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格瓦德梅

查爾斯·格瓦德梅

格瓦德梅早年以一幢現代主義私人別墅的設計一舉成名,而他的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加建部分曾引起極大爭議。 格瓦德梅為父母設計的長島住宅嶄露頭角的格瓦德梅成了“紐約五人”團隊中最年輕的一員。 ”作為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旗手,查爾斯·格瓦德梅還運用複雜的幾何形設計建造出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動輒引起爭議的公共建築。

簡介

查爾斯·格瓦德梅生於1938年,1962年從耶魯大學獲得建築學碩士學位,早期追隨由柯布西耶在20世紀初期提倡的“高度現代主義”,此後一直堅守“現代主義”的設計原則。
“現代主義”建築大師查爾斯·格瓦德梅(Charles Gwathmey)因患食管癌於2009年8月3日在美國曼哈頓去世,享年71歲。格瓦德梅早年以一幢現代主義私人別墅的設計一舉成名,而他的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加建部分曾引起極大爭議。

私人住宅:史匹柏鍾情查爾斯

格瓦德梅在二十多歲時就以為其父母設計的一套別墅而成名。這座位於長島、耗資35000美元的建築一躍成為“現代主義”代表作之一。格瓦德梅稱這座用三角形、正方形、圓柱體金屬片組成的1200平方英尺的建築為“一組挖得只剩骨架的支柱”。“不要附加物,不要任何殘留、裝飾”,格瓦德梅把它當作一件雕塑,而不是任何“自然界的有機體”。

格瓦德梅為父母設計的長島住宅格瓦德梅為父母設計的長島住宅
嶄露頭角的格瓦德梅成了“紐約五人”團隊中最年輕的一員。同樣都是柯布西耶的追隨者,“紐約五人”(又稱“白色紐約”、“紐約建築派”)是美國上世紀70年代“現代主義”建築的核心團隊,他們的設計已經不是簡單的現代主義重複,而是在現代主義基礎上的發展。在白色建築上增加豪華的視覺衝擊是其代表風格。在他們手中,建築不僅僅是為了社會或者環境要求的存在,還是實現建築崇高美學本身的一種實踐。
1968年,查爾斯·格瓦德梅與同事希格爾成立了格瓦德梅·希格爾(Gwathmey Siegel)聯合建築事務所,熱衷於“舒適活潑”的室內設計風格,有時也參與大型的學校、博物館建造和私人地產開發。家用住宅是他的拿手好戲,運用豪華的裝飾,格瓦德梅的室內設計是要彰顯主人的個性而不是簡單地湊合。他的僱主非富即貴,導演史蒂文·史匹柏、著名製片人戴維·格芬、卡通大王傑弗瑞·卡森伯格等人都爭相邀請查爾斯·格瓦德梅來設計起居室。許多僱主還會再找他設計第二、第三套房子,史匹柏就曾說“如果自己要在東海岸安家,就一定會找查爾斯”,“他很會跟你搗糨糊,堅持自己的設計理念,但就是因為這些靈感的火花,那些房子才會不朽。”

公共建築:加建古根海姆引爭議

作為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旗手,查爾斯·格瓦德梅還運用複雜的幾何形設計建造出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動輒引起爭議的公共建築。他注重建築與周圍環境的協調,很多作品都能夠很好地與城市肌理相融合,其中包

為古根海姆設計的加建部分曾引起爭議為古根海姆設計的加建部分曾引起爭議
括紐約國際攝影中心、阿斯托里亞移動影像博物館以及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的擴建項目等等。最引起爭議的設計是他在1992年完成的紐約古根海姆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加建部分。這個博物館原本是弗蘭克·賴特設計建造的,賴特的古根海姆也曾一度引來爭議,但當人們終於開始看慣這一創意,並將螺鏇結構的古根海姆奉為經典,格瓦德梅卻似乎無意於向賴特頗具風格的怪誕螺鏇妥協。他採用標準而簡單的現代主義形式,在螺鏇旁邊造了一棟方方正正的大樓。現代主義形式的兼容,使這座對比強烈又具有和諧韻味的建築最終為世人所接納。
上世紀80年代開始,許多人認為“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已不再時髦,同僚們紛紛轉向“歷史主義”或者“後現代主義”,而格瓦德梅卻嚴格堅守“現代主義”的設計原則,他的堅持迎來了普遍的尊重。設計工作之餘,多年來格瓦德梅經常在哈佛、普林斯頓、斯坦福等多所名校的建築學院任教。生活中的格瓦德梅還是個“時尚范兒”,衣著考究,住著自己設計的頂級公寓,黑色的跑車一塵不染。《紐約建築》雜誌的編輯Cynthia Davidson在上世紀90年代末花了整整一期的篇幅報導格瓦德梅,因為她意識到格瓦德梅在年輕一代設計師中的影響力,“他是他們必然的偶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