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白前

柳葉白前

柳葉白前別名:\t江楊柳、水豆粘、西河柳(江西);草白前、水楊柳(浙江);酒葉草(湖南);鵝管白前、鵝白前,屬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主要分布於中國大陸的江西、貴州、安徽、江蘇、浙江、湖南、廣西、福建、廣東、甘肅等地。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柳葉白前Cynanchumstauntonii(Decne.)Schltr.exLevl.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63卷||蘿藦科ASCLEPIADACEAE||鵝絨藤屬CynanchumLinn.||催吐白前組Sect.Vincetoxicum(Wolf)TsiangetP.T.Li||柳葉白前Cynanchumstauntonii(Decne.)Schltr.exLevl.
20.柳葉白前(中藥志)江楊柳、水豆粘、西河柳(江西);草白前、水楊柳(浙江);酒葉草(湖南);鵝管白前、鵝白前(上海)圖版118
Cynanchumstauntonii(Decne.)Schltr.exLev.Mem.RealAcad.Cinenc.ArtesBarcelona12:4(Cat.Pl.Kiang-Sou).1916;中國高等植物圖鑑,3:477,圖49071974.——PentasacmestauntoniiDecne.inDC.Prodr.8:627.1844.——CynanchumlinearifoliumHemsl.inJourn.Linn.Soc.Bot.26:107.1889;MatsudainBot.Mag.Tokyo25:91.1911;Steward,Man,Vasc.Pl.LowerYangtzeChina317.1958.——VincetoxicumlinearifoliumO.Kuntze,Rev.Gen,Pars1:424,1891.——PentascamebrachyanthaHand.-Mazz.inSitzgsanz.Ak.W.W.61:168.1924.——CynanchumstauntoniiHand.-Mazz.Symb.Sin.7:996.1936.

植物形態

柳葉白前,直立半灌木,高約1米,無毛,分枝或不分枝;鬚根纖細、節上叢生。葉對生,紙質,狹披針形,長6-13厘米,寬3-5毫米,兩端漸尖;中脈在葉背顯著,側脈約6對;葉柄長約5毫米。傘形聚傘花序腋生;花序梗長達1厘米,小苞片眾多;花萼5深裂,內面基部腺體不多;花冠紫紅色,輻狀,內面具長柔毛;副花冠裂片盾狀,隆腫,比花葯為短;花粉塊每室1個,長圓形,下垂;柱頭微凸,包在花葯的薄膜內。蓇葖單生,長披針形,長達9厘米,直徑6毫米。花期5-8月,果期9-10月。

產地分布

柳葉白前產於甘肅、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和貴州等省區。生長於低海拔的山谷濕地、水旁以至半浸在水中。模式標本采自上海。

醫藥用途

柳葉白前 圖版118柳葉白前 圖版118
名稱:柳葉白前(蘿藤科
別名石楊柳、水楊柳、竹葉白前、鵝管白前、草白前
植物特徵多年生草本,高25-60厘米。生於山谷、溪邊或陰濕處。根狀莖細長,從節處生鬚根。葉對生;葉線狀披針形,長5-12厘米,無毛。夏季開花;聚傘花序腋生,不分枝,無毛,比葉短,有3-8朵花;花暗紫色。骨突果長角狀,種子頂端有一簇白色長毛。
藥用部分:根狀莖及根
採集時間夏、秋季採集
性能:全株供藥用,有清熱解毒,降氣下痰之效;民間用其根治肺病、小兒疳積、感冒咳嗽及慢性支氣管炎等。性微寒,味辛甘;祛風散熱,消腫止痛。
驗方:
1.腮腺炎:柳葉白前、馬蘭根(均鮮)各30克,搗汁內服,白糖為引;藥渣搗爛外敷
2.全身瘙癢:柳葉白前、合掌消、油桐葉、金錢花藤葉各120克,水煎溫浴。
3.支氣管炎、咳嗽哮喘:柳葉白前、桔梗、紫菀、百部、蘇子各10克,陳皮6克,水煎服。

植物之蘿藦科

蘿藦科是雙子葉植物綱,龍膽目的一個科,其模式屬為馬利筋屬(Asclepias)。多年生草本、灌木、藤本、稀為喬木。蘿藦科約有250屬,2000多種中國有44屬,243種,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

台灣娃兒藤
斑膠藤
地梢瓜(原變種)
汶川娃兒藤
紫葉娃兒藤
銹毛鯽魚藤
細梗白前
貴州醉魂藤
少花娃兒藤
海南醉魂藤
絨毛藍葉藤(變種)
廣西醉魂藤
台灣醉魂藤
靈山醉魂藤
貫筋藤(變種)
麗子藤(原變種)
藍葉藤(原變種)
平滑弓果藤
臥莖夜來香
台灣眼樹蓮
鎮江白前
眼樹蓮
短序藍葉藤(變種)
台灣夜來香
毛白前
華寧藤(原變種)
滴錫藤
蔓白前
蔓剪草
變色白前
大麗子藤(變種)
毛脈華寧藤
老瓜頭
寬葉秦嶺藤
海南匙羹藤
荷花柳
崖縣球蘭
太行白前
廣花弓果藤
海島藤
富寧白前(變種)
狹葉荷秋藤(變型)
大理白前(原變種)
荷秋藤(原變型)
紫花合掌消(變種)
華北白前
峨眉牛皮消
潮風草
四川鵝絨藤(原變種)
凌雲弓果藤
白花四川鵝絨藤(變種)
西藏鵝絨藤
浙江乳突果
斑皮鯽魚藤
短柱弓果藤(變種)
狹葉白前
凹葉球蘭(原變種)
寶興藤
海南弓果藤
寶興吊燈花
水白前
通天連
裂瓣球蘭
苦繩(原變種)
厚花球蘭
秦嶺藤

卵葉白前
毛喉牛奶菜
黃冠馬利筋(變種)
狹葉鐵草鞋(變種)
鐵草鞋(原變種)
海南杯冠藤
輪葉白前(原變種)
石棉白前(變種)
康定白前
小葉弓果藤(變種)
圓葉弓果藤
線葉杯冠藤(變種)
海南杯冠藤(原變種)
四川鵝絨藤
黑鰻藤
合掌消(原變種)
木里吊燈花
美冀杯冠藤
狹葉吊燈花
巴東吊燈花
毛弓果藤(原變種)
翅葉牛奶菜(變種)
海南牛奶菜(原變種)
海南牛奶菜
河壩吊燈花
美藍葉藤
台灣牛奶菜
海南娃兒藤
天峨娃兒藤
平伐娃兒藤
宜昌娃兒藤
廣花娃兒藤
假防己
普定娃兒藤
卵葉杯冠藤(變種)
紫花娃兒藤
膜葉娃兒藤
台灣杯冠藤(原變種)
台灣杯冠藤
紫花杯冠藤
輪環娃兒藤
圓葉娃兒藤
湖北娃兒藤
光葉娃兒藤
娃兒藤(原變種)
團花牛奶菜
雀瓢(變種)
金瓜核
華寧藤
古鉤藤
大白藥
百靈草
合掌消
鐵草鞋
海南球蘭
雜色豹皮花
花溪娃兒藤
大豹皮花
娃兒藤
凹葉球蘭
長葉球蘭
匙葉球蘭
鵝絨藤
柳葉白前
七層樓
尖槐藤
肉珊瑚
雲南眼樹蓮
尖葉眼樹蓮
蛇膽草
羊角子草
馬蘭藤
香花球蘭
楔葉南山藤
石蘿藦
天星藤
扒地蜈蚣
廣西杯冠藤
假木通
地梢瓜
青龍藤
牛奶菜
竹靈消
匙羹藤
弓果藤
通脈丹
駝峰藤
白水藤
山球蘭
長葉吊燈花
西藏吊燈花
建水娃兒藤
景東娃兒藤
三分丹
雲南娃兒藤
催乳藤
卷邊球蘭
線葉球蘭
蜂出巢
漾濞牛奶菜
紅肉牛奶菜
會東藤
廣東匙羹藤
須藥藤
多花青蛇藤
黑龍骨
鉸剪藤
短葉秦嶺藤
牛角瓜
翅果杯冠藤
暗消藤
木裏白前
豹藥藤
牛皮消
小葉鵝絨藤
毛弓果藤
銹毛弓果藤
瀾滄弓果藤
箭藥藤
小葉眼樹蓮
怒江球蘭
圓頭牛奶菜
大花藤
釘頭果
青蛇藤
翅果藤
馬蓮鞍
白葉藤
柳葉吊燈花
白馬吊燈花
馬鞍山吊燈花
短序吊燈花
金雀馬尾參
麗江吊燈花
鐮藥藤
小葉娃兒藤
西藏弓果藤
人參娃兒藤
貴州娃兒藤
闊葉娃兒藤
雲南醉魂藤
大花醉魂藤
醉魂藤
心葉醉魂藤
長毛醉魂藤
薈蔓藤
苦繩
麗子藤
南山藤
瀾滄球蘭
薄葉球蘭
荷秋藤
琴葉球蘭
毛球蘭
護耳草
黃花球蘭
凸脈球蘭
金鳳藤
茶藥藤
雲南黑鰻藤
大葉牛奶菜
喙柱牛奶菜
海楓屯
球花牛奶菜
狹花牛奶菜
四川牛奶菜
雲南牛奶菜
假藍葉藤
藍葉藤
華南夜來香
潤肺草
纖冠藤
大葉匙羹藤
雲南匙羹藤
寬葉匙羹藤
華蘿藦
黑水藤
雲南弓果藤
滑藤
昆明杯冠藤
山白前
輪葉白前
催吐白前
大理白前
橢圓葉白前
西藏牛皮消
硃砂藤
麗江牛皮消
白牛皮消
戟葉鵝絨藤
乳突果
催吐鯽魚藤
鯽魚藤
麗江鯽魚藤
吊山桃
須花藤
勐臘藤
老虎鬚
馬利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