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乾諾爾龍

查乾諾爾龍

查乾諾爾龍是一條生活在白堊紀早期的蜥腳類恐龍。化石裝架後它身長26米,高7.7米,抬起頭來有12米高。如此巨大的蜥腳類恐龍在世界上是罕見的。

基本信息

概述

恐龍名稱: 查乾諾爾龍
拉丁文名: nuoerosaurus changanensis
恐龍體長: 26米
恐龍體重: 7.7米
恐龍食物: 草食
生存年代: 白堊紀早期
生存地點: 中國
辨認要決: 不詳
恐龍種類: 蜥臀目·蜥腳類·查乾諾爾龍屬

簡 介

(圖)查乾諾爾龍查乾諾爾龍骨架

1985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在錫林郭勒盟的查乾諾爾建設一個大的化工廠。在建設工地上,人們發現了一條恐龍。內蒙古博物館當即派人進行發掘採集。這條恐龍全身骨骼的70%均保存良鑑定,是一條生活在白堊紀早期的蜥腳類恐龍,稱為查乾諾爾龍,裝架後它身長26米,高7.7米,抬起頭來有12米高。如此巨大的蜥腳類恐龍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它的頭比其他蜥腳類龍要大得多;腰帶(骨盆)上的腸骨、恥骨與坐骨癒合緊密;大腿骨長達1.8米,上面有許多凹穴,使肌肉附著十分有力。它的肩胛骨長達1.5米,顯得細長,這在其他蜥腳類恐龍是很少見的。這些結構說明,查乾諾爾龍的行動並不遲緩和笨重。可以想像:在一億多前的錫林郭勒盟一帶,植物蔥鬱,查乾諾爾龍成群結隊地在那裡遨遊。它們用集體的力量抵禦肉食性恐龍的襲擊,奏出了一曲高亢的生命之歌。難怪這條恐龍赴日本美國展出時,雖然這兩個國家的觀眾曾經見過許多奇異的恐龍,但還是為查乾諾爾龍的雄姿所傾倒,不由得為這遠古的內蒙古浩瀚草原的生命奇蹟而萬分感嘆。
一個極特異,大型蜥腳類,經董枝明與李榮正式命名為查乾諾兒龍(標本存放於內蒙古二連浩特恐龍博物館中)。這具龐然大物是採集自查乾諾爾組地層,在蒙古話意謂“白色湖泊”,因為湖中含高量的鹹性而呈白色。地層出露在二連浩特東南65公里,是屬於一種河流沈積的砂岩、泥岩與礫岩。

資料圖片

(圖)查乾諾爾龍 查乾諾爾龍
(圖)查乾諾爾龍 查乾諾爾龍

古生物-古脊椎動物

古生物生存在地球歷史的地質年代中、而現已大部分絕滅的生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