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海遺志

查海遺志

1996年查海遺址被批准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查海遺志查海遺志

查海遺址位於遼寧西部丘陵山區最東部的醫巫閭山西麓,與下遼河平原接壤的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境地內。1982年全省文物普查時發現,至今已進行了7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達7600平方米,揭露出房址30餘座,復原陶器近200件,還有石器,豬骨,鹿骨及農作的碳化物等,尤其是出土了玉器和龍紋陶片。以測定,這個遺址的絕對年代為距今 7600左右,這是目前遼寧以至東北地區發現的時代最早的一處 新石器時代遺址。

描述

這個遺址雖然時代很早,卻具有相當的進步性,出土的玉 器,經科學鑑定,都為透閃石軟玉,其中“玉塊”做工之精尤 為令人叫絕,這是目前世界上發現年代最早的真玉器,堪稱“ 世界第一玉”;出土的龍紋陶片不僅在形象上,而且有鱗狀的 表現紋飾,都已具備中國古代龍形象的基本特徵,比我國先前 發現的獸形玉--豬龍還早近3000年,是更原始的龍的雛形,堪 稱“華夏第一龍”;揭露出的房址規模較大,呈方形,每座房址內生活用具,生產工具配套,排列有序,並表現出每個生活 、生產單元的相對獨立性,特別是在第5次發掘中揭露出的連體 房址,表明當時已出現了原始的祭祀的活動;以簡形罐為主要 形式的陶器群,紋飾複雜多變,以壓印之字紋飾,櫛目紋為主 ,細密整齊,布局分段而有規律,並出現了壓印的勾連四字型 紋飾。作為查海出現主要特徵的櫛目紋陶器,在朝鮮半島新石 器時代遺址里多見,且分布到日本列島的繩文化中,然而它們 的時代都較晚,可見查海遺址對東北亞古代文明淵源,軌跡的 研究也具有重意義。

查海文化是紅山文化的源頭,被稱之為5000年文明曙光牛河梁“女神廟”就源於這裡,從查海遺址的文明起步,到紅 山文化早期國家的誕生,二千年左右的發展歷程,查海遺址以 其8000年的久遠年代,豐富的文化內涵,在中華文明起源的過 程中先行了一步,起到了勿庸置疑的“龍頭”作用,因此,查 海遺址以其8000年的久遠年代,豐富的文化內涵,在中華文明 起源的過程中先行了一步,起到了勿庸置疑的“龍頭”作用, 因此,查海遺址堪稱“中華第一村”。 中國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認為,查海遺址出土的玉器, 工藝水平較為複雜,已經有了專門分工,同時,使用者也都是 等級身份較高的人物,說明當時社會分工已導致社會分化,這 同房址,陶器,特別是龍紋出現所反映的社會生產,社會關係 的進步性相一致的,這正是邁出原始社會,跨入文明之門,中 華文明的起步階級。為此蘇先生為查海遺址題詞:“玉龍故鄉, 文明發端”。 查海遺址沒有其它歷史遺存的干擾,四周沒有近代村落, 原始自然風貌保存極好,這裡距阜新市區20多公里,距阜--沈 公路僅3公里。阜新市政府對文物工作極為重視,為弘揚民族文 化,使優秀歷史文化遺產為經濟建設服務,以查海遺址博物館 為主體的原始旅遊渡假村為視窗廣招各方賓朋,歡迎國內外游 人光臨玉龍故鄉,當您置身於“中華第一村”這片神奇的土地 ,八千年前古老文明會使您產生無盡的遐想。

查海遺址博物館於1992年9月4日落成。建設面積877平 方米,高11米,為框架結構,由6個半地穴式人類居住址組合 而成。牆體裝飾成樹形樹皮色。正門入館後,中間是全景畫 館,四周均是展廳。博物館的另一半在室外,有30餘座房址 組成的原始聚落房址區。 第一展廳是全景畫館。館的中央是一個高1.5米的看台, 四周是一幅再現原始自然風貌的全景畫,畫高9米,周長60米 。第二展廳是細石器室;第三展廳是陶器室;第四展廳是精 品室,其中“中華第一龍”--“龍紋陶片”,“世界第一玉 ”--玉匕,玉塊格外引人注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