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春尺蛾

【核桃春尺蛾形態特徵】:

核桃春尺成蟲雌蛾體長約7-19mm,無翅,體灰褐色,複眼黑色,觸角絲狀,腹部各節背面有數目不等的成排黑刺,刺尖端圓鈍,腹末端臀板有突起和黑刺列。雄蛾體長約10—15mm,翅展28-37mm。觸角羽毛狀,前翅淡灰褐色至黑褐色,從剛緣至後緣有3條褐色波狀橫紋,中間一條不明顯。成蟲體免因寄主不同而不同。

【核桃春尺蛾生物學習性】:

1年發生1代,以蛹在樹冠下土中越夏、越冬。翌年2月底、3月初,當地表5-10cm深處溫度在0℃左右時成蟲開始羽化出土。3月上、中旬見卵,4月上、中旬幼蟲孵化,5月上、中旬老熟幼蟲入土化蛹,預蛹期4-7天,蛹期達9個多月。在山東各蟲態出現期均比寧夏早10天左右。成蟲一般多在19時左右羽化。雄蛾具有趨光性,多在夜間活動,白天靜伏在枯枝落葉和雜草民已上樹的成蟲則藏在開裂的樹皮下、樹幹斷技處、裂縫中以及樹枝交錯伯隱蔽處。成蟲壽命與溫度成負相關。羽化較早(2月底、3月初)的成蟲,當時氣溫低,壽命則長;羽化較晚(3月中、下旬)的成蟲,當時氣溫漸高,壽命則較短。雌蛾壽命一般比雄蛾長。雌蛾壽命最長為28天;成蟲羽化率較高,室內觀察為89.1%,其中雌蛾頭數為雄蛾的1.1倍。成由白天有明‘顯的假死性,夜間不明顯。雌蛾上樹1分鐘可爬行1.32-1.63m.成蟲多在黃昏至23時前進行交尾,交尾歷時最長五分鐘,最短4分鐘,平均10.6分鐘。交尾後即尋覓產卵場所,分2—5批將卵產下。卵多產在樹幹1.sin以下的樹皮裂縫中和斷枝皮下等處,10餘粒至數十粒聚產成塊。每雌最多可產卵300餘粒,平均104.4粒。在山東省最多可產卵600多粒。成蟲產卵期一般10天左右。頭3天產卵量占總產卵量的44—88%。產卵以夜間最多,占總卵量的別.8%。尤以上半夜最為集中,占73.34%。卵期13一脫天。卵孵化率近脫%。幼蟲5齡,幼蟲期18-32天。初孵幼蟲取食幼芽及花蕾,較大齡幼蟲取食葉片。被害葉片輕者殘缺不全,重者整枝葉片全部食光,這時幼蟲再吐絲俗風力轉移到附近樹木上危害。幼蟲具一定的耐飢力,。而以4—5齡幼蟲耐飢力最強。幼蟲靜止時,常以1對腹足和特別發達的臀足固定在樹枝上,將頭、胸部昂起,遇到意外驚動,立即吐絲下垂,懸於樹冠之下,慢慢又以胸足繞絲上升。5月中旬前後,老熟幼蟲陸續入土,人士後分泌液體,使四周土壤硬化而形成土室,在內化蛹。踴以樹冠下分布較多,占總蛹數的74%,而以在樹冠下比較低洼地段的蛹數最多。蛹入上深l-60cm,而以16—30cm深處最多,占64.96%;蛹在土室中頭部向上直立,也有呈45度角者,個別蛹乎臥。越夏及越冬蛹的自然死亡率為6-9%。蝸於次年春羽化。蛹的大小與幼蟲期營養條件有關,在食料不足時,平均蛹長為13.43mm,蛹重為0.097g;食料充足時,平均蛹長為16.87mm,蛹重為0.205g。雌蛹數量比雄蛹多,其性比為16.1:1.天敵幼蟲有小繭蜂,寄生率為27%。

【核桃春尺蛾為害症狀】:

初孵幼蟲取食幼芽及花蕾,較大齡幼蟲取食葉片。被害葉片輕者殘缺不全,重者整枝葉片被食光,這時幼蟲再吐絲借風力轉移到附近樹木上為害。

【核桃春尺蛾防治方法】:

(1)在化蛹盛期及羽化始盛期及時中耕除草,可破壞蛹室,阻止蛹羽化出土。
(2)在發生嚴重的林分,應抓住幼蟲盛發期用敵百蟲、亞胺硫磷、溴氰菊脂、氧化樂果等,按常規濃度噴灑,可收到良好的殺蟲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