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衛東

柴衛東

柴衛東,42歲,研究員,航空發動機專業工學博士。長期在某研究所從事工程研製工作,歷任設計員、工程組長、研究室副主任、主任設計師等,民間轉基因食品問題研究學者。

基本信息

主要作品

生化超限戰

柴衛東 柴衛東

本書對轉基因和疫苗的原理作了分析,更重要的,對其背後的操控力量——人口控制寡頭的行為和思想作了詳細的介紹。轉基因食品真的能吃嗎?疫苗存在哪些風險?眾多問題將在書中找到答案。看過本書後你會發現:在壟斷寡頭和“精英”眼中,我們只是這場生化超限戰的小白鼠。坐檯專家、國際組織、偽慈善巨富都不可靠,是非曲直,唯有自己的判斷!

許多人認為科學技術就等於進步,一定會給我們帶來福音,其實現實世界的事情並不是如此簡單。炸藥,既可以用於開山炸石、修路築壩,也可以製造地雷炸彈,殺人毀物。細菌,既可以用來釀酒,也可以作為武器殘害人類。核技術,既可以為我們提供廉價的電能,也可以成為毀滅人類文明的武器。疫苗和轉基因種子技術,看起來似乎不太相干,但實則有著內在的聯繫:兩者都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兩者都是生物技術的前沿陣地;兩者都是問世不久的新技術,並被為數不多的跨國公司所壟斷;兩者都是掌握在已開發國家手中,但是廣泛套用於開發中國家;兩者對開發中國家都存在巨大的技術和社會風險。

記者訪談

記者:您並不是專門研究轉基因問題和疫苗問題的專家,是什麼原因使得您關注這方面的信息並將內幕公之於眾呢?

柴衛東:為什麼轉基因這么重大的問題老百姓沒有關注?百姓很早就在吃轉基因的食品,但是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首先吃了轉基因的人不知道;其次大多數人對此不敏感;最後關注轉基因的倒成為少數人。其實我只是對有關資料進行了深入挖掘,得到的結論就顛覆了主流媒體灌輸給人們的常識。其實書中有很多內容並不能稱之為內幕,都是來自於網際網路上和書中公開的信息。

我對於轉基因的注意來自於以下原因:有一種轉基因的種子可以“自殺”;有一種轉基因的種子可以欺騙播種者;有一種轉基因的大豆可以讓小白鼠中毒;轉基因作物會產生基因污染讓傳統農作物的種子滅絕;轉基因棉花逼迫成千上萬的印度棉農破產自殺……

記者:目前有部分學者與企業存在各種利益關係,與企業聯手蒙蔽消費者。只想請您談談,科學家的獨立性有多么珍貴和重要?

柴衛東:目前有部分學者與企業聯手蒙蔽消費者。這就涉及到科學家的獨立性的問題,科學家應該獨立於利益,忠實於事物真相的本身,而不應該說這個東西對我有沒有好處,有好處我就極力促成,沒有好處我就保持沉默。這是政客的行為,而不應該是科學家的行為。在轉基因問題上,大量科學家表現出政客行為,這是我的感受。

科學技術是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對工具本身的研究開發,是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工作。但是,政府和企業以及資本會影響科學家與工程師對研究對象的選擇,而科學技術的套用,則更多地取決於政府和企業以及資本的意志,或者說,取決於統治階級的意志。在現實生活中,科學家做什麼或是不做什麼很多情況下不是由科學家決定的。科學家和政治家應該是合作的關係,政治家起到決策作用,科學家應該是忠於事實、忠於邏輯,得出客觀的結論給政治家做參考,這才是一個正常的過程。而轉基因這個問題比較複雜,複雜在於它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政治問題,主要是美國的政治事件,不僅是美國的科學家在做,他們還通過研究基金吸引大量的中國科學家來參與,這些科學家自覺不自覺地在做這件事情,背後有力量在推動。

科學家的獨立性為什麼很重要,是因為這並不容易,甚至稀缺,很多的時候是身不由己在做的,為生活所迫。很多專家在對待轉基因和疫苗問題上就失去了應有的獨立性而漂浮在媒體之上。

記者:《生化超限戰》這本書中援引了一些部落格和網站的文字,他們的言論就是正確的嗎?

柴衛東:嚴格來說,我不是這個事件的最終裁判者,這本書也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我提出了問題,至少看目前的答案是有問題的。科學家的獨立性是有難度的,所以有獨立性的科學家才值得我們去尊重。

普通百姓在現實生活中接觸到的信息一般都是帶有片面性的,就像盲人摸象。他們當然應該有自己的主體意識,應該有自己的權利,但意識到和保護自己的權益有時候離不開專業知識,而專業知識有時候又離老百姓很遠。那么老百姓怎么辦?首先就是要進行科學普及,其次老百姓要有獲取這些信息的知情權。對於老百姓來講真正的福祉還是要由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政府來保障。像愛爾蘭和英國,他們的老百姓在轉基因食品的問題上是高度安全的,因為政府對轉基因採取嚴防死守的態度,來了就銷毀。實際上老百姓遇到的困境是非常多的,不僅僅是轉基因和疫苗的問題,還有很多其他的問題,時時刻刻在威脅著百姓的安全。老百姓是最可愛的、最偉大的,但是他們承載的問題是最多的,也是最苦的。

假科學之名,行不義之事

記者:科學應該是在不斷發展進步的,也許我們現在以為的真相,若干年後發現根本就是錯誤的,這樣的情況是否存在?

柴衛東: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舉不勝舉。比方說四環素在過去是很好的消炎藥,現在不能使用了,因為它帶來的壞處要比好處多。轉基因的很多推手在說,轉基因是高度安全的,但恰恰是在美國,在種植轉基因的大豆和玉米的土壤里發現了一種新的不知名的病原體。這種危險恐怕要比轉基因帶來的好處要大得多。《生化超限戰》一書中提到了孟加拉國的水污染問題,孟加拉國的水污染問題涉及全國7700萬人口。簡單地講,上個世紀70年代以前,孟加拉人主要喝地表水,地表水有微生物,喝了不衛生,這個問題的確存在。我作為旁觀者就會提出,第一把水燒開,第二修自來水廠,都可以解決問題。但是世界銀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等國際機構、西方人來了,說你們應該打井喝地下水,為什麼西方人不說修自來水廠,而要打水井呢?2008年人民網請來孟加拉國的專家,他告訴我們,孟加拉國政府要用地表水,但是國際機構不同意。西方的科學家告訴他們應該挖井,如今孟加拉國超過一半人口的飲用水被砒霜所污染,而事情的源頭竟然是國際機構的“慈善”援助!所以我覺得在關係到老百姓健康這個問題上,任何外國、任何國際組織的話都是不能輕信的。任何關係到大量人群飲食和健康的事情,毫無例外地應該走小範圍試點、長時間觀察的程式,在確認沒有問題的前提下,或者對問題具備有效控制措施的時候,才能考慮去推廣。孟加拉國這個事件,如果找若干個村子使用井水並連續觀察10年,實驗結果沒有問題以後,再推廣到全國,就不會出現如今的砷中毒事件。

由西方人主導的國際組織用“科學”的名義為孟加拉國修建了水井,改變了孟加拉人民的飲水習慣,最後的結果是用“科學”的名義毒害了成千上萬的人,孟加拉國醫院裡1/5的死亡與砷中毒有關。但是我們的媒體卻對這樣的事情置若罔聞,不去關注。聯想到轉基因的問題,疫苗的問題,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和藥品安全問題,絕對不能假手他人,還有這些都是涉及到大範圍人口的事件,必須在志願者知情的情況下進行小範圍、長時間試點,以確保人民民眾的健康安全不受威脅——如果不這樣做,其中的風險是任何人都無法承擔的。

科學技術的兩面性

記者:可不可以說科學是一柄雙刃劍?因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莫大好處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大的風險。三聚氰胺、蘇丹紅、轉基因以及各種疫苗,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百姓來講這些詞語都很嚇人,這就有一個問題油然而生,普通百姓該怎么辦?

柴衛東:科學技術是一柄雙刃劍,因為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莫大好處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大的風險。三聚氰胺、蘇丹紅已經夠嚇人的了,但轉基因食品以及各種疫苗將要影響的人口數量更為巨大。

人類在使用科學技術的時候,會遇到三類風險:第一種是認識上的風險,新技術在投入使用的時候,有一些副作用我們不知道,比方說青黴素的過敏反應,剛開始人們並不知道。但是科學家完全是善意的,因為過敏反應畢竟是少數人會出現的問題。長時間後人們找到了解決之法,作皮試,這是一種安全防範措施。這類風險沒有惡意,是人類認識自然過程中的必要代價。第二類是事故性風險。例如運送病毒的車輛,出了事故導致病毒泄露,運病毒的人並沒有惡意,這是沒有辦法絕對避免的一類風險。第三種是邪惡的人故意而為之的風險,威脅人類社會的風險。這三類風險在轉基因的問題上都是客觀存在的,但是轉基因的推手們卻對這些風險絕口不提。這就涉嫌信息戰了——禁止一些重要的信息,放大一些次要的信息,他們說的大都是真話,但是不全。再比如,在研究疫苗的時候,疫苗會有毒副作用,這是認識上的風險,這種毒副作用也需要大樣本長時間觀察才能發現。做疫苗時候要在病毒培養基中擴增病毒,但是提取出的疫苗里有可能會含有其他的病毒。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在研製試驗B肝疫苗的時候,就將含有愛滋病毒的B肝疫苗注射到了實驗者的體內,這些實驗者是同性戀白人和智障兒童,最後這些人就成了愛滋病在美國的第一批患者。這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培養基中所帶的病毒真的沒被發現,是無意而為;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有人故意為之,故意添加病毒。在國與國之間,尤其是‘我’做的疫苗是給‘你’使用的,而我自己又不用,有沒有風險?風險是很大的!

2011年2月12日,新聞報導了世界上有12國家發現他們的兒童在2009年打了甲流疫苗後,發生了嗜睡症的副作用。當初這批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生產的甲流疫苗給47個國家的兒童進行了注射。我國衛生部的發言人說我們的疫苗是自主研發的,沒有發現嗜睡症的問題。但是他們卻沒有說,製作疫苗所用的病毒是美國的毒株NYMCX-179A。其實2009年5月我國已經分離出了甲流病毒,為什麼還要引進美國的毒株來製作疫苗?還有我國兒童在2010年打的麻疹疫苗,說是自主研發,但是為什麼一定要送到國外讓外國人處理一下才給孩子們注射呢?如果我國的水、糧食、藥物的全部或大部都掌握在外國人手裡面,人民民眾的生命安全拿什麼來保護呢?這些問題,需要每個人的認真思考!

新書點評

探索未知並對自然抱有敬畏,是人類得以延續的真諦。此書揭示了轉基因技術在商業化過程中表現出的漠視自然和生命的根源:資本的僭妄。令人心驚!——《生化超限戰》作者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王湘穗

特洛伊城亡於木馬陰謀,中國會否亡於美國潛心布局的基因超限戰?讀罷該書不免讓人驚心攝魂。柴書未必無懈可擊也,但“死也要死個明白”的努力盡見耿耿忠心。——社會學者司馬南

轉基因作物對普通人的生活不是件小事,普通人著書立說表達自己的質疑,無論證據是否充分,結論是否結實,都值得肯定:普通人自己的事,普通人也該插插嘴了。——社會學者、著名劇作家黃紀蘇

經歷了百年動盪與革命的中國,仍然擁有世界上最關心國家大事的公民。西方人經手的轉基因食品與疫苗,縱有精英專家拚命擔保與主流媒體精心呵護,卻難逃百姓本能的懷疑。本書用事實與邏輯說話,打破一個個迷信,解密一樁樁懸案,揭穿面罩後的真相,所體現出的正是——全球視野,中國立場!——北航經管學院博士韓德強

於是,在柴老師筆下,轉基因和疫苗背後,一個個猙獰的靈魂出現在我們眼前。他們以國家安全和“精英”利益為名,肆意踐踏著無辜同類的健康與生命,而他們那道貌岸然的模樣又欺騙了多少善良的人。如果沒有柴老師這樣的人在吶喊,誰會告訴我們真相?當我們百年之後,不知道轉基因和疫苗將如何被歷史審判。——中國發展出版社編輯范鵬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