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劭愍

字鳳孫,山東膠州人。清光緒進士。1910年9月至1911年11月署理京師大學堂總監督。

簡介

柯劭忞(1848年-1933年),字仲勉,又作鳳孫、鳳蓀、鳳笙、奉生等,號蓼園,室名歲寒閣,山東膠州市膠城鎮東關姜行街人。民國初年國學家、史學家。曾任輔仁大學北京)董事會董事。1910年12月—1911年12月任京師大學堂總監督(相當於現在北京大學校長)。

生平

少孤,由母李長霞教導長大,博極群書,過目不忘。光緒十二年(1886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館編修。官至典禮院學士,還曾任資政院議員。
1910年12月—1911年12月任京師大學堂總監督
中華民國成立以後,感念前朝恩澤,以遜清遺老自居。他曾嘗獨力撰著《新元史》,學術界對《新元史》評價頗高,認為此書乃集五百多年各家研究之大成,補充了許多新內容,糾正了不少錯誤。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贈文學博士學位。民國八年(1919)十二月,徐世昌總統明令《新元史》列入正史,是為第二十五史。
民國三年(1914年)夏天,袁世凱成立清史館,以趙爾巽為館長,劭忞又參與《清史稿》之編撰工作,整理《儒林傳》、《文苑傳》、《疇人傳》,並獨撰《天文志》;全館參與者有一百餘人,1920年完成初稿,共五百二十九卷,1926年又進行修訂工作,1928年刊印,共印一千一百部,成為第二十六史(或二十五史,《新元史》不列入正史)。

北京大學歷任校長

人物任期人物 任期
孫家鼐 (1898年7 月----- 1900年春) 許景澄 (1900年春----- 1900年8月)
張百熙 (1902年1月----- 1904年1月) 張亨嘉(1904年1月----- 1906年2月)
李家駒(1906年3月----- 1907年8月) 朱益藩 (1907年8月----- 1908年1月)
劉廷琛 (1908年1月----- 1911年12月) 柯劭愍(1910年12月----- 1911年12月)
勞乃宣(1911年12月----- 1912年2月) 嚴復(1912年2月----- 1912年10月)
章士釗 (1912年10月----- 1912年12月) 何燮侯(1912年12月----- 1913年11月)
胡仁源(1913年11月----- 1916年12月) 蔡元培(1916年12月----- 1927年7月)
劉哲 (1927年8月----- 1928年6月) 李煜嬴 (1928年6月----- 1929年1月)
陳大齊 (1929年1月----- 1929年8月) 蔡元培(1929年9月----- 1930年12月)
蔣夢麟(1930年12 月----- 1945年10)胡適 (1945年10月----- 1948年12月)
湯用彤 (1949年5月----- 1951年9月) 馬寅初(1951年9月----- 1960年3月)
陸平 (1957年10月----- 1966年5月) 周培源(1978年7月----- 1981年3月)
張龍翔(1981年6 月----- 1984年3月) 丁石孫(1984年3月----- 1989年8月)
吳樹青(1989年8月----- 1996年8月) 陳佳洱(1996年7月----- 1999年11月)
許智宏 (1999年11月----- 2008年11月) 周其鳳(2008年11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