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哈德·胡希

格哈德·胡希

格哈德·胡希(Gerhard Hüsch,1901-1984),德國男中音,是一位重要的德語藝術歌曲演唱家,有時也演唱一些歌劇作品。

基本信息

簡介

是一位重要的德語藝術歌曲演唱家,有時也演唱一些歌劇作品。(Gerhard Hüsch,1901-1984),德國男中音,1901年2月2日生於德國漢諾瓦,1984年11月23日卒於德國慕尼黑。

人生經歷

格哈德·胡希,聲樂受教於Hans Emge,1923年首演,1925年贏得了歌劇舞台,隨之訂單而來,1927-1930年間在布里曼、科隆,1930-1942年間在柏林,先在Stadtische而後在Staatsoper,期間曾於1930年出現在倫敦Covent花園,其後也演唱於紐約大都會,以及德勒斯登,漢堡,慕尼黑,維也納,米蘭,拜羅伊特等。

風格特點

說的是最標準及典型的德語, 唱的也是最德意志式的。

代表作品

他的 Papageno 是無與倫比的; 1930 年更已是 Toscanini 在 Bayreuth的 Wolfram 與 Ramin 在 1941 年Leipzig 的 “ St. Matthew Passion ” 也是經典之作。在 Lieder 方面更使他名留音樂史冊,當代的 Hans Pfitzner 及 Yrjo Kilpinen 都為他度身訂造無數 Lieder! 古典曲目方面的演繹更是劃時代的. 對於他因何二次大戰後, 四十多歲就脫離舞台, 我是百思不得其解的; 所有數據只談及他戰後改為從事教育工作, 真奇怪, 但他五十年代還到日本巡迥演出歌劇和獨唱會, 聲音仍是無懈可擊; 1981年更見他在倫敦開大師班, 又唱又教。 終於有一天, 我找到答案了: 那就是原來他是German Nazism 的至愛!!! 其實我應該說, Gerhard Husch 的歌聲是德國人當時所最欣賞的, 足以代表德意志的至高至純的精神。

在 Pearl 的 OPAL 牌子有一張 “ The Rise offascism“ 里記錄了那個時代與 “ 法西斯 ” 扯上關係的文獻, 有 Hitler, Goebbels, Goering, Hindenburg, 的鼓動演說, 也有義大利的 Mussolini, 英國的 Chamberlain..........。關於Gerhard Husch 的歌聲,他錄於 1934年的 “ Deutschland erwache ” ( German awake! ), 是納粹時代最熱門及受歡迎的呼召之歌, 無數青年學生及失業工人, 都投入去重整國家的經濟及政治, 換句話是不是可以說, 許多人是被Gerhard Husch 的歌聲, 送入鬼門關!

作品賞析

格哈德·胡希一首歌曲就是 “ Das Hakenkreuz “ ( Theswastika), 讓大家了解了解, 英譯詞如下:

The swastika backed with white,On a field of fiery red,Tells plain and clear to all the world,The tidings joyous, glad.That whoso round this emblem stand,Are German , heart and soul and mind,And not just in their words.

這兩首有男聲及由 Berlin Philh. 伴奏的歌曲, 從沒出現在Husch的任何選集, 是隱惡揚善或為賢者諱? 我不清楚! Gerhard Husch 與納粹的關係有多深? 他究竟有甚么是不足為人所道? 而何解沒有任何資料述及此事? 我也不清楚. Husch 是否坦白從寬? 一切一切都是困擾著我 !

當日在東京, 遍覓不獲Gerhard Husch 在1952年日本錄音的 "天鵝之歌" . 在這套名為 "The legendary of Gerhard Husch" 合共十張的 CDs , 除了這一張編號為 SGR-8118 的"天鵝之歌" 是在日本製作之外, 就只有另一張 Deutsche Lieder und kantate , 編號為 SGR-8119 .我只在東京 Tower Records 覓得Lieder und kantate , 而"天鵝之歌" 卻失諸交臂了!

二者皆是他 1952 年訪日的產物, 聲音雖已呈蒼老感覺 ( 才 51 歲 !!! ), 但聽著聽著總使人有一種濃得化不開的鬱結感, 這與青壯盛年時期的 Gerhard Husch 有極大之分別, 我真的不想用英雄遲暮去形容這個我最心愛的歌唱家!

畢竟這時候的 Gerhard Husch 已退出了舞台數年了, 他只是受到好朋友, 指揮家, 作曲家及兼善鋼琴伴奏的 Manfred Gurlitt ( 1890-1972 ) 之力邀, 才東來日本講學和作示範演出的。

評介

格哈德·胡希是一位重要的德語藝術歌曲演唱家,有時也演唱一些歌劇作品。

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

男中音(baritone),一種介於男高音和男低音之間的聲部,通常兼備有男高音和男低音的音質,既亮堂、柔潤,又莊重、沉著,著名的比才歌劇《卡門》中的《鬥牛士之歌》就是由男中音獨唱。世界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都有誰呢?讓我們來做這個任務,一同走近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的音樂世界。
蒂薩·魯弗
漢斯·霍特
提托·戈比
傑拉德·蘇哉
喬治·倫敦
巴魁爾
米爾恩斯
里奧·努齊
格哈德·胡希
尼爾森·艾迪
伊戈爾·格林
吉諾·貝基
胡安·龐斯
西奧·亞當
卡羅·加萊菲
沃爾特·貝里
盧西奧·蓋洛
吉諾·奎利科
馬克·德拉凡
列奧納德·瓦倫
勞倫斯·提貝特
朱塞佩·塔代伊
萊那托·布魯頌
托馬斯·漢普森
卡洛斯·馬林
奧托·愛德爾曼
威廉·沃菲爾德
卡羅·塔利亞布
路易斯·奎利科
馬里奧·賽雷尼
何塞·凡·丹姆
赫爾曼·普萊
菲舍爾·迪斯考
阿爾多·普羅蒂
布萊恩·特菲爾
朱塞佩德·盧卡
朱塞佩·丹尼斯
羅伯特·梅里爾
卡羅·塔利亞布埃
亞歷山大·斯菲德
馬爾克·羅特米勒
保羅·肖弗萊爾
殷格瓦·維克塞爾
哼里希·許魯奴斯
拉格羅·拉伊蒙迪
托馬斯·夸斯妥夫
費魯喬·富拉內托
帕威爾·利西齊安
羅德尼·吉爾弗利
馬里奧·巴斯奧拉
康奈爾·麥克內爾
尼古拉·赫爾萊亞
加斯提諾·迪亞茲
詹姆斯·莫里森[男中音歌唱家]
維力·多姆格拉夫·法斯
德米特里·霍洛斯托夫斯基
吉安·賈科莫·圭爾菲
埃托雷·巴斯提亞尼尼
希爾·杰倫特·埃文斯
馬提亞·馬提斯提尼
彼得·史密斯·道森
安東尼奧·斯科蒂
皮耶羅·卡普契里
安塞爾莫·科爾扎尼
希爾·托馬斯·艾倫
謝爾蓋·雷弗庫斯
愛博哈德·華希特
弗里德里希·蕭爾
魯道夫·博克爾曼
帕斯夸萊·阿馬托
瑞卡多·斯特拉奇亞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