,由以前的“坐等上門”變為現在的“主動發現”,使問題、矛盾發現和處理的關口前移;二是實現了由“單一”向“協同”的轉變。信息平台構建了上下級之間、職能部門之間的協同辦公機制,改變了以往單一部門辦理、各方推諉扯皮的現象,提升了管理服務的效率和水平;三是實現了由“分散”向“統籌”的轉變。格線化社會管理服務有效統籌格線內、格線間各類人力資源、信息資源和管理服務資源,形成聯繫和服務民眾的合力,改變了以往街道社區行政資源分散、力量薄弱、手段單一等問題,提高了服務民眾的能力。同時,該信息系統作為一個內、外網結合的信息系統,一方面各級工作人員通過區域網路辦公處理公共事務;另一方面,居民民眾可通過網際網路直接登錄系統外網,參與徵詢意見、社會調查和留言板等互動,表達自己的需要、訴求和對社會管理服務的意見建議,增強他們對城市的認同感、歸屬感、參與感。依託系統強大的信息發布、統計排隊和監督評議功能,有效激勵鞭策黨員幹部轉變思想觀念、改進工作作風、改善方式方法;區委、區政府領導可以隨時隨地查詢、督辦和點評各單位各部門管理服務情況,構建領導監督與公眾監督相統一的考核管理機制。城區格線化社會管理服務工作試點開展及信息系統模擬運行6個月以來,共徵集民眾意見1236條,幫助民眾解決問題840餘件,切實把問題解決在苗頭,化解在初期,構建起了“黨建引領、平台支撐、三位一體、開放互動”的基層社會管理服務新模式,得到了民眾的認可和好評。

其他模式

舟山模式

舟山市“格線化管理、組團式服務”信息管理平台

舟山市沿港西路83號有三座煙囪,晝夜使用劣質燃料排煙,附近三百多戶居民怨聲載道,多次反映,並與工廠負責人發生過衝突。8月18號上午9點20分,居民王雅蓮向“舟山格線化管理系統”10639393簡訊號碼發簡訊反映了這個問題,在10分鐘內,經過竹山社區、解放街道、定海區各級流轉後,交辦給海區環境保護局,上午9點34分,區環保局環境執法人員進行調處,下發了限期整改通知書,並在系統反饋中承諾對此事件進行持續關注處理。

舟山市“格線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系統平台運行3年,整合了近30個部門套用,累計解決類似的問題6萬個。辦結率達到99%。記載事件20萬篇,簡訊平台將近一年時間發服務簡訊1800多萬條次。

賀國強考察系統後指出:格線化管理系統整合社會管理和服務的資源,強化綜治維穩機制,既是基層社會管理工作的創新,也是基層黨建的創新。

從系統建設的角度來講,第一是細分管理格線,使整個基層管理的結構形成網狀化的結構;其次是建立基礎信息管理平台,整合了社會管理的方方面面基礎數據,包括人、事、物、場所、機構等;然後通過拓展信息錄入渠道,比如簡訊、電話、門戶、平安隊員上門走訪、其它治安、司法、信訪等數據接口,納入了基層民情,同時建立民情分析機制;整合社會管理相關部門資源,形成政務資源聯動機制,統一為社會提供管理服務功能。同時建立考核評估體系,將整個系統的運作納入規範的監管體系。

從機制建設的角度來講,通過組建管理服務團隊,整合各方面的服務資源;強化分片包乾的責任,使管理服務落到實處;這種管理和服務體系通過全復蓋、精細化、多元化的管理服務,形成黨政主導的、多方協同的管理服務體系。2009年,趙洪祝書記做了長篇批示,要求全省推廣,並多次組織現場會,至2010年底,浙江省已全面建立並完善了格線化管理服務體系。2010年底,系統獲得全國基層黨建創新最佳案例。

舟山市2009年的民眾安全感指數高達99%,位列浙江全省第一,2010年第一到第三季度的民眾信訪總量同比下降8.9%,“格線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從信息化建設的角度促進了社會的和諧和穩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